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源 (1)日本企业因石墨资源向中国转移产能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主要是中日之间的竞争。 中国的优势是资源,不足是技术,日本则正好相反。大致来说,无论是石墨资源的储量,还是石墨产品的产量,中国大陆的全球占比都在70%以上。日本企业的人造石墨技术水平最高,但也正是它们带动了天

1、资源

(1)日本企业因石墨资源向中国转移产能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主要是中日之间的竞争。

中国的优势是资源,不足是技术,日本则正好相反。大致来说,无论是石墨资源的储量,还是石墨产品的产量,中国大陆的全球占比都在70%以上。日本企业的人造石墨技术水平最高,但也正是它们带动了天然石墨在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应用的发展潮流。2009 年之前,日本企业垄断着负极材料市场,庞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它们纷纷在本土扩大产能,但自2010 年之后情况开始颠倒过来,在低成本方面占尽优势的中国企业如贝特瑞、杉杉科技等在技术方面追赶上来之后,开始在负极材料市场攻城略地,而2011 年东日本311 大地震令日本企业雪上加霜(日立化成、JFE 化学、日本碳素(Nippon Carbon)等企业的主要负极材料产能均在震区)。

2009 年以来,日本锂电池企业市场份额被三星SDI 和LG 化学为代表的韩国企业蚕食而持续下降,这些韩企同时在转向中国企业采购正负极材料,而本国材料产品的高昂价格也开始令日本锂电池企业动摇,转而向中国企业采购材料。贝特瑞和杉杉科技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其中贝特瑞更是在2010 年04 月的时候就宣布自己已成本全球负极材料最大供应商,而2009 年的时候IIT 还认为贝特瑞只有11%的市场份额。这些因素叠加,使得日本负极材料企业的市场份额迅速下降,而其扩张的产能也无用武之地。现状迫使他们开始考虑改变,而“变”的主要思路是:一是进行相关产能升级,二是转移低端产能。

为了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以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三菱化学(MCC)、JFE钢铁株式会社(由原日本第二大钢铁公司日本钢管(NKK)和第三大钢铁公司川崎制铁合并重组而成,负极材料由其旗下子公司JFE 化学生产)、东海碳素(Tokai Carbon)、吴羽化工(Kureha)、昭和电工(Showa Denko)为代表的日本企业正在纷纷把负极材料生产基地向中国转移。日本技术在线曾在2012 年02 月底发表了名为《中国风险战略》的系列研究分析文章,里面就提到了这个问题。

文章说,在日本企业能够展现技术实力的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等领域,兼顾高性能化和低成本化变得非常困难。主要原因是日本制造业面临着“六重苦”:日元升值、高于他国的法人税率、向制造业派遣劳动者的法律规制、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滞后、温室气体排放规制以及地震后的电力短缺。这可以说是以汽车企业为代表的所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共同课题。而且,引领产品开发的企业还面临着比六重苦更加烦恼的问题——支撑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高性能化的锂离子充电电池、马达、光学镜头等零部件的原材料,也就是矿产资源过度依赖中国。

目前,中国生产的稀土约占全球的97%,天然石墨约占73%,萤石约占55%。稀土是电动马达和光学镜头的不可替代的核心原料。使用天然石墨作为锂离子充电电池(即俗称的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可以使成本低于人造石墨。萤石是锂离子充电电池中使用的聚偏氟乙烯(PVDF)粘合剂和聚偏氟乙烯(PVDF)电解质等所有氟化物的原料。在市场有望扩大的产品领域,不可或缺的原料依赖中国的状态存在巨大的风险。如果中国限制出口并引发价格飙升,使得原料难以采购的话,对于在产品开发上领先的日本企业而言无疑是重大打击。如果最终产品的成本被迫上涨,就难免会使得产品企业的竞争力下降。

中国从政府2006 年02 月开始为稀土制定“出口限额”,借此管理出口量,其额度每年都在递减。这种限制已经让日本企业吃尽了苦头。虽然日本企业在积极开发稀土的减量和替代技术,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显著成效,这也使得相关零部件产品的价格大涨而显著影响了日本产品的竞争力。而日本业界普遍认为,中国今后放宽稀土限制的可能性很小,因为“中国从未改变过资源政策”。今后中国政府也很可能会对天然石墨和萤石等矿产资源实施限制。因此,该如何制定中国对策,是当前日本相关厂商面临的重要课题。

