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上的热门题材、爆发性增长的业绩、强力扩张的高送转,在易事特打造千亿市值的梦想背后,真实业绩疑点重重。

何思模

易事特(300376.SZ)号称国内领先的UPS电源制造商。2014年1月在创业板上市,IPO募集资金2亿元。从当年6月开始,易事特分别与林西县政府、东台沿海经济区管委会、商洛市政府等签署了十几个投资协议、合作协议,涉及金额200多亿元。

上市后的易事特迎来爆发性增长,2014-2016年,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6.09%、87.01%、42.44%,净利润分别增长9.44%、61.10%、68.79%,预计2017年上半年增长60%-90%。

随着顺利上市及业绩暴增,易事特官网显示,实际控制人何思模教授在2016年第三季度新进员工代表座谈会上寄语新人,“百年品牌,千亿市值,靠你们打造!”

官网的公司简介称,“力争在2025年前实现千亿营业额的宏伟目标,为全球智慧城市、新能源及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2015年,易事特营业收入只有36.82亿元,要在2025年实现千亿营业额?这是痴人说梦还是伟大梦想?

相比千亿营业额,千亿市值目标的实现起来无疑容易很多。

从2016年年报来看,智慧、大数据、新能源等高大上热门题材,易事特一个都没少,绩优成长股的形象已经树立。

另外,刺激股价另一件神器——高送转,易事特也运用得非常娴熟。从2014年上市到2017年,股本暴增了25倍。

高大上的热门题材、爆发性增长的业绩、强力扩张的高送转,还有什么可以阻止易事特千亿市值的伟大梦想?

但时不待我,如果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没有公开表示,“10送30”全世界都没有,必须列入重点监管,相信A股2017年必将像往年那样掀起一波涨幅可观的高送转行情。而抛出史上最豪华的10送30大礼包的易事特完成千亿市值真有可能。

2017年2月28日,易事特收盘价为41.38元,3月1日,易事特发布年报, “10送30”的高送转方案引起股价当天涨停,3月17日,股价暴涨至65.98元,半个月涨幅高达近六成,总市值从238亿元暴增至380亿元,而同期创业板指数的涨幅仅仅5.32%。易事特是4月7日除权的,而刘士余在4月8日出席公开活动时表态的,当天,易事特跌停。

立案调查,雪上加霜

8月4日,易事特发布立案调查、可能暂停上市的两则公告: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董事长何思模先生进行立案调查,公司可能被暂停上市。

易事特成为首家实施“高送转”方案中被调查的公司。被立案调查后,何思模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能在竞标中取得一定的优势,我们希望通过送转方式提高公司的股本。

比易事特早几年上市的同行,科士达(002518.SZ)目前的股本只有5.79亿股,较2010年11月上市时的1.15亿股增加了4倍,而科华恒盛 (002335.SZ)的股本更是只有2.71亿股,较2010年1月上市时的7800万股增加了2.47倍。

科华恒盛2016年年末每股资本公积高达7.55元,科士达也有1.32元,如果股本越大越有优势,为什么科华恒盛不推出每10股送转70股,科士达不推出每10股送转10股?难道竞争对手都不如易事特精明?

这两家上市公司是易事特在招股书上用多种数据、指标多方位对比的公司。2012年,科士达、科华恒盛营业收入都出现下降,而股本最小的易事特增幅超过20%。而2011年营收规模离科士达、科华恒盛还有15%的差距,到了2012年就一举超越,按何思模所说,科士达、科华恒盛不应该更有优势?

爆发性增长神器——光伏产品集成

2012年,易事特爆发性增长神器——外购分布式发电配套产品正式亮相,当年贡献收入95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67%;毛利率8.63%,贡献毛利820万元,占比2.65%。虽然这项业务对易事特2012年贡献的利润很少,但最大的作用体现在营业收入增长方面。

2010年、2011年,易事特的营业收入增长分别为27%、32%,平均涨幅不如科华恒盛和科士达。2012年科华恒盛、科士达营业收入略有下降,易事特则继续保持24%的增幅,但如果扣除外购分布式发电配套产品的贡献,易事特增幅不足12%。

这一业务的助推作用一发不可收拾,2013年至2016年贡献收入分别为2.28亿元、7.72亿元、23.51亿元、35.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89%、39.18%、63.85%、68.52%,从2012年的9000万元到2016年高达35.94亿元,暴增39倍。这造就了易事特的爆发性增长。与之反差较大的是其他业务增长缓慢,其他业务2013年至2016年分别为11.20亿元、11.98亿元、13.31亿元、16.51亿元,分别增长26.17%、6.90%、11.17%、24.02%。

爆发性增长神器在2015年更名为“外购光伏产品”,2016年变更为“光伏产品集成”。但具体是什么?年报没有详细说明。

光伏产品集成业务毛利率比较低,2016年之前在6.68%至8.63%之间,2016年上升至9.88%。别看毛利率不高,但销量巨大,这也是为何科士达、科华恒盛两家竞争对手的净利润加起来都不如易事特的秘密所在。科华恒盛和科士达分别是2010年年初和年底上市。2011年,易事特的营业收入不如这两家公司,但从2012年开始,实现超越。

奇怪的是,2014年至2016年,易事特的营业收入爆发性增长,而职工人员却逐年减少,人均营业收入暴增,分别为114.35万元、221.83万元、326万元。且易事特的销售费用变动不大,分别为1.64亿元、1.61亿元、1.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急剧下降,分别为8.32%、4.38%、3.16%。

凑热闹的充电桩业务

2014年,充电桩概念风起云涌,部分概念股创下历史新高,彼时上海普天(600680.SH)连续7个涨停板,创下历史新高,现在已经变成了*ST上普。

易事特也非常积极投身其中,并且动作迅速,当年研发当年中标,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年报显示,随着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将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2015年,易事特新能源车充电桩等相关销售收入为952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77.88%。但2016年销售收入锐减至1334.43万元。易事特在年报中解释,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市场出现波动,同时,公司在新能源车充电桩(站)领域里采取了自建加运维的模式所致。

但2016年其他5家上市公司充电桩业务大都获得较大增长,许继电气(000400.SZ)、科士达、特锐德(300001.SZ)、通合科技(300491.SZ)、和顺电气(300141.SZ)的增幅分别为62.67%、74.27%、1016.91%、16.85%、44.14%。

光伏逆变器上市后逐年下滑

易事特的光伏事业开展得如火如荼,不过光伏逆变器业务在IPO成功之后却不断萎缩。

上市之前,光伏逆变器业务从2010年的1341.52万元暴增至2013年的2.05亿元、2014年达到最高值2.98亿元,此后,2015年为2.01亿元,2016年为1.96亿元。

2015年,库存光伏逆变器358MW,2016年产量大于销量,但2016年年末,库存反而大幅减少至237MW。按照2016年当年结余,那么当年末库存应该是400MW。易事特曾在2015年年报解释,报告期逆变器生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37.15%,主要是国内光伏市场竞争激烈,公司逆变器在国内市场份额减少,销售量比上年同期下降,导致生产量下降。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易事特
中国电池网
何思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