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各地陆续推出加氢站规划布局,各能源企业也积极布局加氢站建设,如油氢混建等;但现阶段建设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其经济性将更取决于下游需求增加而引起的规模经济性影响,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也多以主题性为主。

重塑科技

图片来源:重塑科技

中国加氢站建设处于产业导入期,欧、美、日进入快速发展期。截止2018年底,全球公开运营的加氢站数目达到369座,其中欧洲152座(德国最多60座)、美国42座、日本96座、中国23座。中国现阶段尚处于导入期,加氢站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产业聚集效应,东部沿海及南部地区凭借天然优势,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加氢站建设步伐较快。

压缩和储氢系统是加氢站建设的两大关键系统,占加氢站建设总成本比重较高。压缩机方面,我国现阶段具备45MPa小流量压缩机的完全自主研发制造能力,线性压缩机和离子液体压缩机有望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储氢容器方面,我国目前多采用钢内筒钢带缠绕容器,具有45 MPa固定储氢容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98 MPa固定储氢容器设计与制造能力,但是使用成本较高。

外供氢高压氢气加氢站建设成本最低;压缩、储氢、加氢三大系统成本随规模化、标准化而降低,进而或使加氢站总建设成本降低空间达40%。以201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3种不同类型的加氢站建设成本为例:日供氢能力为180 kg/d,储氢能力为250 kg的外供氢高压氢气加氢站总成本约为200万美元,当生产规模达到100套/年时,其总成本约为120万美元,成本降低空间或达40%。日供氢能力为130 kg/d的站内电解水加氢站建设总成本约为320万美元。当生产规模由增加到100套/年时,压缩系统成本可降低约56%,加氢系统建设成本降低空间约为20%,其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但是降低幅度较小。

投资建议:

目前,我国各地陆续推出加氢站规划布局,各能源企业也积极布局加氢站建设,如油氢混建等;但现阶段建设成本依然居高不下,其经济性将更取决于下游需求增加而引起的规模经济性影响,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也多以主题性为主。我们认为,氢能利用产业相对集中、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规划规模较大的地区有望成为加氢站投资建设的重点地区。建议关注:厚普股份、雪人股份、京城股份、深冷股份、富瑞特装、中国石化、中国石油。

风险分析:

加氢站建设核心技术尚未完全自主化,发展或将受限;加氢站产业化能力尚不足,建设成本偏高;完善的政策体系及专项规划尚未形成,国家加氢站补贴政策不明晰;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大众接受度不及预期,或将制约发展速度。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加氢站
燃料电池
新能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