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环保将是未来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产业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城市矿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环境监测3大领域值得关注 动力电池及材料:率先迎机会 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

节能与环保将是未来具有持续发展动力的产业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城市矿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环境监测3大领域值得关注

动力电池及材料:率先迎机会

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来看,201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2552辆和12791辆,同比增幅高达50.0%和56.7%,远高于传统汽车4.6%和4.3%的增幅。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991辆和3175辆,同比均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虽说国内新能源汽车在增长幅度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本身基数小,其占整个国内汽车产销量的比重仍微乎其微。

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池、电机和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突破,由于电池的性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性价比、充电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关,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将率先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作为规模化应用的动力电池,锂离子电池在2012年的全球产量达到58.6亿颗,同比增长26.3%,产业规模达到207亿美元,同比增长35.3%,而中国锂离子电池在2012年产量达到39.2亿颗,同比增长32%,产业规模达到556.8亿元,同比增长39.4%。

未来5年,传统小型锂离子电池将在平板电脑和超级本的带动下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将是锂离子电池产业新的增长点。预计到“十二五”末将增长到1251.5亿元,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30%以上。

电池材料将得益于规模。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提升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用的电池材料,以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为代表的电池材料将得益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规模化发展。4大核心材料中,国内企业在正极和负极上基本上实现了产业化,而以隔膜和电解质为代表的高端电池材料则大部分依赖进口,严重制约着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正极材料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寿命、安全性等指标。目前市场化的锂电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三元材料、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产品类型,其他新型的锂电正极材料比如富锂锰基材料、富镍固溶材料、磷酸锰锂等也在陆续开发之中。整个正极材料产业主要包括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两部分,并且由于高端的正极材料都需要性能各异的前驱体产品,占据正极材料80%左右的成本,因此未来前驱体在正极材料产业链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强化。

负极材料:与正极材料相比,负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比重较低,而且国内已经实现产业化,负极材料以石墨、固体碳粒为主,也有使用金属化合物的,但绝大多数负极材料仍然以碳系材料为主,其中尤其以改质天然石墨以及人造石墨为主。赛迪经智研究表明虽然负极材料技术比例相对较低,但其利润相对于正极材料而言较高,基本上保持了15%左右的毛利,未来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钛酸锂、硅基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型负极材料。

隔膜:隔膜主要是以聚乙烯、聚丙烯为主的聚烯烃隔膜,包括单层PE、单层PP、三层PP/PE/PP复合膜。由于隔膜的高技术难度和高工艺要求,国内大部分隔膜依赖进口,仅有的少数企业得益于其较高技术壁垒实现了高达50%以上的毛利,其大部分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赛迪经智研究认为下游动力电池创造的市场空间将诱使大量企业进入隔膜领域,该领域毛利率将进一步降低。

电解液:电解液对电池的比容量、工作温度范围、循环效率和安全性能等至关重要,其主要核心电解质为六氟磷酸锂,技术含量高,占整个电解液成本的50%左右,毛利高达60%左右。中国所需的六氟磷酸锂电解质基本都从日本采购,关键原材料缺失严重阻碍了中国整个电解液产业的发展。近期,国内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点,纷纷加大对六氟磷酸锂的研发和投资力度。未来几年内,中国企业在六氟磷酸锂技术上的突破将打破其高毛利的神话,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将呈现出较快下降趋势。

“城市矿产”:循环经济产业新蓝图

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举措。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循环经济10大示范工程、创建百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和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园区),其中重点支持“城市矿产”基地建设示范工程的申报与建设。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保部、财政部等多部委还提出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多项投融资政策措施,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和项目予以政策性资金支持。

“城市矿产”是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迅速发展时期,但国内矿产资源不足,难以支撑经济增长,同时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废弃资源。因此,建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对于废弃的资源加以有效利用,可替代部分原生资源,减轻环境污染。

据赛迪经智,2012年,中国循环经济产业规模总体上增长较快,2012年整个产业规模约为5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比2009年的4570亿增长了27%。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是享有优惠政策、提升园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家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给予一定程度补贴,在具体补贴上,国家补贴给园区,最终落实到园区的项目里。补助方式为预拨和清算相结合,预拨不超过项目补贴资金的15%。按照不同项目的规模和延伸度、投资力度,国家为每个示范基地提供10%的资金配比。整体来看,国家对“城市矿产”扶持力度相当大。例如广西梧州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批复,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亿元,大大提高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与竞争力。河南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工区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之后,得到3亿元扶持资金,前期启动资金2000万元已拨付到位。

目前已分3批形成由东、中、西部22省区市28个示范基地共同组成的“城市矿产”布局网络。未来园区应遵循循环经济产业链招商,创新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城市矿产产业链上游主要为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关的各类设备制造,中游是城市矿产的具体项目运营,主要包括再生资源的拆解加工回收利用等,下游包括城市矿产、再生资源的回收体系建设。

上游:在行业设备发展方面,中国再生资源与城市矿产是通过设备研发制造与引进学习国外技术两条路径实现的。在稀贵金属回收利用和大型成套设备方面国内还处于劣势。随着相关国家政策的出台,再生资源产业类加工企业的门槛逐渐提高,促使企业采购较多的先进、综合机器设备,提高该产业对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水平。

