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国晟新能源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目前生产基地的建设并用三年的时间跻身国内钠电池头部企业,努力做到产量与装机量的前十,在行业里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022年,由于全球锂资源紧缺与价格飙升,钠电池市场热度顺势风起,老牌锂电企业开始相继布局钠电池,新兴钠电企业也频获融资。进入2023年,虽然锂价过山车式下跌,但钠电池市场热度依旧。

业界普遍认为,钠电池未来有望在新能源乘用车、储能、低速两轮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与锂电池相互配合,持续服务于新能源行业。

因此,基于确定性的技术发展路线以及多个市场高确定性的应用需求,目前钠电池领域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随着相关产线以及项目的陆续落地,也将进一步推动钠电池的大规模量产装机。

进军钠电 笃定储能领域

湖州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昕

湖州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昕

 “在市场方面,钠电池和锂电池一样,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湖州国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晟新能源)董事长李昕近日与电池网交流时讲到,首先是市场体量最大的储能市场,钠电池是大规模储能、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电池系统最优的选择;其次是动力电池市场,特别是低速两轮车和三轮车,钠电池可以直接取代现有动力电池产品,在电动汽车、混动汽车和城市货运车辆方面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实现上车使用;第三是公共交通市场,与车辆动力电池市场一样,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用于城市公交、铁路、船舶;第四是智能家居与家电市场,家用储能柜和移动储能箱的市场已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第五是其它装备市场,如电动工程车辆、工程机械、武器装备等,信息时代人类社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对储能装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对于国晟新能源而言,公司目前是以储能市场为主。“现阶段还是以开发储能电池与电池系统为主,把产品做好,把成本降下来。”李昕表示,在动力电池方面虽有考虑,但目前产品还不够成熟,需要对产品再进行升级或迭代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的要求。

国晟新能源

资料显示,国晟新能源于2023年1月4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太湖新区成立,是一家专注于储能电池、小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电池正负极材料等方向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公司已经与南太湖新区签署《投资项目建设协议书》,正在湖州市南太湖新区建设6GWh钠电池湖州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项目,占地总面积1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

研究机构EVTank此前指出,基于钠电池的特点,其主要应用领域将集中在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低速车、储能和新能源汽车等。2025年之前钠电池的主要出货领域将集中在以两轮车为代表的小动力,2025年之后,随着其循环寿命等指标的提升,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将逐步提升,2026年储能用钠电池将超过小动力用钠电池成为最大的应用场景。

业内人士曾分析,钠电池之所以适合应用于储能领域,一方面是钠资源相对丰富,价格便宜;另一方面则是钠电池安全性好,稳定性强,其钠电池所具备的长寿命、低成本、高安全等优势,能够高度适配储能应用的场景。

据李昕介绍,国晟新能源湖州生产基地项目计划以生产储能钠电池为主,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生产动力钠电池,设计的生产线为大圆柱钠电池生产线,主要的型号为46和60系列,也能生产32和40系统。未来也将规划方形电池生产线。

蓄势待发 以产品赢市场

锂电池与钠电池的研发工作基本处于同时期,但由于当时的技术瓶颈,使得钠电池长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直到近几年,电池技术飞速发展叠加锂价高起才让一路陪跑的钠电池重新回到视野。

电池网注意到,当下钠电池的量产仍然是一个比较难以跨越的关口,其难点主要原因在于正极材料技术路线的选择以及负极硬碳的原材料供应,此外,钠电池产业相关配套产业链也还不够完备。

据了解,钠电池的正极材料选择方向主要有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聚阴离子三种材料,负极材料主要以硬碳为主。

国晟新能源的钠电池正极材料体系主要采用的是聚阴离子和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这两条技术路线,负极是以硬碳为主。

就目前市场反馈来看,国晟新能源所具备的层状氧化物以及聚阴离子两种技术路线,一个能量密度高、低温性能强;另一个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正好对应小动力场景以及储能场景。

在研发储备方面,国晟新能源技术团队拥有23年锂电池及材料和4年钠电池及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制造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始钠电池性能优化的技术研发。作为国内外首批量产钠电池的企业之一,公司已在钠电池的材料、制造及系统集成等方面申请了数十件发明专利。

李昕进一步强调,国晟新能源目前下线的电池产品有储能钠电池和动力钠电池,经过专业机构和客户检测,对比钠电池生产企业已经公布的数据,公司产品性能有一定领先优势,比如在低温性能、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等方面。

