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下午,武汉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兵、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永锋、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陈泉泉、瑞峰资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政峰5位企业家受邀参加由欣旺达冠名支持的本届论坛第二场头脑风暴,就“新一轮投资扩产潮起,供应链生态进化之路要怎样破局?”议题展开讨论。

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现场

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现场

电池“达沃斯”-电池网9月1日讯(肖何 梁小婧 广东东莞 图文直播)备战锂电池TWh时代,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一轮投资扩产潮起,特别是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投资不断升温。从目前的扩产速度来看,电池材料等环节的扩产节奏,还跟不上动力电池企业的规划。同时,钴、锂、镍等矿产资源争夺战,参赛选手中出现了更多车企与电池企业的声音,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供应链进化之路要怎样破局?

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头脑风暴

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头脑风暴

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头脑风暴

8月30-31日,全球电池行业盛会--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在广东东莞举行。本届论坛由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ABEC(电池“达沃斯”)组委会主办,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东莞产城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电池百人会联合主办,来自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代表出席,围绕“新赛道蝶变跃升 新势力加速整合 新生态赋能中国”这一主题,在交流与分享中,实现精准对接,价值对话,资源整合,共享双碳新机遇。

31日下午,武汉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红兵、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002407)副总经理赵永锋、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601995)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陈泉泉、瑞峰资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政峰5位企业家受邀参加由欣旺达冠名支持的本届论坛第二场头脑风暴,就“新一轮投资扩产潮起,供应链生态进化之路要怎样破局?”议题展开讨论。电池网(微号:mybattery)节选了部分互动嘉宾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秦健(主持人:东莞产城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新能源赛道风光无限,供需错配、抢货潮升级,百亿级投资不断、跨界涉足锂电业务频现,我们今天就一起探讨下锂电产业链各环节供需关系展望。随着各路资本的密集入局,锂电产业链是否会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

王红兵:这场话题是“新一轮投资扩张潮起,供应链生态进化之路怎么样破局?”接到这个话题以后,我觉得话题很大,比较难于回答。但是我想了一下,因为我是电池新材料里面做隔膜的,我想说一下自己的想法。

目前产能还是属于紧缺的,从去年下半年一直到现在是供不应求。因为有些大的汽车电池厂,规模突增,增长以后跟它就有长期的保供协议,目前行业是属于非常紧的状态。

大家都知道,电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这是一个高景气的赛道,大家都比较看好。高景气的赛道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产业跨度非常大,有万亿产值。二是产业链很长,产业链涉及很多,从上游的矿到各种材料,到电池、汽车制造,汽车制造的零部件就很多了。第三个,大家都看到了它的高速发展,但是它还比较具有不稳定性。就像这两天嘉宾讲到的,没有想到今年新能源电池会发展这么快,按照国家的预计,2025年也只有500万辆,现在提前超了,所以也不可预计。

在这种前提下,作为下游的电池汽车,要把需求向供应端传导。因为产业链太长,如果不传导,跟它配套的供应链就容易失衡,不能满足电池厂、汽车厂的战略发展需要。就形成了电池厂、汽车厂向上游供应链合资、入股、并购,甚至签订长期保供协议,这样才能使这个产业链有序发展起来。

作为供应链产业配套的材料企业,我们要练好内功,把企业做好。现在国家一直说要做一个行业小领域的隐形冠军,做专精特新。你做得比较好、做得比较优秀,质量好、成本低,这时候电池企业或者说汽车企业才愿意找到你。

这是我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越往后发展,产业链会有更多跨界的。比如电池厂为了它的战略,品质也好、材料也好,保供,肯定要往上延伸。一些材料厂,为了自身的发展,也会找一些大的下游的企业合作,我们做材料的,就要把自己的内功练好,要创新,要有精益管理的理念。

赵永锋:市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抛除掉垄断的生意以外,其它的都是过剩经济,都是过剩和补足循环往返的过程。在新能源产业链里面,因为现在发展速度非常快,就会反复出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状况。比如在去年的时候,有一个材料叫VC,全行业紧缺。这样一个小的产品,全中国的需求量乃至全世界的需求量都比较小。但是突然因为新能源的爆发,VC产品的价格从10万元/吨左右涨到100万元/吨,并且各大企业都纷纷去找这样的产品。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现在VC的价格已经降到了9万元。过剩是比较极端的例子,这中间还有很多,比如六氟磷酸锂原来也是7万元,最高的时候涨到60万元。这中间有些产品的价格没有怎么涨,比如隔膜,但是量在增大,规模化效益增大。

随着整个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现在对各个材料品类来讲,都是快速扩充产能、快速满足供需矛盾的过程。在上升的趋势里,过剩也正常,短缺也正常,而我们要做得更有价值的是第二个问题,如何在此起彼伏的供应链错配中,获得更多机会,成为每个赛道的龙头,这是对大家更有价值的机会。

