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的是,雷军是个天才。 从2010年成立至今,在不足三年的时间里,雷军戏法般的市场策略,让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小米”)的总资产翻至如今的100亿美元。 在科技领域的企

毋庸置疑的是,雷军是个天才。

从2010年成立至今,在不足三年的时间里,雷军戏法般的市场策略,让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小米”)的总资产翻至如今的100亿美元。

在科技领域的企业当中,能与其发展速度相比肩的公司,屈指可数。刚刚从谷歌跳槽至小米任副总裁的雨果·巴拉说:“小米公司创始人的梦想是将小米最终将发展成为一家中国的全球性企业。如果我能够不辱使命,几年以后全世界都会像谈论现在的谷歌和苹果一样来谈论小米公司。”小米一旦梦想成真,那雷军则将会是中国的乔布斯。

然而,伴随天才应运而生的,除了鲜花与掌声,还有无尽的争议、吐槽,甚至是投诉和控告。三年来,业内对小米的质疑之声从未断过,到了今天变得尤为激烈。从技术“山寨”,到营销模式,再到商业诚信,“围剿小米”已经从曾经的一种现象,变成如今的一种时尚。

罪之一:纷至杳来的控告

2012年底,小米首次推出了小米盒子,随即便遭遇了被投诉没有牌照、无牌经营的窘境,并被广电总局勒令下线停售。没过多久,即在2013年初,小米终于傍上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旗下子公司未来电视有限公司(ICNTV),原以为能松上一口气,却没成想,这仅仅是客厅网络争夺战中的一个开端。

今年3月,小米盒子在各试点城市试售。仅过了半年时间,伴随小米盒子而来的,先有迅雷和湖南卫视的围追,后有优酷土豆的堵截,几方的起诉内容均围绕在小米盒子侵权点播上。

这还不算,就在小米忙着“内容”救火的时候,同洲电子的一纸诉状,将小米这家百亿美元的企业,硬生生打入到了“山寨”的行列。

从10月16日起,同洲电子在其官方微博“同洲飞看”的账号上,连续发布多篇微博,指责小米盒子的侵权行为。其内容不仅详细地列出了小米盒子侵权的种类,用语也极尽暗讽。

其中包括:“小米盒子以遥控器操作盒子时,可用遥控器上的菜单键调用更多的用户关联项的方法,不正是同洲《机顶盒及机顶盒遥控器操作系统和方法》(ZL 200710073318.2)的专利吗?这可是同洲2007年就有了的啊!这抄袭,算侵权么?”

“小米盒子采用的将手机界面投到电视上的方法,不正是同洲《移动终端界面共享到电视机的方法、系统和机顶盒》(文件名:投投看)的专利吗?小米,你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技术啊?”

“小米盒子的应用:在机顶盒上不用下载整个视频文件,通过一遍缓冲一遍即可播放,这不正是同洲《一种媒体资源传输方法、系统及机顶盒》(文件名:流媒体)(2007.7.19)的专利吗?”

“继发现3起小米侵犯同洲专利权行为之后,又发现小米盒子通过网络升级更新系统的方法,也涉嫌侵犯同洲专利——《一种机顶盒升级的方法》(公开号:CN 101207699A),这是我们同洲2006年的专利啊!!试问一下小米公司,你们2006年在玩什么?”

除上述一些毫不客气的指责外,同洲电子还在微博中毫不客气的提到:“小米,在抬头吹营销的同时,请你也埋头做好技术。‘投投看’、‘摸摸看’可是同洲全球首创的多屏互动技术。”

10月17日上午,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之一、北京多看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川,在其微博上公开对同洲电子进行了反击,而这一反击,也从两家公司之间,直接上升到了人身攻击,“同洲电子的指责将自己雷倒,同洲电子董事长袁明太自作多情。”

王川的回应,不但将小米本身比作为“唐僧肉”,用语上更是将同洲电子暗讽的方式改成了“明讽”。

也正是王川的这一回应,彻底激怒了同洲电子。两家企业在你来我往的“口水战”后,最终演化成对薄公堂的局面。

深圳君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丁建春认为,软件产品的专利侵权纠纷,诉讼比传统的有形产品的侵权诉讼复杂很多。“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法院法官在一般情况下,不太容易对软件是否侵权进行技术确认。”

据丁建春介绍,软件是否侵权通常需要由“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国内相关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不仅数量很少,判定是否侵权的过程也相当繁杂,软件专利侵权案件的审理期限相对较长。

“这也是当下软件侵权事件较多的原因,很多公司敢于冒侵权的风险也有可能是看中了这一点。”丁建春最后强调,“虽然小米是否侵权还有很长的判决过程,但同洲电子申请的几个专利都是机顶盒业内非常基础的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小米侵权的可能性比较高。”

