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全国两会将如期召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将成为两会代表与委员热烈讨论的话题,而新能源汽车由于其政府重视的程度,以及目前市场的实际表现,将备受关注。 世界困

3月初,全国两会将如期召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将成为两会代表与委员热烈讨论的话题,而新能源汽车由于其政府重视的程度,以及目前市场的实际表现,将备受关注。

世界困境

和前两年如火如荼的形势相比,今天新能源汽车似乎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与发展瓶颈。

日前,美国政府公开承认其2015年的100万辆电动车的目标将不能如期完成。2011年,美国政府曾经制定一项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计划到2015年将完成100万辆电动车的部署。但是,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美国市场的电动车市场份额只是占到了新车销售的0.1%,即使加上插电式混合动力,也只是占到了0.4%的市场份额。

何止美国,同样雄心勃勃的德国政府也遭遇到了美国市场的窘境。虽然德国政府早就宣布了2020年德国市场电动车的保有量要达到100万辆的目标,但是德国市场的情况还远不如美国市场。2011年,德国电动车的社会保有量只有2300辆,2012年的市场销售也非常不理想。德国政府特别是企业也已经调整了相关的投资计划。

中国的电动车市场的情况则是政府与媒体的热情高涨,企业的和声嘹亮,市场消费者响应者寥寥。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为12791辆,约占当年全部汽车销量的0.7%。而中国政府在2012年推出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政策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显然,中国政府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目标仍然有着太大的市场差距。

作为没有跨国公司与强大技术支持的中国汽车产业,如果德国与美国的汽车企业都不能完成新能源汽车的既定市场目标,或者说两个已经具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强国的消费者都对于新能源汽车心存怀疑,那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会有更好的结局吗?

市场真相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需要两个方面的配合,一个是汽车企业技术力量的有力支持,一个是消费者对于电动车市场的认可。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如美国与德国市场一样遭遇困境,正是因为这两方面的配合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从汽车企业来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鲜有拥有世界先进的技术,电动车的某些关键技术并不在中国汽车企业的手中,而西方的汽车企业又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同样,中国的市场因为市场环境一直不热络,以及市场配套不成熟,因此迟迟得不到有力的跟进。

即使如比亚迪这样比较先行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只是在深圳市的出租车市场有点斩获,在私人市场就几乎毫无进展,而在其它城市和地区则遭遇到很大的推动阻力。

各个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成就一般也更多体现在很少对投资产出回报率较少敏感的公共交通领域,而在私人市场,比亚迪公司也没有更多有效的措施。

其它汽车企业也只是将自己的电动车市场拓展的触角伸向与自己的企业有关联性的地方市场,以投资换领地,其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大的特色。

两难境地

从一般意义来看,阻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真正阻碍在于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以及企业售后服务的不到位。

从电动车的技术成熟角度,其实并不存在很大的问题。因为深圳电动车在出租车的市场已经运行了两年的时间,已经证明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城市或者短距离的交通工具基本可以胜任。

但是出租车市场有一个很大的便利在于,由于出租车市场的电动车数量比较大,可以拥有经济上可行的电动车的充电设施,以及企业的专门的售后服务。

但是作为私人消费者而言,则很难获得这样的保证。试想,有哪一个企业会专门为一个消费者去建立一个充电设施呢?又有哪一个企业会专门为一个消费者建立专门的售后服务队伍呢?这从经济上并不具有可行性。

而因为目前的私人电动车市场数量非常有限,从而让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售后服务的完善面临很大的投资效益难题。

配套设施、售后服务与市场数量的规模大小之间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比如配套设施的建设企业希望能够有相当数量的电动车的消费者才愿意大规模投资建设充电设施,而电动车的消费者则希望在看到有大规模成网络化的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议完善以后才肯去购买电动车。

无论是美国的电动车市场,还是德国的电动车市场,同样都是因为遭遇这样的先有蛋还应该是先有鸡的两难问题而遭遇市场困难。

政府先行

如何解决这样的困难呢?当然,在不断完善电动车技术的前提下,还是要解决市场的问题。

汽车市场有集团市场和个人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也不例外。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启动无疑是从集团市场入手,但是仅仅如此而已,却不能让集团市场的消费带动私人市场。

这是因为目前的集团市场是以出租车市场和公共交通市场为主,而这两个市场由于其特定的区域性,造成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不能为私人市场所共享。

因此,必须寻找到一个能够为私人消费者所共享的集团市场来。而政府市场就是最好的选择目标。

选择政府市场的原因在于,一个是政府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倡导者与政策制定者,如果政府都不愿意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话,又如何说服私人消费者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呢?再一个原因就是政府消费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示范效应,行政机构对于私人市场的带动作用是无与伦比的。第三,政府机构办公场所的网络化布局,让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建设起来具有经济性,而这些配套设施恰恰又能够为私人汽车市场所共享,因为这些配套设施的建设本身就可以要求建设单位将充电设施建设在政府机构近距离的公共场所之内。第四,政府市场具有规模效应,一次性采购数量相对较大,便于充电设施的建立与企业售后服务的配套。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电动车路径并不是不通,过去的市场瓶颈在于我们一直没有找对市场的突破口。

如果按照先政府、后集团、再私人的路径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话,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必然会有更大的作为。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突破地方保护主义,让各个地方的政府与集团市场实现充分的全国性竞标采购,在每一个地方政府以及集团采购市场中,给与每一个汽车企业同样的竞标权利。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