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山车式的光伏产业变革中,企业个个自危。 1月19日,国内光伏巨头之一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终于对员工呼吁作出回应,称“受困产能过剩、欧盟双反等诸多

在过山车式的光伏产业变革中,企业个个自危。

1月19日,国内光伏巨头之一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终于对员工呼吁作出回应,称“受困产能过剩、欧盟双反等诸多不利因素,中国光伏产业整体遭遇困境,不能发放2012年年度绩效奖金。由于运营资金困难,将分期分批发放员工‘长年服务奖’。”


尚德的表态,是针对四天前尚德员工发表的《尚德员工的共同呼吁:开除CEO金纬》公开信的回应。员工们在信中列举了尚德CEO兼CFO金纬的三大罪状:一是独揽大权、用人唯亲,在各个要职均安插自己人,将公司创始人、前CEO施正荣逼入被董事会抛弃的境地;二是其进行了一系列的裁员,导致公司动荡,影响了国内市场业务,还计划将无锡尚德破产,以保全上市公司尚德电力;三是他与政府、银行、供应商的交往中态度傲慢,致使与各方关系降至冰点等,员工们指责其应为公司业绩下滑负责。

金纬是在光伏产业陷入全面萧条、尚德市值缩水95%,并由于股价连续低于1美元面临退市的情况下临危受命,此前“在普华永道中国香港、美国事务所呆了十年”。一位尚德前管理层透露,上位后的金纬通过“裁员降薪、控制公司的成本开支、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级、劝退部分管理者等措施”保住了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中上市地位,却也因此动摇了施正荣的地位。

2012年8月,尚德在为缓解资金压力准备出售海外资产GSF基金的过程中,被指涉嫌欺诈,时任CEO施正荣难辞其咎,一个月后金纬挤下施正荣,成为尚德新任的CEO,后者担任公司董事长。

“国内企业创始人与经理人内斗的戏码已不新鲜。”有分析人士向本刊记者表示,“但光伏产业形势已相当严峻,公司内部又遭遇动荡,考验着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金纬的能力。”

截至2012年年末,在美国和欧洲共同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的惩罚性税收之后,在美上市的中国光伏公司总市值已跌去九成多,国内一大批中小光伏企业宣告倒闭或停产。在空前的行业危机中,尚德到2012年第三季度的负债35.8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1.8%。今年3月,尚德还有一笔高达5.7亿美元的可转债到期。

内忧外患下,留给金纬的时间已经不多。

光伏今昔

2001年,国家推出旨在通过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新能源解决2100万偏远山区人口用电问题的“光明工程计划”,中国光伏产业就此迎来大发展时期。

从英利新能源集团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工程”、尚德安装第一条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到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通过和地方各级财政补贴等内外因作用下,我国光伏产业规模从零星几家公司快速发展到在2007年跃居为全球最大光伏电池制造基地。2012年,在美和国内沪深上市的光伏公司分别达到了10家和25家。

然而,盛极必衰是不变的真理,国内光伏产业“大跃进”式的发展打破了市场供求平衡。数据显示,当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突破50GW时,全球光伏装机量只有大约25GW。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影响迟迟未消退,德国、意大利等光伏大户宣布减少或限制太阳能发展,这让以欧美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中国光伏组件公司开始感到丝丝凉意。

资料显示,浙江40多家中小光伏企业在2011年倒闭,这是光伏企业大发展时期以来的首次倒闭潮。赛维、晶澳、中电光伏等多家在美上市企业在2011年第二季度出现亏损,尚德也未能幸免。

施正荣一方面将2011年全年出货量预期由此前的2.2GW下调至2GW,同时准备了1000万美元人员遣散费用。当时业界还盛传尚德有可能被收购或破产,但被尚德官方否认。虽然如此,尚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也从高峰的近90美元跌至2美元。到2011年年底,尚德电力已从上年的2亿美元净利变成净亏10亿美元。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开始制裁中国光伏企业。2011年10月,美国光伏企业Solar World要求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反补贴、反倾销)调查,11月正式立案件调查。2012年3月和5月,美国作出对中国光伏产品征2.9%至4.73%的反补贴税和31.14%至249.96%的初裁决定。

有业内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美国不是光伏产品出口地,此番裁决影响不大。”不过,尚德的股价仍从4美元跌至1.6美元。也就在这段时间内,职业经理人金纬加入尚德。

按照尚德员工在公开信中的说法,2011年3月,金纬面试时用一句“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我帮你把股价搞上去”说服了施正荣,接替张怡成为尚德新的CFO。