罪之二:“饿不死”的小米

10月15日中午12点,小米手机3以及小米电视开售,无数的米粉、媒体乃至行业竞争对手坐在电脑前刷新着电脑的页面。然而,小米再一次以一种奇迹的方式,震撼了整个行业。仅仅几分钟之后,小米官方网站便挂出了“小米3及小米电视已经售罄”消息,并随后公布了产品售罄的历史时间——小米手机3售罄,用时1分26秒;小米电视售罄,用时1分58秒。

事实上,公布产品售罄时间,已经成为了小米历来销售过程的一种惯例。三年以来,小米不断地刷新售罄记录,来彰显着公司的强大与米粉的热情。

从最初模仿苹果iPhone开始,小米模仿的不仅仅是其手机外形,还有苹果对iPhone一贯的销售策略——饥饿营销。这也是小米在市场上营销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

然而,随着小米的不断壮大,饥饿营销也成为了行业内众多公司争相模仿的市场手段,大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态势。雷军曾经给自己的好友陈年总结过小米十条成功的经验,在网上广为流传。众多米粉也将雷军与乔布斯相比。

当然,小米自己从来不会承认是在做“饥饿营销”,小米本身只会表示“供货紧张”,其对外的公开理由通常是产能不足。

可若是翻看曾经的一些消息,小米“产能不足”的理由似乎很难站得住脚。小米负责人早在去年年底时曾透露,除当时富士康的生产线外,小米手机在英华达日产能将达2万台左右,每月产量约在60-70万台之间,“规划至年底达到16条SMT生产线,8条组装线,每月产能将逾100万台的规模。”

以不久前刚刚发布的小米3为例,从今年9月5日小米3手机发布开始,到10月15日销售为止,期间历时共四十天。若按上述规模来计算,小米3的存货量应不少于130万台。很难想象,86秒售出130万台,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即便是引领了智能手机风潮的乔布斯,怕是同样难以与其比肩。

不过,从小米3在10月15日销售的供货数量来看,仅有10万台,与其早前自称的产能完全不能吻合。此次销售前小米曾自称,“生产一台卖一台”,并且仅限北京、上海、广州等七个城市用户预约购买。电视供货量同样不足,再加上地区限制,也让众多米粉们从开始便不抱太大的希望。

“小米手机的配置确实很好,但价格却很低,这足以成为许多人怀疑的理由。”某全球著名数码电子生产商销售总监王先生坦承,“小米很有可能在数据上做了手脚,这个‘数据’不一定是销售的数据。因为业界很多人都在猜测,小米所生产的手机,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其实会亏损,所以卖少一点就亏少一点。”

诚然,除饥饿营销外,小米的低价销售策略也是其成功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廉价的小米而言,“缺货”是一种风格,若失去了这种风格,小米本身将彻底沦为屌丝的产品。哪怕小米如今有百亿美元的资产规模,离大型“山寨”企业,怕是也不远了。

罪之三:期货销售的延续

有关小米的期货营销,在今天看来,已不能称之为新闻。但必须令人警惕的是,小米将这一销售手段延续到了如今的智能电视上,引发行业不小的风波。

在苹果饥饿营销的基础上,小米的期货式营销,进一步扩大了饥饿营销的战果,也让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小米不管从手机外形,还是营销手段上,都与苹果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这与雷军高度推崇乔布斯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没有人能够否认,小米的雷军是营销上的天才,即便与乔布斯相比。但至少在今天,雷军还不具有乔布斯那样的气场,小米也不具备苹果在全世界面前的魄力。

苹果,作为全球范围内的“独一份”,无论对手是怎样的营销策略、出什么价位的产品,自己本身却从来没有在价格上妥协过。

与苹果相比,小米走出的道路则完全不同,这也是让众多业内人士担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手机市场相对成熟的今天,小米“长的期货+饥渴营销”的销售战略,其影响相对有限。而这一销售战略一旦引入各方面均没有成熟的智能电视行业,小米是否会引发一场行业的地震,也很难预料。

正如腾讯CEO马化腾经常在公开场合所谈到的那样,互联网的下一个爆发点将在客厅。作为一家新晋的科技型企业,小米本身并不具备广泛的渠道,在黑电领域完全属于新晋者。但其强势的销售策略,对如今状况不佳的黑电市场,却是一场不小的冲击。

雷军只是赔本赚吆喝,还是他本身有着其他的意图,我们很难得知。但小米本身的期货销售策略,是否会让黑电行业雪崩式降价,则成为销售情况本就不佳的众多传统黑电厂商最为忧心的问题。