文章认为,目前日本企业采取的对策大致分为两种:①进驻中国实施本地化生产;②留守日本开发对策技术。而这,需要根据中国对于不同资源的政策进行选择。目前中国政府还没有对天然石墨和萤石等矿产资源实施限制,因此,不同企业采取的对策也是不同的。采用对策①的是那些在中国没有竞争对手的日本零部件企业。只要没有竞争,在进军中国时,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就可能减少,这样一来就极有希望直接成立全资子公司,无需与中国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要是能够在中国赢得市场份额,还有可能阻止中国企业的新进参与。因为“与日本人相比,中国人更倾向于早出结果,几乎不会涉足大约3 年还无法盈利的业务”。

文章举例,采取这个策略的代表范例就是锂电池负极材料企业。为了确保天然石墨和萤石等资源的稳定供应,此类企业正在加快进军中国和强化生产的进程,绝大多数企业都预定以全资子公司的形式进驻。能够成立全资子公司这一点据说“在做决定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吴羽常务执行董事电池材料事业部长中谷秀雄语)。

这样,日立化成就决定在其全资子公司日立化成(烟台)公司增设负极材料生产线;三菱化学在青岛成立全资子公司青岛雅能都化成公司;JFE 虽然要与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公司合资在山东潍坊昌乐县组建负极材料生产企业,但山东杰富意振兴化工公司本身就是JFE控股60%的子公司(山东潍焦集团持股另外40%)。吴羽化工目前只是在中国成立生产粘接剂(PVDF 等)的全资子公司,但不排除未来也会成立负极材料的全资子公司。东海碳素早在2002 年的时候就在大连与大连双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大连东海结金藤碳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特殊碳素制品以及碳碳复合材料,未来不排除该公司亦会进军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日本技术在线的这些观点无论对与错,都值得我们思考。真锂研究认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并不是日本在中国没有竞争对手的产业,而恰恰相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竞争对手。通过上期披露的数据,我们知道,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份额基本上把持在中日企业手中,其中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明显高于日本企业(大致是6:4 的关系)。日本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虽然很高,但售价同样很高,这样,在产品的性价比方面就赶不上中国企业。在3C 小型锂电池用负极材料市场,日本企业挡不住以贝特瑞和杉杉科技代表的中国负极材料企业的进逼,节节败退。2011 年311 东日本大地震,更令这种状况雪上加霜。在市场份额逐年下降的严峻现实下,为了降低制造成本以自救,日本企业才纷纷决定将产能迁移至中国大陆地区,首当其冲迁移的是低端产能。

日本这些主要负极材料企业中,JFE 以中间相碳微球和人造石墨业务为主的发展战略今后一段时间很难改变。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钢铁冶炼,煤焦油(Coal tar)作为钢铁冶炼厂的主要副产品,加工后可广泛应用于沥青、塑料、橡胶、医药、染料、冶金辅料、化工原料等领域,而其中的沥青则是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另外,冶炼钢铁所用的焦炭(Coke)也可以作为负极材料的制作原料。JFE 拥有用这些原材料制造负极材料的专利技术。JFE 考虑将其负极材料产能转移到中国,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制造成本。而其他负极材料企业的产能转移,则主要看中的是中国丰富的石墨矿。

日本企业的这种产能转移,大致存在如下步骤:①将负极材料产能迁至石墨原材料产品供应丰富的地区,如山东等地,这样就可以就近采购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生产负极材料产品,就近供给日本锂电池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使用;②介入负极材料原料生产领域,与中国的石墨企业合作生产负极材料用球形石墨等产品;③有机会的话再进一步向上游矿产资源领域挺进,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石墨矿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中国政府允许可以独资的话,它们绝对不会合资。

