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教表示,全球电动化的时代已经开启,中国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新能源、新动能无疑是中国经济的新希望所在。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值得我们这一代人用一生去奋斗!

于清教: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奋斗!

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8月18日讯(肖何 栾水 呼和浩特报道)8月17日上午,内蒙古浩普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生产项目一期投产仪式在呼和浩特隆重举行。

于清教: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奋斗!

于清教: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奋斗!

内蒙古浩普瑞新能源于2016年3月成立,是四川浩普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山高新技术开发区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内,规划建设年产40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生产项目,总投资8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59870平方米。

于清教: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奋斗!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锂电“达沃斯”组委会秘书长/中国电池网董事长于清教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应邀出席了本次投产仪式,并发表了致辞,以下是发言实录: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和大家相聚,出席浩普瑞新能源的投产仪式,在此,我谨代表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锂电“达沃斯”组委会和与会各企业家对项目的顺利投产表示热烈的祝贺!

2017年,许多国家公布了全面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预计今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首次突破百万辆。2017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从“导入期”走向“发展初期”,新能源汽车产销也逐步走强,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增量市场。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2万辆和25.1万辆。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在于动力电池,电池材料则是动力电池的根本,正极材料则是锂电池最核心和占比成本最高的部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正极材料的市场规模达到了194亿元,同比增长44.5%,正极材料的增长主要受到新能源汽车增长带动,产量也同比增加了30%,其中磷酸铁锂7.4万吨,钴酸锂5.1万吨,镍钴锰酸锂6.5万吨,锰酸锂2.6万吨,我们预计,2017年正极材料产量预计可达27万吨左右,增长率在25%左右。

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的出台,2017年补贴比例减少了40%以上,动力电池企业的降成本压力激增。虽然目前电池厂的电池路线向三元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生产时必须的酸碱材料价格上涨,也导致了三元电池原材料——钴的价格易涨难跌。

磷酸铁锂电池原料丰富、价格相比其他材料来比较低廉、对环境友好,加上较好的循环性能和高安全性,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仍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磷酸铁锂电池装机1.28GWh,占比53.32%,今年首次超过三元电池而成为月用量最大的一类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在纯电动客车市场,7月份该市场827.8MWh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高达96%;此外,磷酸铁锂电池在纯电动乘用车市场还有较大规模的应用,占据了该市场电池装机量的36%。

另外,锂电池的主流应用市场已从3C消费类小型电池转向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领域。未来几年,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长的最大动力确定无疑将来自电动汽车市场。相比动力电池市场,储能锂电池发展处于市场导入阶段,但可以预见,储能市场容量极大。相关数据显示,近5年,全球储能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3%,预计未来10年,我国储能市场的容量将达到1000亿美元。未来随着技术成熟和政策放开,锂电池有望逐渐抢占铅酸、铅炭、钒钛液流电池等储能电池的市场份额。

在正极材料领域,我国已经在产能上占据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中低端正极材料产能过剩、缺乏技术水平较高的龙头公司等劣势。

浩普瑞新能源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专业制造商,此次在内蒙古投8.5亿元建设年产40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亚铁锂生产项目,采用国内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现代化生产线,生产的磷酸亚铁锂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在助力提高我国正极材料整体水平、增强我国在国际高端正极材料领域的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电动化的时代已经开启,中国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新能源、新动能无疑是中国经济的新希望所在。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是我们共同的事业,值得我们这一代人用一生去奋斗!我坚信:未来,电池新能源行业更精彩!

最后,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事业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锂电池
新能源
于清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