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动力电池销售产生的收入由2021年的60.6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83.24亿元,同比增长202.1%;中创新航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的收入由2021年的7.5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0.51亿元,同比增长172.8%。

图片来源:中创新航

图片来源:中创新航

3月28日晚间,中创新航(03931.hk)披露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额约203.75亿元,同比增长198.9%;净利润约6.94亿元,同比增长521.8%,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销售额的增长及毛利率及毛利额的上升。

中创新航2022年合并损益表

中创新航2022年合并损益表

据悉,中创新航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公司已构建全方位能源运营体系,为以动力、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全场景应用市场提供完善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2年,中创新航加速实施规模化战略,新增四川眉山产业基地、广东江门产业基地、欧洲产业基地,进一步扩大产业集群;同时,持续升级关键技术路径及实施方案,不断提升制造工程能力,为市场及客户输出优质产能,助力公司国际化战略目标达成。

中创新航2022年按产品划分的收入情况

中创新航2022年按产品划分的收入情况

其中,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创新航实现连续四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倍数级增长,为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中发展较快企业之一。公司动力电池销售产生的收入由2021年的60.65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83.24亿元,同比增长202.1%,该强劲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产能释放及客户需求增长,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业务的迅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继续保持BEV(纯电动)细分市场领先的同时,中创新航在PHEV/REEV(插电/增程混动)细分市场完成重要布局,通过完善的产品布局,获得多家车企30余款混动车型定点,使混动市场将成为公司的快速增长极。乘用车客户开发方面,在中国,公司与广汽、小鹏、长安、吉利、零跑等车企继续保持深度战略合作的同时,新增蔚来、东风、一汽等多家车企平台产品定点,为公司持续高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国际客户方面,公司开始向Smart、本田等车企量产交付。同时,在已有技术储备基础之上,公司完成了商用车市场的产品准备、产能配套准备,有力支撑公司商用车业务快速起量。

在储能系统产品方面,中创新航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的收入由2021年的7.52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0.51亿元,同比增长172.8%,该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持续开拓储能系统等市场业务领域,全面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各类应用场景,销售增加。 

在储能市场方面,中创新航在继续保持电力储能细分市场影响力的同时,公司在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细分市场完成重要布局,通过完善的全场景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布局,获得多家电力央企、系统集成商、光伏及风电头部企业的定点,为公司把握储能市场高增长的机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创新航2022年按产品交付地划分的收入情况

中创新航2022年按产品交付地划分的收入情况

分地区来看,中创新航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由2021年的66.44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199.88亿元,增长200.9%,该增长主要源于公司产能不断提升和释放以及公司来自中国大陆主要客户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

中创新航来自境外地区的收入由2021年的1.7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87亿元,增長123.0%,该增长主要受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增长的拉动,公司海外业务呈明显增长态势。

此外,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创新航经营现金流入21.09亿元,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15.9亿元增长32.6%,主要由于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公司产能的不断释放,业务快速增长,经营活动销售商品及提供服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除了各种经营数据及市场开拓介绍,中创新航还表示,公司以技术持续创新为驱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是少数拥有全方位自主研发能力并能独立完成动力电池生产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公司拥有具影响力的动力电池创新中心,该平台由先进材料、先进电池、先进模拟与测试、智能制造、电池循环再生技术及数字化六个主要部分组成。

从数据来看,2022年度,中创新航申请专利1,571项,覆盖电池材料、电池结构、系统集成、电气电路、BMS、制造工艺设备和电池回收再生等电池全产业链。

展望未来,中创新航将致力于在先进化学储能材料、智能制造技术、高性能电池及系统技术、新型电池、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持续技术创新并保持领先,确保产品在应用领域的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陈长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中创新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