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81.8万吨,同比增长16.8%,其中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171.1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4.1%。
从中国负极材料出货结构来看,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占比达到82.5%,相比2022年的79.3%再次提升。以硅基负极为代表的新型负极材料出货量增长明显,在中国整体负极材料中的出货量占比已经达到3.4%。
EVTank表示,在半固态、大圆柱、高镍电池等需求的带动下,硅基负极的出货量将成为负极材料领域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根据《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的统计,硅基负极的龙头企业贝特瑞在2023年出货量已经超过3000吨。
根据EVTank统计,负极材料企业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2023年行业前十企业与2022年基本一致,贝特瑞和上海杉杉分别以22.74%和16.8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和第二。行业前十企业的门槛从2022年的1.9万吨提高到2023年的4.0万吨。
EVTank数据显示,2023年,负极材料新进入企业中晟新材和贵州晖阳业绩表现突出,其出货量分别位于第十一名和第十六名。
展望未来,EVTank预计到2030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超过800万吨。
从短期来看,EVTank表示2024年将是之前两年全国新建石墨化和负极材料产能集中释放的一年,整个行业将面临着较大的产能过剩的压力,负极材料的价格仍将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大量一体化产能的建成,第三方独立石墨化加工产能将面临着较大的开工压力。
EVTank在白皮书中建议重点关注快充性能负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硬碳负极材料、金属负极材料等新型负极材料的产业化机会。
白皮书框架
第一章 行业基本属性
一、定义及分类
(一)负极材料定义
(二)负极材料分类
二、产业链研究
(一)产业链结构图
(二)上游原材料产业
(三)下游应用领域
第二章 2023年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现状研究
一、2018-2023年全球出货量分析
(一)总体出货量分析
(二)不同类别出货量分析
二、2018-2023年中国出货量分析
(一)总体出货量分析
(二)不同类别出货量分析
三、2018-2023年价格走势分析
(一)人造石墨负极历年价格变动趋势
(二)天然石墨负极历年价格变动趋势
(三)其他代表性负极材料历年价格变动趋势
四、2018-2023年市场规模分析
(一)全球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二)中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分析
五、负极材料发展技术分析
六、2023年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三章 2023年负极材料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负极材料区域竞争格局分析
(一)不同国家和地区负极材料出货量份额
(二)中国不同区域负极材料出货量份额
二、负极材料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一)全球主要负极材料企业出货量及市场份额分析
(二)中国主要负极材料企业出货量及市场份额分析
三、不同类别负极材料企业格局分析
(一)人造石墨主要企业出货量
(二)天然石墨主要企业出货量
(三)其他类别主要企业出货量
四、负极材料产能研究
(一)行业总体产能研究
(二)重点企业产能研究
(三)在建及规划产能研究
五、重点企业分析
(一)贝特瑞
(二)上海杉杉
(三)中科星城
(四)尚太科技
(五)江西紫宸
(六)翔丰华
第四章 2023年负极材料原材料及石墨化环节分析
一、针状焦市场分析
(一)产能产量分析
(二)价格走势分析
二、石油焦市场分析
(一)产能产量分析
(二)价格走势分析
三、天然鳞片石墨市场分析
(一)产能产量分析
(二)价格走势分析
四、石墨化市场分析
(一)石墨化产能分析
(二)石墨化主要企业分析
第五章 2024-2030年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下游锂电池出货量预测
(一)总体出货量预测
(二)汽车动力电池出货量预测
(三)储能电池出货量预测
(四)小型(3C+小动力)电池出货量预测
二、负极材料出货量预测
(一)总体出货量预测
(二)不同类别出货量预测
三、技术趋势和竞争格局预测
(一)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二)企业竞争格局预测
四、钠离子电池负极发展预测
(一)钠离子电池发展预测
(二)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发展预测
2024年度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系列行业发展白皮书已开启预订,2024年2月29日前预订,可享受8折优惠。
查看更多报告请点击: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年度白皮书
【联合发布单位】
EVTank:专注于全球电动汽车及其相关产业链研究的权威第三方机构,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生产商、购买商、供应商、投资者、银行、政府提供独立而权威的专业研究服务。
伊维经济研究院:在国家主管部门支持下依法设立的一家专注于新兴产业领域研究和咨询的第三方智库,研究院下设汽车产业研究中心、节能环保产业研究中心、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智能制造产业研究中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研究中心等专业研究中心。研究院主要服务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产业规划、招商服务、市场调研、行业研究、企业管理咨询、投融资咨询、可行性研究等专业服务。研究院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深圳、重庆等地方设有分支机构。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独立研究机构,总部位于北京,专注于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研究和咨询服务、大数据研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权威、独立和专业的第三方行业研究报告和数据。
【订阅热线(微信同号)】:
18910778962/耿女士 17685898640/宋先生 17863967037/王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