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特斯拉推出了Powerwall家用储能电池,引起了业界的广泛注意。Powerwall可以将电费低廉时储存的电能在电费高昂时释放,或是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

第三届锂电“达沃斯”论坛

今年4月特斯拉推出了Powerwall家用储能电池,引起了业界的广泛注意。Powerwall可以将电费低廉时储存的电能在电费高昂时释放,或是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电)配套使用。其经济性是能否大规模推广的最重要标准,此次推出的Powerwall有7kwh和10kwh两种容量,售价分别为3000美元和3500美元,提供10年质保,但均有充电次数限制。由于Powerwall主要着眼于产品与太阳能发电系统配套使用,因而除电池外,用户还要购买太阳能面板、逆变器等,整个系统成本据说在2万美元以上。由于,太阳能用户可以将剩余电量出售给电网,因此削弱了Powerwall的经济性。目前美国安装储能电池总价约为1.28亿美元,多数集中在事业机构,家庭安装仅为1%。有机构分析,特斯拉需要将销售价格下调75%左右。特斯拉正与松下合作建造大型的电池工厂,据说有望在不久的未来,使成本降低约30%。如果油价持续低迷,Powerwall的成本的确需要有更多的下降。

一直以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大容量储能技术的研发与运用。目前美国已投运的储能项目为95个,装机规模超过357MW。日本装机规模约为310MW,列第二位。今年来发展更为迅猛,2014年美国的新增装机规模为34.4MW,中国和欧洲分列二、三位,装机规模分别为31MW和27.7MW。大容量储能技术实现商业化的只有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比如,钠硫电池有较高的储能密度,效率在80%左右,充放电次数可以达到6000次以上。日本京瓷公司所研制的钠硫电池储能系统已有100多套投入运营中,容量已超过100MW。目前大容量储能中钠硫电池装机比重最大,达到了40%,但钠硫电池的高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储能技术离我们有多远

在低碳转型的过程中,可再生能源发展给人类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来源,而电动汽车的崛起则为石油大规模替代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全球的能源供应方式将面临巨大的变化。但是,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都面临同一个难题,这就是储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断性的特点,电网无法大规模消纳并网,而电动汽车也面临充电设施和电池安全的瓶颈,而储能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储能技术对电网的好处有三点:一是帮助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促进分布式(微电网)发电的发展;二是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实现充分的调峰,减少高峰负荷及对应的电网投资和电源投资;三是通过电价设计,促进电力市场自由化。更重要的是,电池储能是分布式(微电网)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瓶颈地。

储能技术对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性比较直观。电动汽车的充电、巡航里程和安全问题都涉及电池。比如说,由于电池引发的安全事故减弱了消费者的信心,影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电动汽车的发展除了石油替代,还可以解决城市汽车尾气和噪声污染。利用用电峰谷,电动汽车夜间充电还可以使用夜间过剩和便宜的电力。

特斯拉推出的针对家庭用户的储能设备Powerwall和针对电网级的设备Powerpack,其中Powerwall的价格已低至每千瓦时350美元。Powerpack虽然还没有给出具体的技术参数,但有媒体报道其成本仅为每千瓦时250美元,这意味着储能技术在经济上开始具有吸引力了。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与能源政策协同创新中心最近进行了一项研究,利用特斯拉的Powerwall和Powerpack,针对中国目前的峰谷电价政策,建立优化套利模型,对各省的储能投资收益及外部影响进行分析,量化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改变后对储能投资收益水平的影响。其基本思路是从电网角度出发,使储能系统充分发挥调峰的作用,再确定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和投资收益。

中国的输配电主要由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投资和实施运营,而电价由发改委根据电网公司的成本结合地区发展情况来制定。由于资源禀赋、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省的电价有较大差异。目前许多电力输入省份都实行峰谷电价政策,即差别峰谷电价,鼓励消费者在非高峰时段增加电力消费,在高峰时节约用电,还有利于均衡供应电力。

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储能投资的经济性评价,发现部分地区储能投资已经能实现收益,在不需要补贴的情况下,投资储能可以获利,收益的水平除了受到电价差的影响外,也与峰谷时间段的划分有关。如果从电网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定价能够使储能系统充分发挥调峰作用,那么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可以大大提高。研究结果还说明,当储能投资达到最优的规模后,电网的负荷将更加均衡,电厂也可以以更加稳定高效的模式运行,因此从投资潜力上看,将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显然,目前的研究还很粗浅,由于种种限制,还无法充分考虑影响电池经济性的各种因素。比如说:第一,由于电能存储和转换的过程中会带来一定的损耗,但其占总耗电量的比例并不大,考虑到由于电源端及电网运行效率提升的作用,所以储能大规模发展后对碳排放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第二,储能可以减少电网投资和电源投资的外部性,这些外部性如何合理定量地评价,如何与储能的成本进行对比,将是很有意义的问题。但是比较确定的是,如果充分考虑环境外部性,储能技术的经济性将可能大幅度增加。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储能技术
林伯强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