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统计在内的26家整车上市公司总营收约19786.99亿元,平均营收约761.04亿元,其中超千亿的企业6家,超百亿的18家,上汽集团以近7800亿的营收位列第一。

蔚来汽车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70万辆,同比大幅度增长102.4%,其中中国市场销量达到354.8万辆,同比增长160.1%。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在芯片短缺、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涨、电池供应紧张的大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数据仍然大幅度超预期,尤其是中国市场,基本已经完全进入到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

近日,主流车企年报纷纷出炉,在面对缺“芯”、缺“电”,原材料价格疯涨等多重挑战之下,包括国内造车新势力车企“蔚小理”,传统车企比亚迪、上汽、长城,跨国车企特斯拉、奔驰、宝马等在内的新能源车企2021年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26家整车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及销量汇总

经电池网统计梳理,从业绩来看,2021年,统计在内的26家上市公司总营收约19786.99亿元,平均营收约761.04亿元,其中超千亿的企业6家,超百亿的18家,上汽集团以近7800亿的营收位列第一;实现净利润总额约465.56亿元,平均净利润约18.62亿元,其中超百亿元的2家,超十亿的9家,上汽集团同样以245.33亿的净利位列第一。

从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来看,2021年破十万销量的共有8家。其中,上汽集团凭借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五菱等合资公司以及飞凡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品牌,2021年销量达到73.26万辆;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头羊”,2021年销量达59.39万辆;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东风集团、吉利汽车、广汽集团、江淮汽车等传统车企也均取得了10万+的销量。

能够看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由过去的以政策驱动为主转向市场驱动,正式进入爆发式增长新阶段。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水平,也对一家车企的经营指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做乘用车的车企,营收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多呈正比,营收高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持续增长。

不过,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深入,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头部企业销量好,盈利高;造车新势力观念新,成长性好,已经开始逐渐实现盈利;但众泰、银亿等边缘车企生存环境愈发艰难;北汽蓝谷、小康股份虽与互联网巨头合作,但目前效果并不理想,北汽蓝谷更是全年亏损超50亿元。

跨国车企新能源销量增幅明显

除了国内车企,以特斯拉、奔驰、宝马为首的跨国车企在营收大幅增长的同时,在新能源领域均取得了亮眼的增速。

2021年,特斯拉实现营业收入538.23亿美元,同比增长70.67%;实现净利润55.24亿美元,同比增长700.58%;全球范围内实现约94万辆电动车的交付。其中,特斯拉在中国的营收达到138.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7.8%;公司在中国的销量(包括中国出口到海外市场的销量)为473,078辆,占该公司总销量(93.6万辆)的51.7%。

2021年,奔驰集团营业额达1680亿欧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为234亿欧元,同比增长484%,扣除已经独立的戴姆勒卡车及客车业务板块,梅赛德斯-奔驰全年实现净利润142亿欧元。公司新能源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27.2万辆,同期增长6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品销量达到9万辆,同比增长91.49%;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达到18.2万辆,同比增长52.94%。

2021年,宝马集团总营收达1112.39亿欧元,同比增长12.4%;集团净利润达到124.63亿欧元,同比增长223.1%。其中,2021年,宝马集团汽车业务营收攀升至954.76亿欧元,同比增长18.1%。公司全年汽车交付量增长8.4%,达到252.15万辆,其中13%为电动汽车(32.83万辆,同比增长70.4%)。

......

