在论坛秘书长于清教看来,动力电池像手机电池一样,正进入个人消费时代。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的需求总量达667.8万kWh,同比增长133.93%。

第4届锂电“达沃斯”论坛

“未来几年,车载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上企业数量将会大幅减少,2020年左右进入寡头垄断的新阶段。”11月24日,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在第4届中国(湖南·宁乡)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 

三年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还不到2万辆。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达35.5万辆,中国已跃升为全球最为活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急速扩容。 

锂电“达沃斯”论坛秘书长于清教

在论坛秘书长于清教看来,动力电池像手机电池一样,正进入个人消费时代。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的需求总量达667.8万kWh,同比增长133.93%。 

行业由“制造”转向“质造” 

近一年来,限购城市指标调整、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新能源汽车准入条件提高、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调整等一系列政策,都表明了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坚定决心,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车市的最大“风口”,也成为中国锂电池产业高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墨柯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

2016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第三阶段(2016-2020年)的开局之年。墨柯认为,第三阶段总体来说是整顿和提升的阶段,目的就是要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最终走出国门,具备国际竞争力。“另外,根据2020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目标,今后几年,监管部门会根据实际产销量情况,灵活把握整顿和提升的力度,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平稳、有序发展。”墨柯说。 

于清教认为,动力电池行业在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也面临着原材料掣肘、续驶里程焦虑、产品安全顾虑、技术困顿、低端产能过剩、政策骗补之伤等种种困境。行业下一步就从“制造”向“质造”升级。 

墨柯也表示,车载电池已经进入比拼质量和技术的新阶段,质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方面,技术方面则是朝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取决于材料技术的进步,材料技术进步的路径也已逐渐清晰,电解液和隔膜同样朝着更注重安全的方向发展。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11月22日,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要求,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这意味着产能要求将提升40倍。 

与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能满足80亿瓦时产能要求的,目前来看仅有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两家企业。“最终的发布稿,或许会比80亿瓦时产能要求有所下调,但比现行标准大幅上调是必然趋势,这也将推动动力锂电池行业的产能集中。”一位业内人士称。 

有统计显示,2015年国内向车企供应动力电池的厂商约有120家,预计到2020年将控制在10家以内,90%以上会被淘汰。 

墨柯表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乃至材料等产业链各环节,最后均留下2-3家龙头企业。

吴辉

工信部赛迪顾问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吴辉

工信部赛迪顾问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吴辉表示,梳理今年1-10月份国内主流的电池厂可以看到,行业的集中度已经显现出快速提升的迹象。 

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主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及电池智库(邮件直投)等全媒体平台及资源,每日精选电池产业链主流新闻、信息、数据等内容,每天覆盖国内外近百万用户或读者,咨询热线:400-6197-660,投稿信箱:zlhz@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中国电池网
锂电池
锂电“达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