罪之四:恶化的行业竞争

今年5月18日,小米手机青春版正式以1499元的价位开卖。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就在同一天内,奇虎360同样宣布推出旗下首款360特供机“华为闪耀”,其价格与小米手机青春版同样为1499元。按照双方所公布的信息,小米手机青春版为1.2GHz双核处理器,华为闪耀为1GHz双核。

这样的一个数据引来了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的黎万强在微薄上的嘲讽:“某特供手机双核1G却卖1499元?我们现在双核1.5G标准版,为1999元;双核1.2G青春版,为1499元;如果我们再做1G,依然再降500元,为999元。”

这条具有讽刺意味的微薄,给小米带来一场风波不小的网络口水战。先是两家公司高管的隔空对骂,随后两家公司的代表人物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雷军以及华为终端总裁余承东等人也加入了战局。后来,小米推出了红米等更廉价的手机。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傅哲铭表示,小米所发起的口水战,很有可能是低成本营销的一种。以口水战引起关注,也不排除有可能是行业的一种默契。

不论两家公司口水战的结果如何,小米不断挑战低价的作法,无疑已经触动了众多业内企业的神经。事实上,无论在口碑、舆论上,还是在产品上,小米在业内遭遇的狙击,远不止360一家。

5月18日,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在发布网易一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上对华尔街分析师表示,网易已经确定将进军智能手机行业,目前已经有试制机问世,而预计售价在千元以下。小米的经营策略,让智能手机辉煌了三年之后,进入了诸国低价论战的时代。

小米本身所嘲讽的范围远不止于此。除智能手机外,在近来持续火热的客厅网络战中,它同样没忘打击竞争对手。10月12日中午,小米论坛管理员柳叶叨发布“将乐视作为屏蔽词的说明”的公告,并且删除了所有与乐视相关的帖子。

该消息一出,业内一片哗然。就现下而言,对刚刚发展不久的智能电视市场来说,在技术、版权、运营、销售、售后等诸多方面,距真正的市场成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正是这样的大环境,将小米引入到恶性竞争当中。

深圳市亿格瑞科技有限公司宁伟告诉《新产业》记者:“小米加入智能电视的行列,对行业整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甚至引发黑电厂商进一步洗牌也不无可能。尤其在小米一贯的销售策略影响之下,会让本就利润低下的黑电厂商更进一步压低利润,引发恶性竞争。”

宁伟还笑称,对于目前受众群体较为有限的智能电视来说,小米的加入也并非全无好处,“至少小米的到来能够推动市场的发展,以及扩大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认知度。”

罪之五:专利技术的缺失

中国有句老话,“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若是将其延伸到手机厂商当中,完全可以称其为,“技术不是万能的,没技术是万万不能的。”

无论是日薄西山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老牌厂商,还是如日中天的三星、苹果等新晋贵族,它们在技术上均有着雄厚的基础。以不屑与行业对手“同流合污”的苹果为例,在今年10月份便获得54项专利,涉及的设备和产品包括新一代iPod的clickwheel,专利包括使用LTPS(低温多晶硅) 的触摸屏, 可能会在下一代Retina屏幕上使用;还有集成屏幕和触摸屏,虽然专利覆盖的是InPlainSwitching(IPS),但同时它也和LTPS相关。

这些拗口的词汇,对许多非业内人士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这些专利本身所代表的“前瞻”和“垄断”意义,在整个业内却是毋庸置疑。在后3G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这些专利未来所能产生的效益,同样难以估量。

当我们回过头,再翻看被果粉誉为“中国乔布斯”的雷军与小米的专利时,得到却是另外一个结果。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信息显示,在2011年至2012年上半年期间,小米手机并无任何专利。而今年小米手机的专利数量,已暴增近600件,上述专利的申请时间始于2012年下半年,其中仅2012年第四季度,小米申请的专利数量便高达161个。

这样的一组数据,姑且不论国际巨头,即便是与国内厂商相比,小米同样很难有出彩的表现。因为它不仅难以企及华为、中兴等一线厂商成千上万的专利数量,甚至也难以与金立、OPPO等二线厂商比肩。

在宁伟眼中,小米所申请的专利虽然众多,但是真正有用的不多。小米集中申请专利的行为,也不排除是小米本身营销方式的一种。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专利数量的激增,并不代表着“质量”飞跃。在小米所申请的专利当中,外观专利不在少数,而其在软件及硬件等系统层面的专利,均十分匮乏。即便小米眼下拥有的专利,也并非走在整个行业的尖端,更遑论对未来科技具有前瞻性意义。

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谢佳航统计,以“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申请的专利总共有591件,其中发明专利536条,而外观专利则只有41条。 “值得注意的是,从专利网站‘soopat’检索的结果来看,以‘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申请的发明专利没有一个是已经授权的。”

