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前景广阔,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挑战也不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廖世军认为,主要来自六个方面:制造及使用成本、耐久性、基础设施、铂资源、技术发展、效率竞争力。

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现场

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现场

电池“达沃斯”-电池网8月30日讯(肖何 梁小婧 广东东莞 图文直播)8月30—31日,全球电池行业盛会——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在广东东莞举行。本届论坛由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ABEC(电池“达沃斯”)组委会主办,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东莞产城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电池百人会联合主办,来自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代表出席,围绕“新赛道蝶变跃升 新势力加速整合 新生态赋能中国”这一主题,在交流与分享中,实现精准对接,价值对话,资源整合,共享双碳新机遇。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主任廖世军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主任廖世军

30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广东省燃料电池重点实验室主任廖世军在论坛上做了题为《燃料电池产业化几点思考:机遇及挑战》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发展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的意义、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简介、氢能燃料电池技术的历史演进、氢能燃料电池大规模商业化的机遇及挑战等,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廖世军介绍,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矿物能源的大规模利用以及能源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提升!

“有人说,过去150年的进步,比人类历史上前面五千年都大得多。”廖世军表示,“这150年依靠的能源是什么?在不包括核能的情况下,主要能源是煤、天然气和石油这一类的矿物燃料。在全球一次能源当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占86%,中国化石能源的比例占80%,这是我们这些年在发展新能源方面巨大进步的结果。”

在廖世军看来,化石能源+燃烧技术获取能源的方式,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并非是很好的模式。那么,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家园,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减少碳基能源的使用,寻求新的可替代清洁能源。

“目前能找到的方向就是光伏和风电,这是很好的减少碳排放的途径,但是它不稳定,大规模存储电很困难。这种情况下,把风电光电电解水制成氢,这是一条现实可行的路线。那么谁能担此重任?氢能担此重任!”廖世军表示,发展氢能可能是目前所能找到的实现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

燃料电池产业是全新产业、朝阳产业、前景十分光明的产业,具有长产业链特征:制氢–储氢–运氢–用氢;材料及设备,地方及企业均有较多的发展方式及机会。

随着国家不断出台利好政策,资本大手笔投入,企业大量介入,人才聚集效应明显,技术快速进步,燃料电池产业正迎来了发展机遇期。

廖世军预判,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突破300万辆,2022年突破500万辆已成定局,2030年前后我国可能停产燃油车辆,保守估计,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1000万辆,燃料电池车占比30%(300万辆),将产生6000-10000亿人民币的产值,全产业链的GDP大约5万亿以上。

虽然前景广阔,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挑战也不少,廖世军认为,主要来自六个方面:制造及使用成本、耐久性、基础设施、铂资源、技术发展、效率竞争力。

廖世军进一步分析称,在成本方面,虽然燃料电池汽车制造成本正在快速下降,例如2017年电堆价格为20000元/kW,2021年已降至2000元/kW,2023年有望降至1000元/kW,但是仍然远远高于燃油发动机;冬奥会燃料电池大巴的采购价高达300万元,目前的采购价已降低至110万元,仍然远高于燃油车。

同时,由于尚未形成规模和完善的氢气供给网络,氢气成本高昂,使得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成本远远高于锂离子电池汽车,甚至高于燃油汽车。

除了成本问题,廖世军还提到,在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泵等8大关键材料及零部件大多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离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

总体而言,廖世军预判,发展燃料电池产业,天时地利人和皆具备,技术问题将很快得到解决,成本将迅速下降,市场有望在5年左右彻底打开。

(以上观点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张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燃料电池
电池“达沃斯”
AB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