日本负极材料企业的产能转移,基本上还仅限于3C 小型锂电池领域,而在动力锂电池用高端负极材料产品方面,在未来较长时间内,这些日本企业基本上采取的是上述技术在线总结的②战略,留在日本开发对策技术,相关产能也都会留在日本。因此,总体上看,这种产能转移更多地看上去像是上期真锂研究提到的“腾笼换鸟”战略——把低端产能转移出去,留出空间转产动力锂电池用负极材料等高端产品。真锂研究现在以日立化成和三菱化学为例来看一下。

在311 大地震之前,日立化成唯一的负极材料工厂设在日本茨城县常陆那珂市的山崎事业所,年产能8,000 吨,主要供应3C 小电池使用。311 大地震之后,日立化成决定在中国山东烟台的子公司内投资5 亿日元增添负极材料生产设施,并于2012 年04 月建成投产。值得注意的是,烟台子公司只负责后工序,也就是说,日立化成计划向中国出口在日本制造的人造石墨,在中国将由天然石墨改质而成的材料与人造石墨混合,生产低价位品及高功能品等多种级别的最终产品。该公司认为,只在中国完成后工序,才可以有效防止技术外流。

而在日本本土,日立化成则在继续扩大负极材料产业,但主要是供应动力锂电池用。而且,日立化成工业还认为,电动汽车用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今后将会快速扩大。目前,全球代表性电动汽车产品日产Leaf EV 的动力锂电池采用的就是日立化成的负极材料。从2009年11 月开始,日立化成就在其山崎事业所兴建车载用负极材料的第1 条量产生产线,生产混合动力车(HEV)、电动汽车(EV)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用锂电池碳负极材料,并于2010 年04 月开始正式运转。

紧接着,日立化成开始筹建第2 条生产线,并于2011 年01 月正式投入运营。311 大地震发生时,由于茨城县常陆那珂市处于震区,受影响严重,但在这之后,日立化成却决定继续在该事业所扩大其动力锂电池用负极材料产能,增设第3 条和第4 条生产线,于2012 年09 月建成并投入运营。这4 条生产线主要生产能量密度高、充放电效率高的EV/PHEV 用石墨类负极材料以及输入性能出色的HEV 用非晶碳负极材料。为此,日立化成的总投资超过了100 亿日元。

从以上介绍不难看出日立化成在负极材料方面有着鲜明的发展战略。可以预计,在松下、索尼等日本锂电池企业不断将3C 小型锂电池产能向中国转移的大背景下,日立化成还会持续增加其烟台工厂的负极材料产能。否则,在小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它不但难以抵挡中国企业的进攻,而且还可能会被三菱化学赶超。

对于石墨资源,技术在线报道日立化成是这么考虑的:为了避免因作为原料的天然石墨依赖中国而造成采购不稳定,目前正在推进从中国以外的国家采购的多资源化体制,打算从2013 年开始(日立化成工业功能材料业务本部营销中心部长代理菊地健二)。不过,真锂研究认为,如果有机会觊觎中国的石墨矿床,它一定不会错过。当然,需要它付出点什么。

目前,在中国政府致力于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正在逐步形成一套以资源为饵兴建相关高科技产业园区、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目前,中国的石墨材料产品大多数还是应用于耐火和钢铁制造等传统行业,因技术不足,用于锂电池领域的石墨材料产品和企业少之又少,如果能生产3C 小电池负极材料用石墨产品,对地方政府和企业来说,就已经是产业升级了。

三菱化学更是走在了日立化成的前面。致力于发展成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这四大关键材料的综合性全球主导供应厂商的三菱化学,这几年奉行积极扩张的战略,致力于降低制造成本、扩大产能。这种战略已在电解液领域取得了成功,目前已取代宇部兴产(UBE)而成为全球电解液老大。在负极材料领域,三菱化学正在复制这个模式,意图成为负极材料市场格局的搅局者,把日立化成、贝特瑞、杉杉科技等领先企业拉下马。

三菱化学的动力锂电池用负极材料的产能目前还都是设在日本本土。早在2008 年11月的时候,三菱化学就对外宣称,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电动汽车市场,公司计划投资10 亿日元,安装第3 条生产线,把相关负极材料的年产能从3,000 吨提高到5,000 吨。根据媒体的报道,与日立化成的战略稍有不同的是,三菱化学也希望在中国生产动力锂电池用负极材料产品。