未曾料到,抱着解决问题的初衷却引发了另一起风波。

双方博弈

2012年8月,为缓解资金压力,尚德旗下在美上市公司尚德电力出售海外资产环球太阳能(GSF)基金。不料,审计公司在评估过程中却发现这项资产根本不存在。

根据尚德公告,GSF的下属公司SolarPugliaII在2010年5月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得5.5亿欧元贷款,用于位于意大利的太阳能电站建设项目。尚德电力为这笔贷款提供了担保。同时,为了保护上市公司股东的权益,尚德要求借款人方面拿出相当资产进行“反担保”,而GSF母公司GSFCapitalPteLtd把账面价值为5.6亿欧元的德国债券作为反担保资本。根据双方协议,一旦项目公司违约,尚德可自主出售和处理这笔5.6亿欧元的债券。

事件的爆发对尚德造成致命打击。第二天,美国一家投行分析人士就指出:“尚德资金链难以维持,破产重组是唯一出路。”施正荣由此成为国外资本市场和媒体讨伐的对象。一个月后,金纬替代创始人施正荣成为尚德新任CEO。

颇具玩味的是,主持审计GSF担保事件的正是金纬。因此,尚德员工在呼吁“开除CEO金纬”的公开信中称,是金纬给尚德造成了致命打击,因为“美国分析师借GSF事件扯出公司深陷债务危机的消息速度之快,攻击点之精准,对公司状况了解之全面,令人匪夷所思。”

掌管大权后,金纬改变了低调沉默的作风,“对战功赫赫的元老和辛苦无助的普通一线工人实施裁撤,同时安插亲信控制公司。”据悉,时任COO的Andrew Bebee、欧洲尚德总裁Jerry Stokes、美国尚德总裁John Lefebvre三位大将已全被裁撤,由朱敏、李中能分别掌管公司运营、信息安全两项核心资产。

此外,就在员工要求罢免金纬的第二天,一份由尚德前任和现任高层联合制作的调查报告迅速出炉,内容直指董事长施正荣涉嫌转移资产掏空尚德。

报告显示,辉煌硅科技投资(香港)和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先后在2006年英属维尔京群岛公司注册,这两家公司与尚德构成了一个贯穿产业链的上下游链条——由亚洲硅业生产多晶硅,再卖给辉煌硅业制成硅片,最后卖给尚德做电池片。但在财务状况极为不佳的情况下,尚德依然要以高价购买上述关联企业的材料。而香港辉煌的实际控制人正是施正荣。

上述资本界人士认为,尚德创始人团队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争斗已经公开化。

形势堪危

有观点认为,内外交困的尚德称得上中国爆发型企业的一个缩影。

在尚德撬开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当天——2005年12月14日,施正荣对友人说:“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去挣一分钱,我就花钱。”

2006年,在多晶硅价格一路狂飙猛涨时,施正荣坚持与美国多晶硅企业MEMC签署了一份十年的供应合同。当多晶硅价格泡沫破裂,尚德又不得不花2亿美元解除合同,以减少损失。不过,施正荣又决定与一家韩国多晶硅企业签订新的长期合同,他认为“得多晶硅者得天下”。

施正荣错判了形势。目前,多晶硅价格已跌至20美元/公斤左右,无论是与美国签订的80美元/公斤还是和韩国的35美元/公斤,都大幅高于市场价格,这让尚德背负巨大成本压力。“长期无节制、无效果的混乱投资烧光了尚德的积蓄,最终导致目前的境地。”一位离职的管理者直言。

头脑发热的不止施正荣。随着尚德上市,看到商机的地方政府也一窝蜂踏足光伏产业,众多“太阳城”和“光伏产业园”应运而生。本刊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仅江苏一省就先后建设了常州、无锡、金坛、常熟、镇江、扬州、盐城、徐州、泰州、高邮、启东、苏州等光伏产业园。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0座城市提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另一方面,做大的尚德没能摆脱中国成长型企业中经常出现的资本怪圈。此前,后谷咖啡、相宜本草等诸多知名企业先后被爆出创始人与投资方闹僵,甚至决裂的消息。2012年,吴长江与阎炎对雷士照明的博弈,令创始人与投资方之争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资本界人士表示,“企业发展出现偏差的时候,需要通过不断地交流并作出调整。只有双方的利益和战略眼光一致才能够把企业做大做好。闹僵甚至诉诸法律,输的都是双方。”

根据财报显示,尚德目前负债总额高达223.7亿元,市值从上市之初的49.22亿美元跌到如今的1.49亿美元左右。面对如此差的财务数据,如果尚德再陷入内耗,“那么可能真的要走上破产的道路。”无锡市政府一位相关人士表示。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光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