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演愈烈的跨界运动,悲歌与欢歌交织。家电行业、汽车行业、光伏行业都经历过周期性的大起大落,储能赛道也随着参赛者的越来越多,淘汰赛已开启。

创维汽车

图片来源:创维汽车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拥有全球家电行业最大的市场,也多年保持全球第一。但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增速整体放缓,叠加欧美高通胀、能源危机、电价高企等因素导致出口承压,我国家电市场逐步由增量市场步入存量市场。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48万亿元、1.73万亿元、1.75万亿元。

在家电主业增长乏力之下,各大家电巨头除了巩固现有业务的竞争力之外,开始不断寻找新的增量市场与新赛道。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景气度较高的赛道,都不乏家电巨头跨界布局的身影。

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从来都是风险与机遇并存,跨界可以“造富”,也可能“造负”,家电企业愈演愈烈的跨界运动,同样是悲歌与欢歌交织。

从跨界造车到聚焦零部件

在造车方面,其实早在2000年前后,中国汽车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就掀起了一轮跨界造车热潮,家电企业中,春兰、美的、奥克斯等纷纷进入汽车领域。

但是,家电行业在大规模制造、零售以及服务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想在汽车业复刻,绝非易事。

1997年,春兰斥资7.2亿元收购了东风南京汽车汽车厂,组建了春兰汽车,生产中、重型卡车,但在2008年因亏损严重被江苏徐工集团收购。

2003年,美的相继收购并改造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湖南三湘客车,并形成昆明和长沙两大基地,进入客车领域。但2008年由于经营不善,美的暂停造车项目,生产基地易主。其中,美的长沙汽车生产基地被比亚迪1.08亿元接手。

也是在2003年,奥克斯收购沈阳双马95%股份,成立了沈阳奥克斯汽车有限公司,但仅过了一年多时间,在2005年3月,奥克斯也因亏损严重而退出了造车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家电领域新一轮造车潮再起。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上一轮自身跨界造车的试错,以及索尼造车的失利,松下、LG、三星等海外企业从电池切入汽车领域的成功,都给国内家电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启发和镜鉴。

据电池网梳理,在本轮造车潮中,除了格力、创维等少数企业直接下场造车之外,美的、TCL、海尔、海信、长虹等均选择从零部件领域切入汽车行业。

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南京金龙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南京金龙

2010年,创维集团、创维汽车创始人黄宏生在南京市成立了开沃汽车,从商用车入手进入新能源造车行业,后收购并重组南京金龙,2014年以来,南京金龙纯电动客车产销量在全国排名基本稳定在第2至第4位。在客车领域取得成功后,创维开始进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于2019年底成立天美汽车,2021年正式发布“创维汽车”品牌,并推出第一台乘用车SUV。

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南京金龙

不过,创维汽车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创维汽车总销量仅2.19万辆。黄宏生称,2023年创维汽车的销量目标是挑战4万辆。

2016年,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开始力主格力收购银隆新能源,几经波折后,2021年8月,格力电器以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的股权,同年11月,银隆新能源官宣更名“格力钛”,正式亮出“格力”名片。当月,格力还以30亿元控股盾安环境38.78%的股权,借此进入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赛道。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格力钛新能源销售6米以上新能源客车1736辆,同比下滑14.27%。

其他的家电头部企业,则基本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

美的2016年开始研发针对车用的电动压缩机,2018年成立汽车部件公司威灵汽车。据悉,威灵汽车位于安徽合肥的工厂已于2021年投产,位于安徽安庆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一期也已于2023年年初正式投产。2020年底,美的还收购了泰国日立压缩机公司,后者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压缩机核心零部件业务。

TCL则在新能源车载相关产品上发力。TCL旗下的TCL华星在2019年正式开启车载显示应用业务,目前已经与比亚迪、上汽、奥迪、奔驰等国内外一线品牌客户在车载显示业务上开展合作。2021年9月,总投资350亿元的TCL华星第8.6代氧化物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在广东广州投产,车载面板等业务进一步拓展。

海尔目前虽然没有涉足整车制造,但在2021年,聚焦汽车工业互联网新生态等领域,海尔接连官宣与上汽集团、奇瑞集团、吉利汽车等战略合作。2022年底,海尔旗下卡奥斯投资设立了青岛卡泰驰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为汽车产业链企业数字化赋能。此外,海尔旗下的海尔资本还参投了博泰车联网、彤明高科等多家智能网联汽车服务商。

跟格力一样,海信也涉足了三电为主体的汽车热管理业务。2021年,海信公布了其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三大布局:车路协同、智能座舱以及整车热管理。同年,海信斥资约13亿元控股了日本三电控股株式会社,后者主营业务为电动压缩机、热泵系统和汽车空调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同时,海信还与蔚来汽车签署协议,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领域战略合作。

