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品牌”替代“自主品牌”,强调以产地原则来给不同背景的品牌与车型“贴标签”,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力推的一种说法。此举在业界引发很大争议,赞成者不少,反对者亦众多。

用“中国品牌”替代“自主品牌”,强调以产地原则来给不同背景的品牌与车型“贴标签”,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期力推的一种说法。此举在业界引发很大争议,赞成者不少,反对者亦众多。

目前,赞成与反对两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将所谓的“合资自主”纳入“中国品牌”后,是否真的可以促使它成为提高中国汽车工业整体水平的助力?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就是,我们强调“中国品牌”,会带来更多正能量,还是更多的负能量?对此,每个人会有自己的看法。在笔者看来,以负能量为主。

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合资企业都能够真正进行自主研发,中央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谓是煞费苦心——在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在行政自由裁量权允许范围内,相关部门将是否批准合资企业新建产能与这家公司是否发展合资自主,是否发展新能源汽车等因素挂钩。

但合资企业看起来并没有领会政府的良苦用心,甚至出现了合资公司的中方股东为了让它能够有更大的发展,而主动向其注入技术的行为。此举让相关部门的良苦用心落空。

“首望”是北京现代在2011年底推出的合资自主品牌,首款车是纯电动汽车。按照规划,它最初将陆续推出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型,后续再推传统动力车型。《中国汽车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曾了解到,首望的技术主要由北汽集团方面提供,原因是韩方认为自己在电动车方面的水平有限。

事实真的如此吗?相信每一个到过本届上海车展现代汽车展台,看见“Blue On”纯电动车、燃料电池版的ix35等新能源汽车的人,都会摇头说“不”。就参展车型的性能指标而言,韩方在这方面技术积累至少不会次于北汽集团。那他们为什么会“谦虚”地认为自己水平有限呢?或许借此回避对合资公司的技术输出才是关键。

那么,首望是不是个例外呢?不是!绝大多数合资自主品牌的首款车型都是新能源汽车。看上去,这并不是巧合。因为这种选择让自己既有了践行“长官意志”的行动,使自己有了扩产、异地建厂的基础,又巧妙地让“长官意志”落不到实处,着实是“明智”的选择。

即便是那些选择首先量产常规动力汽车的合资自主品牌,绝大多数车型也只是在原型车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改进而已。从那些外形都没有发生大改变的“新车”上,我们很难看出中方是否参与了它的研发与设计,也无从判断中方是否拥有知识产权。中国汽车人能够从这种创新中学到什么东西,实在难以确定。

可惜的是,相关主管部门负责人对此却视而不见,反倒强调发展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时,“绝对不能脱离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并称如果没有合资公司和外资企业的参与,“汽车发展的主体就不存在了”。

如果政府主管部门鼓励外资公司进行这样的自主创新,只会挫伤那些真正进行自主创新的民族汽车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在笔者看来,这是“中国品牌”说法会传递出来的最大的负能量。

除此之外,“中国品牌”说法模糊了企业和品牌的资本归属,使得中国汽车工业“总体水平”成为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容易掩盖民族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今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

而且,“中国品牌”说法也为合资自主车型参与国内公务用车采购留下了“后门”。可以想象,如果那些外形上没有明显变化的合资自主车型被采购为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车后,会在全社会范围内,对政府公信力造成多大的伤害。

我们不否认,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能够有今天的成绩,与外国公司在华的投资与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是,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终归只能由中国汽车人自己来坚持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完成。这一点应当是我们制定一切政策和战略的出发点,这一点绝不能被混淆。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中国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