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多数山东上市公司掌舵人稍有不同,于德翔个性鲜明、思维敏锐、富有激情且善于表达,谈及“二次创业”及“特来电”,于德翔言语中充满着自信,与这家锐意进取的企业气质十分契合。

于德翔

2004年,于德翔从国家电网带出23名技术人员,在青岛创办特锐德,主攻箱式变电站。5年后,特锐德上市,成为创业板第一股,市占率在高铁、电网及新能源高端箱式供电设备方面均超过60%。

2014年,特锐德二次创业,创办特来电,进入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5年砸进50多亿元,科研人员数量和科研投入金额均超过全行业50%。充电桩市占率达40%,再次做到行业龙头。

2018年,特来电跨过盈亏平衡线,进入收获期。年仅5岁的特来电使命是“实现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让尾气和雾霾远离人类”。特来电,已超越单纯的企业利润追求,主动担负起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与多数山东上市公司掌舵人稍有不同,于德翔个性鲜明、思维敏锐、富有激情且善于表达,谈及“二次创业”及“特来电”,于德翔言语中充满着自信,与这家锐意进取的企业气质十分契合。

近期,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特锐德,证券时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何伟与特锐德董事长于德翔面对面,展开深度对话。

变更赛道:“豪赌”生态充电网

特锐德工业园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脚下,松岭路336号,现代化的厂房上方印着大字号的“300001”,这也是特锐德标签之一:中国创业板第一股。

青岛地铁11号线从工业园旁穿过,疾驰在高高架起的轻轨上。透过车窗可以看到特锐德厂区,蓝天白云间,东依苍翠的崂山,南靠中国海洋大学。

一踏入工业园,早早等候的于德翔上前握手,白衬衫、蓝色西裤,一如既往的热情。从外貌上,很难判断他已经55岁,他经常会被人问起如何保持年轻态和旺盛的精气神。虽然看起来颇显年轻,但在山东资本圈,大家都喜欢称他为“老于”。对特锐德的事业来说,老于真的不老。

特锐德的工业园现代感十足。每个车位都装有充电桩,停放的员工车辆大多是绿牌;7000平米的新能源科技馆内,4年前就有裸眼3D视频,情景化、体验化的展示,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未来生活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的场景布置和创意,融入了于德翔不少新思路。

所有这一切,源于5年前的一个大胆决定。2014年,特锐德主动跳出舒适区,“二次创业”创立特来电,进军新能源汽车生态充电网,走上了充满诸多不确定性的“险路”,有人称这次转身是一次“豪赌”。

“二次创业过程真是挺苦的,风险也很大,实际上我们就是做了个‘豪赌’。”于德翔对此并不否认,但“赌”背后是有逻辑和战略考量的。

从2009年上市到2011年,特锐德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28.09%,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12.2%。“我们10年只专注做一个产品。”于德翔介绍,公司“赌”赢了中国高铁大发展带来的巨大市场,直到今天,中国每新建一条高铁,每两公里就有一台特锐德高端智能箱变设备。

“仅用10年,我们就做到百亿规模,触到了天花板,迫切需要新的发展空间。”于德翔说。

公司2014年年报显示,箱变产品收入占公司营收近50%,毛利率同比下降1.83%。

箱变产品和充电桩是关联产业,充电桩配电需要箱变,但电压比高铁箱变要小,也可以说,充电箱变是高铁箱变的“迷你版”。做高端电力箱变,特锐德做到国内细分领域第一;进军汽车充电网,特锐德的决心与行动更为果决。

经过5年耕耘,目前特来电在全国建成23万个充电桩,市占率40%,相当于第二名、第三名的总和。充电量近3年实现飞跃式增长,2016到2018年分别为1.2亿度、4.4亿度、11.3亿度,复合增长率超过200%,今年以来的充电量已超过2018年度。

2019年4月29日,于德翔给特锐德股东们写了一封信并在朋友圈转发,宣布特来电已跨过盈亏平衡线,进入收获期,开始盈利。

对话于德翔

投入回馈:平衡的艺术

2004年特锐德创立,5年后上市,10年后进军充电网,目前已做到充电桩国内市占率第一,高速发展意味着资金的大投入。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要时刻考虑回报股东,发展投入与股东回报的平衡问题摆到了于德翔面前。

“压力很大!这5年我们持续投入50多亿元,组建上千人的研发团队,占全国研发团队50%,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也占全国研发费用50%。前4年,我们累计亏损8个多亿,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讲,如此重金投入,确实沉甸甸的。”于德翔不否认此前的艰难。

高投入拖累了上市公司业绩。不过,对于近5年来的持续重金投入,于德翔认为“投对了”,公司已构建起规模的高壁垒和宽阔的护城河。

赢得技术制高点离不开人才和科研上的大投入。“公司打造了充电网的大数据运营平台,仅此一项,公司累计投入超4亿元,基于平台数据形成了对客户的理解、对汽车的理解、对能源的理解。”于德翔对公司后台大数据有清晰了解,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超200万,要知道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总量仅为334万辆,几乎大部分电动汽车用户都下载使用了特来电APP。

公司新能源生态科技馆里的大屏幕上,展示着全国23万个充电终端的后台数据,包括每个城市、每个终端的实时状态、每日每月的充电量等,甚至特来电服务的充电站内车辆实时充电场景都做到了实时连线连网。“大数据监控平台,会随时展现哪个城市、甚至每一个片区的充电量高低,为充电桩的布局优化提供数据指导。”

凭借对车辆数据和电池数据的积累和分析,特来电还为新能源汽车安全提供了解决方案。“燃油车出了安全问题叫燃烧,电动汽车叫燃爆。未来小区里都会有电动汽车,一辆燃爆会导致火烧连营,绝不能等电动汽车出了安全问题再去补救。”在于德翔眼里,电动汽车就是一个电子产品,每天都要充电,是一个刚性需求,每天都要进行数据和能源的实时交互,安全问题可以通过数据的监测分析做到提前预防。

今年5月11日,特来电把国内行业头部电池厂商、汽车厂商、业内专家等聚集到一起,在新能源生态科技馆召开“面向新能源车安全的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鉴定评审会。专家团评审认为,特来电充电网两层安全防护技术体系,可有效减少电动汽车烧车事故65%。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特锐德
特来电
电池百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