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产业看似繁花似锦,但“目前绝大部分应用属于示范应用,主要目的是验证技术指标和使用效果,从2015年开始将逐步出现商用的储能项目。”俞振华指出,2016年-2020年随着国家解决“弃风

储能产业看似繁花似锦,但“目前绝大部分应用属于示范应用,主要目的是验证技术指标和使用效果,从2015年开始将逐步出现商用的储能项目。”俞振华指出,2016年-2020年随着国家解决“弃风、弃光”政策显现成效,储能将从示范走向商用。

大规模风电、光伏并网以及分布式能源是储能最大的需求方,这就决定了国家电网和发电企业是目前储能电站的买单人。但由于储能电池的寿命、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问题,目前电网和发电企业仅限于试验,还不愿意大规模垫资。

以国网主导的张北风光储一期示范项目为例,工程总投资达33亿元,其中20兆瓦储能电池的投资就约4亿元,这部分资金主要由国家电网自行承担,科技部和财政部仅仅提供部分科研项目经费和金太阳工程补助。

“储能技术的应用并不只是单独利好电网公司。”俞振华认为,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不能大规模并网,主要是新能源本身难调节、难预测等特性以及其装机速度远超电网的发展速度。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弃风、弃光”也是当下无奈的选择。以每兆瓦储能总投入为2000万元的成本测算,仅解决2011年年底47000兆瓦的风电装机的弃风问题,就需要一次性投入近2000亿元,而当年的弃风损失也就在100-200亿元左右。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储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