在新能源产业板块,长虹依托长虹能源、长虹电源、长虹格润等旗下公司,在碱锰电池、锂电、镉镍烧结式蓄电池、锂电回收等新能源领域进行了多点布局。其中,锂电企业长虹能源已登陆北交所,锂电再生材料环保企业长虹格润则是新三板挂牌公司。

小结:黄宏生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家电业在全球的激烈竞争中成为主力,竞争过程非常激烈,从当年的300多家,最后只剩下不到十家。相比之下,汽车行业的挑战更大,这是制造业的最高阶段,烧钱比家电大10倍以上。如果家电考验的是人才,那么汽车就是“人才+烧钱”,没有充足的资金根本不用想造车。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近日也提到,眼下汽车行业淘汰赛刚刚开始,未来,300万辆的年销量规模将只是汽车公司的入场券。到2030年,仍能存活下来的车企会在8家以内;未来,只有同时实现高效研发、成本平衡、高端体验,才能有可能在此中胜出。

按照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比亚迪的逻辑来看,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最需要“快”,“快鱼吃慢鱼”比“大鱼吃小鱼”更恰当,车企要速度为先。快是第一,技术第二,战略第三,这三点决定了未来的市场份额。

如今的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是增长主力军,但这一领域未来的厮杀激烈程度,或许会比家电领域更为惨烈。目前多数新能源车企仍处于亏损状态,家电企业直接造车,在“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必然要面对更大的挑战,而从零部件领域切入,显然更有利于开辟新的盈利赛道。

切入光伏与储能新赛道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能源供给结构加快向低碳转型,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产业频获政策力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投资信心持续增强。

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样,我国光伏产业发展也走在全球前列。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在制造端,我国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全球首位,多晶硅产量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在应用端,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累计装机量连续8年位居全球首位。该协会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280吉瓦至330吉瓦,其中,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95吉瓦至120吉瓦。

另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5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光伏、储能等万亿产值赛道,自然也成为了家电企业积极探索第二成长曲线的重点领域。目前,上文提到的格力、奥克斯、海尔、TCL、创维、美的、海信、长虹等跨界布局汽车领域的企业,也均已在光伏、储能等领域有所布局。

格力早在2012年就开启了对光伏技术的相关探索,控股格力钛后,正加速构建“光伏+储能+空调”产业生态。

奥克斯在2015年成立了奥克斯甬能,专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逆变器、电池包及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及服务。

海尔于2017年收购了奥地利太阳能集热器生产企业GOT,并成立了海尔太阳能有限公司。2022年,海尔成立新能源品牌纳晖新能源,提出了光伏全场景解决方案,现已通过定制化新能源场景解决方案登陆欧洲市场。

TCL在2020年斥资125亿元获得中环集团100%股权,切入光伏硅片领域。2021年底,TCL光伏科技成立,核心业务主要围绕C端户用分布式及B端工商业分布式电站两大板块。

创维2020年成立深圳创维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切入光伏电子的开发、建设和运维市场。2023年4月,创维还新成立了深圳创维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加快进军新能源领域。

美的在2020年、2022年先后控股了合康新能和科陆电子,进入EPC光伏、储能系统领域。2023年4月初,美的旗下事业部美的楼宇科技发布了其首个储能液冷解决方案,进入大型储能电池热管理领域。

海信也通过光伏技术创新空调产品,推出了光伏中央空调新品光合系列。此外,海信2020年成立子公司青岛海信网络能源公司,专注储能行业温控领域研发。

长虹旗下的长虹电源目前也在从事户用储能系统及大型储能光伏电站相关业务;长虹能源在储能领域则更多关注便携式储能等领域的研发储备,在家用储能方面有业务在开展。

小结:光伏与储能赛道的市场应用正持续拓展,家电企业跨界布局的案例也远不止上文所述,作为高景气赛道,未来也将吸引更多跨界企业的布局。但光伏行业自身初期投资高、资金回收相对漫长、技术高壁垒的特性,叠加产能结构性过剩、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等影响因素,竞争激烈;新兴的储能领域,虽然市场正在快速扩容,但在商业模式、电价机制、规模成本、产能利用等多方面,也存在诸多挑战。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家电行业、汽车行业、光伏行业都经历过周期性的大起大落,储能赛道也随着参赛者的越来越多,淘汰赛已开启。

回望历史,每一轮周期跌宕中,能够成功穿越周期的企业并不多。身处行业大变局中,探寻正确的赛道与战略,需要眼光放长远一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才能找到穿越周期的道路。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
储能
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