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式和协同式融合发展将成未来技术主流趋势。由于自主式和协同式各自优缺点明显,单一技术方案难以实现全工况的完全无人驾驶的需要,所以未来实

自主式和协同式融合发展将成未来技术主流趋势。由于自主式和协同式各自优缺点明显,单一技术方案难以实现全工况的完全无人驾驶的需要,所以未来实现完全自动化驾驶,需要自主式和协同式技术的融合发展,通过优势互补,提供安全性更好、自动化程度更高、使用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目前传统整车企业与互联网IT企业的合作也越来越紧密,进一步促进自主式和协同式两种技术方案的融合。实现这种技术融合需要以更先进的定位技术、更精确的数字地图、更具人性化的人机交互界面以及更完善的标准和法规体系为基础。

智能汽车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传统汽车行业由于高度分工与强规模经济效应所带来的天然门槛,来自行业外部的冲击很小。但是由于电动化、智能化大幅削减了传统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机械零部件所形成的技术门槛,大量互联网、计算机龙头企业开始从辅助系统、算法层面切入汽车行业,致力于打造智能电动汽车。特斯拉对于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倒逼作用已经非常显著,Google、Apple等巨头借助新能源汽车涉足自动化驾驶领域,并持续取得技术突破,对传统汽车行业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目前尚未动摇传统整车厂的核心地位,但是自动驾驶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相结合,打破传统汽车的设计、技术路线、供应链体系等,对整车厂的倒逼影响正在加速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普及速度。目前通用、宝马、日产、北汽、一汽等传统车企也都已经开始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其中通用、日产、一汽等正在进行路测。

ADAS将是智能汽车产业投资率先爆发环节

通过国内外智能汽车相关并购案例研究发现,截至2016年5月中旬,国内外已经完成并购规模超过35亿美元,并购对象主要集中于ADAS辅助系统和先进传感器两类业务的企业。国外技术领先企业谷歌、大陆、通用、德尔福、英特尔等纷纷抢购国际领先的传感系统企业;国内上市公司由于前期技术积累薄弱,同时又希望快速介入无人驾驶领域,纷纷寻找具有ADAS辅助系统开发能力的企业进行收购,比如金固股份参股苏州智华、亚太股份参股苏州安智、均胜电子收购KSS等。

智能汽车产业投资由“硬”到“软”演进。未来汽车将向着轻量化、电动化和智能化三大方向发展,智能化发展能够有效地提升整车的主被动安全性,结合国外领先国家及企业经验,随着ADAS逐步普及,将对智能传感系统的需求日趋旺盛,是智能汽车产业投资率先爆发环节。赛迪顾问研究认为,围绕智能汽车的发展,传感系统是智能汽车的基础,其主要包括单目摄像头、立体双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接下来将是处理器,即芯片、算法等,也是实现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所在。

国内ADAS硬件领域已聚集了欧菲光、杭州智波、BAT等数十家企业。系统梳理国内摄像头、雷达、导航等ADAS智能硬件领域的企业,可视系统中代表性企业有欧菲光、苏州智华、同致电子、伟创力等,雷达系统领域代表性企业杭州智波、华达科捷、北京兴科迪等,导航系统代表性企业有BAT、凯立德等。在ADAS算法领域也已有新型企业成长起来,比如Minieye、驭势科技等,其中Minieye刚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如表2所示。

制定技术路线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切合国内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大力推进智能汽车第一层级辅助驾驶技术的实用化开发及产业化;同时,积极开展基于车联网V2I/V2V技术的车路/车车协同式辅助驾驶技术的研究,统一和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建立相应的道路试验场进行实用性测试。努力开展智能汽车第二、三层级的有条件自动驾驶技术、高度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力争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此外,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进行样机实车试验,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并逐步建立相应的通信和道路基础设施,为智能汽车最终上路积累经验和奠定基础。

做好智能汽车领域创新人才评价与技术成果转化。进一步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人才评价机制。鼓励创新人才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对专家学者、归国留学人员等人才的科研成果实施创业转化,予以补助。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提高骨干团队、主要发明人受益比例。

完善国内智能汽车推广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智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保护对策研究,完善企业相关创新型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从行车信息、车载信息到网络传输过程中各环节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研究出台适用于智能汽车的道路交通规范,以及处理相关事故的法律法规,积极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智能交通体系。

出台智能汽车市场需求引导的配套鼓励政策。在公交、旅游等行业领域和有条件的区域率先开展智能汽车相关技术的应用示范。政府对社会民众购买和租赁使用智能汽车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培训,打消用户使用的顾虑。

(作者汪家红,供职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产业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智能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