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年的销量走势来看,主要呈现上升——停滞——拉升的发展态势,全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曲折增长。201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准入门槛与管理制度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一系列政策将促进新一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

中国电池网创始人于清教一行调研力信能源

中国电池网创始人于清教一行调研力信能源  摄影/中国电池网 陈芳芳

新能源汽车行业经过了2016年的整合与磨砺仍取得不错的成绩。1月6日,在国轩高科第六届科技创新大会暨十周年庆典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副主任王成透露,2016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11万辆,2016年总计销售51.7万辆。从全年的销量走势来看,主要呈现上升——停滞——拉升的发展态势,全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曲折增长。2017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准入门槛与管理制度基本形成,相对稳定的一系列政策将促进新一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

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正在走向“收紧”,具体表现为财政政策、生产企业和产品准入门槛的提高,与之相应的是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开放的竞争平台与扶优扶强支持力度的提高。 

打开一扇高门槛的门    

资质是行业设立的第一道高门槛,这让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再人人可进。工业和信息化部去年8月12日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该准入规定大幅提高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准入门槛,使得企业获得生产资质的难度将不断加大。目前获得资质的已有7家企业,排队等候审批或样车正在接受检测的新能源企业多达二十余家,其中,蔚来、知豆、国能新能源所受关注度较高。审批速度的提高使得争夺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压力倍增。

据了解,该准入条件共包含17项条款,从设计开发、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能力、售后以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进行细化,其中有8项为“否决条款”,只要超过两项“否决条款”未达标,则该企业不符合“准入条件”。“否决条款”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开发和制造技术、整车控制系统等。

这8项“否决条款”主要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制造技术,包括整车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力,动力驱动系统的研发和测试能力,发动机的生产能力(至少有缸体、缸盖的精加工线),产品质量信息反馈体系,以及产品的安全保障机制等。这8项中对整车控制系统能力的要求最为高,如果企业没有多年的投入与研发很难达到这个指标。 

即使是已经获得资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也无法松懈,必须满足最新的准入要求,否则将暂停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产品。企业准入有两年缓冲期,产品准入则只有6个月时间进行调整。也就是说,获得准入资质的企业在两年内进行重新审核,不合格的还会被取消资质。 

新能源汽车行业资质的门槛被大幅提升,随之市场销售推广环节的要求也进一步被拉高。 

在2016年12月最后几天,工信部最近更新了新能源车推荐目录,撤下了5款车型。这5款车型配套动力电池来自LG、三星、通用汽车等企业。因此有行业内人士猜测,被撤的原因或与使用外资动力电池有关。除了上述五个被撤车型,工信部还把4家“骗补”车企的11款车型撤出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这四家车企分别为: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河南少林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五洲龙汽车有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看来,推荐目录不再是鼓励企业的手段更是严格把关的一道门槛。即便是获得资质与鼓励的企业也并非进了保险箱,不断加严的监管让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门槛一再的提高。 

电池行业竞争更为严酷     

除了新能源整车外,新能源汽车对电池行业也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规范。这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和《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补充通知、《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的意见。在众多管理规则下,多数电池企业会被拒之门外,而且会导致车企更换电池供应商。

对于电池行业而言冲击不仅仅是日渐严酷的管理制度,逐渐放宽的电池制造市场也加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

2017年1月1日起随着三元锂电池在客车上应用的解禁,其占比持续大幅提升趋势的不可逆转。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也为三元电池在客车上的推广打下了基础,加上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将根据其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大小来进行度电补贴,这些变化都会鼓励厂家采用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相较于能量密度已接近天花板的磷酸铁锂电池,三元电池将更受青睐。同时,对三元电池的开放也意味着允许更多类型的电池进入市场,比如最近格力董事长董明珠与银隆公司所推崇的钛酸锂电池等新型电池都或将被更多车企所接纳。 

此外,《外资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开放了更多对汽车领域和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的外资准入限制。比如,中能量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110Wh/kg,循环寿命≥2000次,外资比例不超过50%)不再出现在鼓励类清单当中,同时该条目也没有出现在负面清单当中。 

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主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及电池智库(邮件直投)等全媒体平台及资源,每日精选电池产业链主流新闻、信息、数据等内容,每天覆盖国内外近百万用户或读者,咨询热线:400-6197-660,投稿信箱:zlhz#itdcw.com(发送时请将#改为@)。

中国电池网微信
[责任编辑:张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电话:400-6197-660-2 邮箱:news@itdcw.com

新能源车
中国电池网
我爱电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