技术在线2011 年12 月08 日报道,为了满足车载用途及智能手机用途需求的扩大,三菱化学计划投资约15 亿日元,把全资子公司“青岛雅能都化成有限公司”4,000 吨/年产能(实际为3,600 吨)到2012 年秋提高至8,000 吨/年。据称,三菱化学还有进一步增产的考虑,目前已取得了毗邻现有工厂的土地。之后不久传出消息,三菱化学最终希望到2015 年时将青岛雅能都化成负极材料的年产能扩大至1.44 万吨。而在日本本土,三菱化学在其坂出事业所(位于香川县坂出市)拥有年产7,000 吨的生产设备,计划到2015 年将年产能扩大至2 万吨。届时,三菱化学负极材料总年产能将接近3.5 万吨。

在负极材料用球形石墨方面,2011 年05 月22 日,落户青岛平度市香店街道、总投资达966 万美元的青岛菱达化成有限公司正式奠基。该公司是由三菱化学、明和产业株式会社和青岛泰达天润碳材料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组建而成的,专业生产负极材料原料球形石墨产品。该项目占地88 亩,一期设计年产锂电池负极材料用球形石墨TDI6M 高XRD 2,000 吨(另有一说是3,000 吨),二期设计年产锂电池负极材料1 万吨,预计10 年后,年产量将达到3.5 万吨,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要利用的就是平度市丰富的天然鳞片石墨资源。青岛泰达天润碳材料有限公司是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为平度市重点企业,建有年产10,000 吨球形石墨、1,000 吨碱性电池石墨、5,000 吨微粉石墨生产线,相关石墨产品纯度高达99.95%以上。青岛菱达化成公司组建后,三菱化学向合资公司提供球形石墨改质技术,泰达天润负责合资公司生产和运营并提供土地,而明和产业则负责配置物流。青岛菱达化成公司的球形石墨产品确定优先供应青岛雅能都化成有限公司和三菱化学的日本工厂。

总体而言,日本负极材料企业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产能,就近资源扩大生产抢占市场的同时,伺机向上游拓展,控制石墨资源。当然,这些工作不一定都会由这些负极材料企业来操作,如在石墨资源方面,就很有可能会由这些负极材料企业的资源伙伴来做工作。这样的伙伴,主要是指那些以贸易、金融、投资业务为主体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大型综合商社,如伊藤忠商事(Itochu)、三菱商事(Mitsubishi Corp.)、三井物产(Mitsui)、丸红(Marubeni)、丰田通商(Toyota Tsusho)等。

节选自2013年1月的锂电信息动态与分析,更多研究资料订阅联系方式:

中国电池网战略研究中心:

电话:400-619-7660

邮箱:zlhz@itdcw.com

联系人:苏先生

真锂研究(RealLi)是中国锂电行业知名研究机构,致力于全球及中国锂电产业链的研究,以经济学的眼光来看产业。研究内容以锂电池为核心,包括电动交通工具和智能电网等下游应用、上游关键材料和核心原材料、资源等的市场、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产业政策动态、产业经济趋势分析等。真锂研究是中国电池网(www.itdcw.com)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共同致力于中国电池产业的研究和发展。

真锂研究(RealLi)主打研究产品《锂电信息动态与分析》(产业研究月度报告)自2009年09月创办以来,深获业内人士的肯定与赞扬,松下、丰田、丸红、SK集团、赢创、汉高、圣戈班、上汽、华为、兵工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FMC、盟固利、普莱德、天骄科技、新宙邦、亿纬锂能等业内知名企业,浩能科技、七星华创、上海电气、承德科技等知名设备企业以及清华大学、中科院、德国ISI等知名科研机构和一些证券研究机构(如招商证券、九鼎投资等)均有订阅,在高端客户市场中拥有广泛知名度,其中部分国际巨头还特邀真锂研究作为其战略咨询顾问,为之提供特制专题报告。

真锂研究(RealLi)——您的绿色能源顾问、事业发展的得力助手!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锂电池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