中游:城市矿产再生资源的拆解加工回收利用,主要包括废钢及有色金属回收利用、报废汽车拆解加工利用、废电池回收利用、废橡胶回收利用、废塑料回收利用。其中报废汽车拆解加工利用高值化空间最大,称为城市矿产之“富矿”,循环经济之“王”。其次是废电池回收利用,在电池回收方面,电池包括纽扣电池、干电池、钴电池、铅锌电池和锂电池5类,钴电池回收价值最高。此外,在钢铁、铝、锡、铬等金属的提炼回收方面发展潜力较大。

下游: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是城市矿产行业生命线,能够带来持续的现金流与资源,伴随回收价值的激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种类也不断扩大,除传统的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回收范围逐步向废塑料、废纸、废玻璃等非金属再生资源和废旧电子产品、报废汽车船舶和机电设备等新型再生资源方向发展,尤其是未来电子、车船、机电设备废弃物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该回收渠道的建设已被多方关注。

环境监测:节能环保热点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节能减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节能环保行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

近年来,恶性环境事件频发,环境监测成节能环保热点。以PM2.5监测装备为例,2011年雾霾天气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各地纷纷于2012年开展了PM2.5监测工作,同时也推动了政府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按照政府制定的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内要建设近1500多个PM2.5监测点位,前期投入就将超过20亿元。

2012年,全国环境监测产业规模达132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环境质量监测48亿元,同比增长10%;污染源监测产业规模达62亿元,同比增长28%;其他环境监测领域产业规模22亿元,同比增长21%。随着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等领域在覆盖面和监测指标的不断扩大和丰富,预计“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产业将保持22.6%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49亿元。

就雾霾的构成来看,北京大气中的PM2.5有22%源于机动车尾气排放;17%源于煤炭燃烧,如电厂、锅炉排放;16%源于扬尘。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三四线城市的能源消费和机动车保有量都会出现快速增长,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导致细颗粒物、臭氧、酸雨等二次污染呈加剧态势,环境监测向三四线城市覆盖的趋势将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同步推进。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包括内陆监测、海洋监测和空间监测在内的监测体系,基本覆盖了包括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环境以及季节性事件和突发事件等各个方面。

对于单个环境监测仪器而言,其上游配件主要有传感器、电磁阀、紫外灯、泵、电源、电机、工控机、液晶、光电倍增管、质量流量控制器模块、滤光片、光学镜片及机械加工件和机柜机箱等。对于整套环境监测系统而言,主要由环境监测仪器和相应的软件系统构成,下游应用市场则集中在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两个领域,从行业分布来看一是政府的环境监测站,一是造纸、石化、电力、钢铁等重点排污企业。

土壤污染:重金属监测设备爆发在即。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1月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各项任务及目标时间点。综合治理带来重金属污染监测新需求,目前,单种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单价在24万元左右,若监测重金属种类增加,设备价格还将上涨,若按平均每套设备监测2个主要重金属污染物、单价在50万元左右估算,如果仅考虑1149家重金属污染重点监管企业,污染源监测市场即在5.7亿元左右;如果考虑所有重金属排放企业1.1万家,污染源监测市场即在55亿元左右。

大气污染:PM2.5和烟气脱硝是市场增长热点。环境质量监测领域:“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烟气脱硝、温室气体、垃圾焚烧烟气及大气重金属将成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重点,将成为环境监测仪器市场新的利润增长点。污染源监测领域:“十一五”期间,我国在脱硫领域规定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并在监测和治理领域取得良好的成绩,但脱硝领域关注不够,目前,我国已将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为“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而预计检测的重点在火电企业,按照每家平均2台发电机组、每台发电机组的脱硝装置安装4套烟气在线监测系统,仅脱硝带来的监测系统新增投入量在每年3000台/套左右。此外,钢铁行业的烧结机脱硫市场也是市场的一个增长点,预计“十二五”期间总共能带来1000-2000台/套的增量市场。

水污染:地表水自动监测程度低,成长空间巨大。2011年,全国共监测10984个地表水断面,其中国控断面759个;运行地表水自动监测站950个,其中国控水质自动站149个。全国共监测4346个空气点位,运行空气自动监测站2100个。从自动监测的比例来看,已有48%的空气监测站实施自动监测,而在全国超过一万的地表水断面监控中,只有不到一千的监测站实施自动监测,自动监测率仅为9%。无论是与国内空气监测站的自动监测率比较还是与国外地表水自动监测情况的比较来看,均有明显差距,随着环境监测进程的加快,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的成长空间巨大。

城镇化:推动四级监测市场放量。2011年,按照环境保护部《2011年全国环境监测工作要点》要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继续开展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工作,并在上年基础上扩大了监测范围。根据《2011年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方案》,在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选择至少9个村庄,其中包括上年开展监测的6个村庄,针对农村空气、饮用水源地、河流(水库)和土壤环境等进行监测。全年共监测并评价了364个试点村庄的环境质量状况。同时,十八大后城镇化建设、魅力中国、生态文明等系列政策的推动,预计城镇、农村等四级环境监测站的建设进程将加快,国产仪器将面临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动力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