同时,随着新能源车地位的愈发增高,各国汽车企业都在加大投资、加快脚步布局电动化市场。宝马计划到2030年在全球累计交付约1000万辆纯电动汽车,与此同时,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也将在2030年左右迈向全面电动化;梅赛德斯-奔驰规划到2025年,力争将插电混动和纯电车型销量占比升至50%;在2030年前,在条件允许的市场做好全面纯电动的准备;大众集团规划2022-2026年的投资当中,电动化有形投资和开发成本比前期规划增加约50%,达到520亿欧元,到2030年,公司计划全球售出的汽车每两辆就有一辆是纯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成汽车出口新亮点

电池网注意到,随着国内自主品牌的不断崛起,中国汽车出口欧洲发达国家市场取得巨大突破,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

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年实现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多,超过了历史累计出口总和。

此外,中汽协数据显示,在出口方面,2022年3月,汽车企业出口17万辆,环比下降5.5%,同比增长28.8%,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贡献度为17.4%;一季度,汽车企业出口58.2万辆,同比增长58.3%。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45.2万辆,同比增长61.9%;商用车出口13.0万辆,同比增长47.2%。

乘联会数据显示,3月,据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10.7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20%,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和欧洲出口较少对车企出口带来影响;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10.7%;3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9.5万辆,同比增长24%,增速放缓;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1.2万辆,同比下降30%。具体来看,3月,我国新能源车出口1.1万辆,由于季度末的因素,特斯拉中国出口60辆,环比上月下降3.3万辆,上汽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4658辆,东风易捷特出口2532辆,比亚迪1109辆,神龙汽车1046辆,其他车企新能源车以国内市场为主。

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走出去,中国汽车出口量在明显增加的同时,虽然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车企出口数量下滑,但长期来看,车企出海目标不变,未来自主汽车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今年车市增速或低于年初预测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一季度,由于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缺芯情况还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再加上疫情影响,汽车产业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1家A股上市车企公布了2022年一季报。其中,11家车企营收高于去年同期,13家车企净利润下滑,只有8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9家车企一季度亏损。

其中,2021年业绩十分亮眼的上汽集团,因受到疫情影响,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67亿元,同比下降4.14%;实现净利润55.16亿元,同比下降19.44%,营收及净利双双下降。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3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4.1万辆和223.4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3.4%和28.4%,同比分别下降9.1%和11.7%;1-3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0%和0.2%。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6.5万辆和48.4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1-3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9.3万辆和125.7万辆,同比均增长1.4倍。

从细分车型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双双超过百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19.3%,新能源汽车战略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近日,新能源车企陆续公布4月份交付数据。受疫情和供应链影响,多家车企工厂受到停工停产的情况,其中造车新势力交付量环比均出现大幅下滑,零跑、哪吒、蔚来、理想、小鹏交付量均未过万。

乘联会表示,展望二季度的全国乘用车市场,面临更为复杂艰难的环境,尤其是上海疫情爆发带来的汽车产业链暂时静止的损失巨大,次生零部件断供影响将严重影响二季度销量。

“对于2022年车市的预期,总体判断,可能无法达到中汽协在今年初时预测的5%的增速,并且芯片短缺仍然持续性地产生影响,可能对我国自主品牌的供应以及整个车市,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日前公开表示。

总结

总的来看,2022年,虽然汽车行业受到芯片短缺、原材料涨价等问题,但大多数车企的营收及利润都得到了大幅增长,市场销量也并未受到严重影响。而进入2022年之后,由于受到疫情以及供应链短缺的冲击,一季度车企整体销量、业绩都有所下滑,且断供问题或将持续影响二季度的销量。

面对疫情停产、原材料涨价等问题,自2022年以来,已有数十家车企的近50款新能源车型宣布涨价。为了刺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包括北京、重庆、福建、山东等多个省市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相关推广政策。此外,国务院办公厅也于4月25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等。

另外,据上汽集团表示,自4月中旬启动压力测试以来,目前公司在沪所属企业已有4万余名员工驻厂开启闭环运营和生产,各大整车厂均实现稳定的整车批量下线,预计从5月下旬开始,进入上海两批次复工复产“白名单”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复工复产率将超过80%,长三角物流压力也将进一步缓解。

随着各地汽车产业链的逐渐恢复,叠加促进消费政策下发,新能源汽车增速有望快速回升。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