多氟多公司在整个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比较完善,从上游的六氟磷酸锂,我们是全世界的龙头,今年年底就有5.5万吨,将来期望占整个全世界六氟磷酸锂供应链的40%左右,这样一个量必然要去做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主要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成本上,要做到全世界第一,如果传统上没有优势,客观讲,当产能过剩以后,任何一个产品的竞争力都在下降,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形成比较好的生态。近期大家也看到了,我们跟很多客户都成立了相关合资公司,这些合资公司会促使我们在整个一轮产能增长的过程中,永远保证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在规模经济面前,这种大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同时进退的策略,会让整个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电解液方面已经做了财务的投资。在电池方面,多氟多电池产业原来行业里面默默无闻,因为多氟多的电池一直在苦练内功,今年到目前为止整个装机量已经到了全中国的第11位,整体软包的装机量差不多是第二位。所以在国内有很多企业可能不太了解多氟多,但是总体来讲,多氟多形成了新材料支撑新能源、新能源牵引新材料的双新发展战略,成为企业的核心发展方向。我们非常喜欢这样一个特别大的赛道,有快速增长的环境,我们也有信心这样的环境里,在过剩、紧缺的过程中,多氟多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吴辉:如果这个问题问企业,可能都会告诉你“紧张,产品供不出来”,但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过不过剩,算供需,其实新能源产业链有几个环节算不出供需,唯一算得出来的是上游跟矿相关的,矿的储量在那里,或者可开采的量在那里,算一下,确实比较紧张。但是下游的材料如果只是加工的产能,这个肯定过剩,不管是正极、负极,包括电解液,刚才赵总讲的紧张,可能是因为电解液的审批,政府在环保方面要求比较高,导致建厂周期比较长。包括王总讲的隔膜紧张,可能也是设备的订购时间比较长。这些过剩或者紧张的窗口会越来越短,比如今年发现材料供不应求,新进入的再进来,肯定晚了,肯定是陪跑的。当你投产的,就是整个行业过剩的时候。今年很明显,磷酸铁锂或者磷酸铁,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肯定是大量过剩,新进入的一投产就是开工不足的时候,只有等待下一轮周期的到来,才能把投资收回来。

行业过剩,在大部分环节都是存在的。从产业链的供应安全来讲,刚才陈泉泉总讲到了各种产业链的布局,这个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没有必要大量去做,比如做电池的,对产业的研发是有必要掌握的,但是生产没有必要,术业有专攻,你掌握研发,让供应商更好地知道你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但如果大规模做,包括车企大量涉入到电池,更多的以研发和中试线的角度来讲是比较好一点。

陈泉泉:关于过剩的问题,刚才几个嘉宾讲了,过剩是常态,只要是人造的东西都会过剩,需要过剩来锻炼竞争力。虽然很多时候是过剩了,但可能一个小东西紧缺,就会导致产能没有完全释放出来。VC没有,整个电解液产量就无法完全释放出来。

关于保供的问题,我从来不觉得上游的短缺会影响产业的竞争力,确实要靠生态保证自己的供应链安全,也不能仅仅是自己去做延展。

彭政峰:关于锂电产业会不会产生泡沫,或者说产能过剩?这让我们想起在2017年,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中国汽车产业协会,我们当时在参与起草中国第一部新能源汽车蓝皮书的时候,因为这个产业的发展,国家希望能够推动弯道超车。我们当时选了几个,因为这个产业的发展肯定是符合任何产业经济周期发展规律的,比如从培养期或者导入期,然后又到成长期,再到成熟期,再到衰退期,这是一个自然的必然规律。当时我们拿到了新能源的后续发展规划。还有一个,关于我们国家光伏产业发展的规律,要不要放在蓝皮书?但是考虑了半天,还是为了产业的发展,这个市场大家都认识到了,所以在蓝皮书里面,就没有把光伏产业后续衰退的情况放进去。

在2018年第6届电池“达沃斯”论坛上,也进行了主题演讲。2018年的时间点,预测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大约3%-4%左右。但是按照整个行业的规律,如果说渗透率超过5%之后,整个增长是非常快的,三四年时间会马上超过百分之十几到二十以上,这是整个行业的规律,我们当时预测,2025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沉淀,整个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今年是2022年,已经提前三年达到了。不光是限排的北上广上保量的统计数据,从不限排的其它省市的统计,它的市场渗透都超过了13%-15%,限排的到28%-29%,更快了。所以这个产业的泡沫和产能过剩,肯定会服务于产业规律。目前2018-2020年的时间,正好是产业培育期和成长期的过程。现在是2022年,整个市场还处于成长期,到了成熟期,我们原来预测到2030年,但也许这个市场周期可能会提前。成熟期什么概念呢?介入这个产业的企业会减少,市场增长力会降低,企业的利润会降低,会变成买方市场。我们预测,原来在2030年,这个可能也会提前三五年左右,也可能2025年、2028年会出现。

这个行业还受到政策的影响,比如2018年到2019年的时候,国家退补的情况。当时在2014、2016年的时候,锂矿产业安全的问题,整个产业高速增长,这个价格从几万块钱涨到16万、20多万,当时长期协议的价格是稳定的,但是现货市场的价格涨得非常高。到了2019年,锂矿产业分析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问题,2016年这些国际巨头和国内的赣锋锂业、天齐、宁德时代,它们很多矿拿了以后,有些暂时不开采,放着,因为对市场周期不知道,国家补贴情况怎么样。在2019年到2020年,是新能源行业非常黯淡的时间,大家都不知道,这是核心的问题,对产业链造成很大的影响,周期、政策对后面的预期有很大影响。

总结来说,新能源整个产业的锂电,包括它的产业生态,该怎么去布局,这一句话要长一点,在周期上,要把握好周期。但实际上,在2018、2019年的时候,韩国、日本还是继续布局,买矿,现在它的收益已经增长了600倍。第二个,针对我们国家的情况,要在锂电的产业、回收、生态和标准上,在碳税的基础上,把锂电池金属回收作为补充锂产业的发展。所以从国家体系来讲,从循环里讲,一部分是原矿,一部分是二手回收,要综合做商业配套,而不是垂直去并购,更多要在基础上、生产环境下继续发展。

[责任编辑:张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动力电池
新能源车
AB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