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LG、三星、松下等都看到了中国市场潜力,在华投资加剧,这势必会是市场竞争更激烈,而国外电池进来后则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利润获得更大发展。

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争霸赛 中国专家为何急了眼?

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争霸赛 中国专家为何急了眼?

【新闻概要】如果从供应关系来看,仿佛全世界的新能源电动车们几乎都被日韩电池大佬们承包了。比如特斯拉同学使用的是松下18650锂电池,而电动车鼻祖日产雷诺则使用的是自家与NEC合资的AESC(全称是Automotive Energy Supply Company)生产的锂电池;韩国的LG、三星等电池比较虎气,不仅“壁咚”了本土汽车企业的电动车领域,还通吃了德系、部分法系以及中国的一大票品牌。

当然,我国选手也不甘示弱,在世界电池领域,BYD的名头也是响当当。要知道,当初王传福可是电池大王起家,捎带手跨了一把汽车的界。

但是,目前,LG、三星、松下等都看到了中国市场潜力,在华投资加剧,这势必会是市场竞争更激烈,而国外电池进来后则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更高的利润获得更大发展。

【本网观点】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创始人/CEO、锂电“达沃斯”秘书长于清教提醒业内同仁:我们需警惕日韩企业垄断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的“阳谋”。政策与市场双重红利之下,自主品牌要自强!

松下

2015年日本电池总产量超43亿只 总产值逾8075亿日元

【新闻概要】2015年1-12月,日本电池(包括原电池和二次电池)总产量超过43亿只,总产值逾8075亿日元(约463亿元人民币),产量和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实现101%的增长幅度。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2015年全年,日本原电池的总产量超过27亿只,同比增长100%,总产值超过983亿日元(约5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二次电池的总产量约为16亿只,同比增长105%,总产值7092亿日元(约406.4亿元人民币)。

【小编看法】日本电池产量和产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实现101%的增长幅度。2015年虽然是我国动力电池扩产高峰期,但由于产能释放迟钝,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15年1—11月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累计完成产量同比增长为﹣0.75%,可以预见2015年我国的电池产量或许与2014年相差不大。

知豆问题频出 专家称微型电动车市场亟待监管

知豆问题频出 专家称微型电动车市场亟待监管

【新闻概要】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诡谲浪潮之下,有那么一家电动车公司不声不响却销量暴涨,成为新能源车市“闷声发大财”的典范,它就是知豆。

自从去年6月份上市以来,在国家地方双重补贴的支持后,知豆D2以市场终端仅4.98万元的售价,疯狂席卷了三、四线城市的微车市场。

然而,过度削减成本的结果就是质量问题的凸显。众多知豆电动车车主向《证券日报》记者反映,知豆电动车工程质量低,驾驶感轻浮,使用过程中还频繁出现电机烧毁、电池电路故障、电池续航严重衰减的问题。

 【小编看法】2015年,我国纯电动乘用车总销量约13万辆,其中廉价小微型电动汽车占据66%的市场份额。从这一数据也可看出,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微型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企业在追求补贴、谋取利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对产品性能和品质的保障,不能忽视生产技术的提升。市场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频繁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肯定不会再买单。

日本专家炮轰新能源汽车:烧煤发电就没污染?

日本专家炮轰新能源汽车:烧煤发电就没污染?

【新闻概要】关于我国将新能源汽车限定在“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由此制定的补贴政策争议不断,关于“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是否真能达到“节能减排”作用的争论却也是从未停息。

近日,日本汽车技术专家、马自达创驰蓝天技术之父人见光夫再次向电动汽车开炮,“如果按照现在的发电方式进行计算,(从CO2减排的角度)电动汽车几乎没有意义”。他通过长达50页PPT系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现有的发电方法不改变的前提下,将内燃机的实际油耗改善大约25%,CO2排放量就能达到与电动汽车相同水准。

根据人见光夫提供的世界各国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对比表,中国仅次于印度,0.77kg.co2/kwh,以火力发电为主的中国电动汽车实际产生的排放可能还高于汽油车。

【价值观点】北航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徐向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如果是从节能减排角度出发,有关部门最好不要限定技术路线,尤其现在针对电动汽车的补贴标准按照续航里程并不科学,实际上以耗电量作为国家补贴标准较为恰当。

【小编看法】支持徐向阳院长的观点:政府部门最好不要限定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同样,对于动力电池路线也不应做强制性规定。新能源汽车产业、锂电池产业的兴盛最终还是要由市场决定,只要有利于产业的发展,走什么技术路线并不重要。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动力电池
电动汽车
中国电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