作为钠电领域的新生企业,李昕坦言,国晟新能源目前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上,也就是产品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产品性能上,这几点也是科技型制造企业最强的核心竞争力。不过,作为初创企业,公司在管理、销售等方面还需努力补齐短板。

电池网获悉,国晟新能源坚持以钠电池低成本为方向发展,在产业化进度、客户的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公司生产的钠电池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具备优秀的宽温性能,较高的功率性能和超高的循环寿命等优点,已经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签订了供货合同并已完成交付,已于2023年12月完成并网。

有统计数据显示,当下全国已有数十个省市相继公布储能发展规划,国内储能市场正处于从应用初期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其中电化学储能发展空间巨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产业链上下游加快布局相关产业。不过,就目前国内应用场景来看,大多还停留在强制配储的阶段,配而不用、利用率不高的情况较为显著。

如果只考虑具备经济性的项目,实际上国内储能赛道才刚刚开始,针对后续业务发展,李昕表示,电池作为大规模工业用品,开拓市场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也就是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产品价格。

“我们的主要市场是储能市场,所以重点工作就是从现有合作和有合作意向的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入手,争取在拿到这些能源企业的订单同时,建立起一条长期合作之路,再不断拓展已有市场。”李昕强调,同时,公司持续与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延长产业链,直接面对终端客户,通过市场反馈情况调整产品,有利于产品在今后市场上的竞争。

锂价暴跌 钠电未火先衰?

众所周知,钠元素储量丰富且成本低,是钠电池主要的竞争力之一,近几年钠电池快速发展,很大原因在于锂资源的紧缺及价格飙升助推。

不过,自2022年11月冲高至60万元/吨高位以来,锂价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趋势,由2023年年初近60万元/吨下行至年末的10万元/吨以下,跌幅超83%。据SMM最新数据,1月10日,电池级碳酸锂指数95,229元/吨,环比上一工作日下跌35元/吨;电池级碳酸锂现货报价9.20-10万元/吨,均价9.60万元/吨,较上一工作日持平。

随着锂价的大幅下行,磷酸铁锂电池BOM成本会继续走低,市场上有不少声音表示,碳酸锂的持续降价,势必会大幅削弱钠电池的市场吸引力,加大降本压力。

在李昕看来,两种电池对比,主材方面,碳酸钠有先天成本优势,而像负极集流体采用的铝箔,只有铜箔价格的1/3,负极材料无定形碳和硬碳的价格也低于天然石墨和人工石墨。目前主材只有电解液的价格相差不多,而辅材方面钠电池与锂电池目前差异不大。

据李昕分析,随着2024年国内电池材料企业进入量产阶段,材料生产成本下降将使得钠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价格将进一步下探,叠加钠电池生产工艺逐步成熟,钠电池与锂电池相比在生产成本上的价格优势将显现。当钠电池的产能达到百吉瓦级其BOM成本将降至0.35元/Wh以内,以锂电池就目前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几乎做不到这么低的成本。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也认为,目前钠电池仍未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大规模量产,在成本上相对磷酸铁锂电池还不具备优势,需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培养来降低BOM成本,以及通过规模效应+设备自动化来降低制造成本,预计将在2025年真正体现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实现真正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化发展。

综合来看,随着钠电池技术创新的推进,产能规模逐渐扩大,成本优势的显现,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的完善,产业化发展正渐行渐近。

根据理论市场空间的测算以及对各个细分领域钠电池渗透率的判断,吴辉预测,2023年钠电池实际出货量约3GWh,到2030年出货量将达到347GWh,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97%,届时最大的应用领域将是储能。

结语:

2023年以来,钠电池产业链企业收获意向订单等利好消息频传,两轮电动车、储能等领域也已有相关钠电池新品发布或项目示范运行消息传出。随着钠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其将迎来更迅捷的发展速度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望未来,国晟新能源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目前生产基地的建设并用三年的时间跻身国内钠电池头部企业,努力做到产量与装机量的前十,在行业里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可以预见,随着产能逐渐建设落地,以及研发能力、生产能力和产品性能等优势显现,国晟新能源将为钠电池行业发展增添助力。

[责任编辑:林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新闻热线:400-6197-660-1 投稿邮箱:news@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钠电池
储能
国晟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