谢佳航提醒《新产业》记者,小米如今的市场价值在不断增大,其专利申请若不能授权,很可能会被同行竞争者利用和打击。“小米在未来很可能会与竞争对手就专利技术侵权上的问题展开专利战争。尤其是在部分核心技术上,如果没有购买相应的专利许可权,且手中没有‘交叉授权’的核心、重要专利作为底牌,小米在专利战争中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侵权部分的产品有可能面临巨额的赔偿甚至停止生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业内人士在谈到小米本身一些独创性的技术时,往往都对MIUI系统给予了肯定,而对于MIUI系统之外的技术,回答往往比较模棱两可。

罪之六: “面子”工程与山寨化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小米本身便是一个进行硬件组装,采取低价销售和饥饿营销“手段”的公司,没有实打实的底蕴支撑。而撑起小米专利数量的“外观专利”,则是当之无愧的“面子”工程。

谈到小米本身能否归类为山寨时,即便是众多业内人士,也不能给予一个肯定的答复。“说小米是山寨多多少少有些过,毕竟还是有一些自己技术的,并不是纯粹的抄袭。”傅哲铭说。

上文提到的数码电子生产商销售总监王先生进一步说明,每个人对于山寨的定义均不太一样,有些人认为抄袭所得来的就是山寨,而有些人认为,只要拥有自主技术,无论多少均不能归类为山寨,所以小米生产的产品,可以算是“半山寨”。

事实上,早在小米推出799元红米手机时,就有不少人将小米归类为山寨,甚至有网友将其调侃为“山寨之王”。

即便是业内人士,对于小米799元的低价神话也曾有过质疑。红米是否会成为小米“山寨化”代表作,小米此举到底是战略调整,还是黔驴技穷,也成为当时业内关注的焦点所在。

在这些质疑声产生之前,2012年4月5日雷军在自己微博上发表了这样的一条信息:“前几天微博中传小米要出899元的低配版,很多米粉问我,我就统一答复如下:这是谣传。小米专注于高性能高性价比的发烧级手机,认认真真把高端手机做好就够了,不考虑中低端的配置。”

短短一年的时间,红米的推出,雷军明显自食其言。其价格比当时的“谣传”还低了100元。

按照业界当时的普遍猜测,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小米早前的估值被远远的高估,再加上库存的压力和投资方的要求,为了快速回笼资金,雷军不得不出此下策。

罪之七:诚信危机升级

被米粉捧上神坛的雷军与小米,在无数光环的笼罩之下,也面临着诚信危机。近日,人民日报的微博公开发表了题为“别把用户当猴耍”的评论,其中谈到:“饥饿营销,玩一次是高明,玩两次是聪明,玩上了瘾就是失明:无视用户感受,把‘米粉’当猴耍,米粉必然变米愤。国货当自强,与其汲汲于耍小聪明,不如修炼大格局,拼质量、拼服务、拼性价比,还应拼诚意。得用户者得市场,得市场者才称王,适用于任何企业。”

毫不夸张地说,市场对小米公司饥饿营销背后的诚信质疑,已经威胁到小米本身赖以生存的根本。黎万强为释疑小米背后的数据,日前公开了来自Google Analysis的监测数据,数据显示在小米3及小米电视销售当日,11点07分小米网站的在线人数为187312人,5分钟后,这一人数涨到了207664人。而此时,距小米开始抢购的时间尚有足足50分钟。在开始抢购10分钟前,在线人数突破88万,而抢购开始后,小米网站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了惊人的370万,服务器带宽峰值达到了51Gbps。

对于这样的解释,用户却似乎并不买账,东方财富网以“你是否相信小米涉嫌制造虚假抢购?”为话题展开网络调查。截至10月22日早上9时,累计约有8868名网友参与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其中7881名网友认为小米涉嫌制造虚假抢购,占比高达88.9%; 6.8%的网友则表示相信小米,余下4.3%的网友则表示看看再说与不予置评。

此外,有“技术派”网友在网上公布了许多抢购网页的源代码,并指出有巨大漏洞与造假行为,在这样的论据之下,造成众人抢购的现象仅仅只是一种表象,而对于上述指责,小米科技一直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许多业内人士对于小米销售数据以及诚信均表示了质疑,但却无法给出肯定的回复,更多的人是以“很有可能是灌水,但具体的只有小米自己才知道”来回答。

从出生到今天,小米无时无刻都吸引着无数粉丝、媒体以及业内人士的眼球。如今,处在风口浪尖上的小米,如何应对社会的广泛质疑,以及行业全面围剿下的各种危机,也决定着小米未来之路,究竟会走向一家成功的高科技企业,还是最终成为“山寨之王”。

我们,亟待雷军的下一次奇迹。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