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某类东西受到市场欢迎,在网络上相关话题就会激增。你可以翻开一个科技类网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消息比比皆是,它们有一个统称词汇“智能移动终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移动设备。为什么移动设备这么火?因为现今生活离不开它们。然而,世界是变化的,终有一天将被新产品取代。让

但凡某类东西受到市场欢迎,在网络上相关话题就会激增。你可以翻开一个科技类网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类的消息比比皆是,它们有一个统称词汇“智能移动终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移动设备。为什么移动设备这么火?因为现今生活离不开它们。然而,世界是变化的,终有一天将被新产品取代。让人不禁思考,未来究竟如何?

移动设备的现状

我们先来看两组数据:IDC上个月发布了2012年全球市场智能终端(PC、笔记本、移动设备)出货总量突破12亿台,其中智能手机竟达到了7.01亿台,占比重最大;同样是IDC发布的数据2012年第四季度,PC机出货量为8980万台,同比下跌了6.4%,连续五年来第一次下跌,而同期平板电脑达到了5250万台,同比增长75.3%,预计2013年第四季度将超过传统PC出货量。



从上面这两组数据不难看出移动设备已然占据智能终端市场的半数以上,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每年数亿的出货量使其成为非生活必需品中的绝对主流。如此辉煌的成就背后,自然少不了千百家品牌和制造商。光鲜下面是暗流,伴随而来的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良莠不齐。有讲创新、重务实的企业,也有混水摸鱼的投机者。

回想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internet商业化应用,PC终端一跃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之后的20年里,引领该行业的厂商几乎都在攀升硬件,比拼性能,尽管有人做过一些尝试,却铩羽而归。因此有人下结论说PC行业陷入了难创新的僵局。就在这时,iPad出现了,众多平板电脑接踵而至,这两年它们的火爆足以证明PC并不是陷入了难创新的僵局,而是在积累技术,时机成熟自然会有人跳出来发起行业革命。



眼球动作控制技术和多核心处理器已经被应用

移动设备的发展似乎走了重复的道路。2009年东芝发布了全球首款处理器主频达到1GHz的手机——TG01,随后不久第一款双核手机LG P993上市了,2011年底NVIDIA发布了Tegra 3处理器手机迎来四核时代,今天八核处理器也将被应用到移动设备上。基于云端的语音控制、摄像头自动识别、陀螺仪、GPS等等只要与科技有关的先进概念都能搭载在这台小小的移动设备上。为了与之匹配,电池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前几年我们还在讨论锂电池安全性与造价的问题,现在廉价石墨烯电池已经被开发出来,达到了原子级别厚度。相比PC大活跃时代的摸索前进,移动科技的技术发展速度只能用突飞猛进来形容。

技术基础有了,谁来引领新一轮革命?

引领者的思路

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苹果公司地位巩固,正是因为引领了两次革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下一个会是谁?

摩托罗拉的尝试——HC1头戴电脑



HC1头戴电脑

今年CES上,老牌厂商摩托罗拉展示了型号为HC1的头戴式电脑,它可以通话,通过语音或者头部移动进行设备控制。但是这个酷似户外设备的仪器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毕竟它与时尚不沾边,过于笨重不便携带。其实头戴式电脑的发展由来已久,很多人看好,至今却没有一款像样的产品。

科幻级产品——谷歌眼镜(google glass)



谷歌眼镜

看到谷歌眼镜,就想起了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它拥有普通智能手机的全部功能:接打电话、上网、处理文字信息、收发邮件等等。不同的是通过镜架上的微型电脑拓展到了透明显示器(眼镜片)上,显示效果更加立体,可以完成视频通话、立体辨别位置以及声音控制拍照。这是一款充满争议的产品,科技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轻松,同时也带来了疑问“它会不会影响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

传统以现代结合——iWatch


iWatch或于年内面世:利润率高增长快


iWatch假想图

有消息称Intel和苹果正在联合研发新产品iWatch也就是苹果自己的智能手表,它将拥有可触控的液晶屏幕,一支手表就可以完成所有手机的工作,这似乎也是一种方向。竞争对手三星也在积极研发类似产品。前不久印度一家公司采用安卓系统的智能手表已经上市了。大家都在争分夺秒。

穿戴式设备成热门

无论是谷歌眼睛,还是苹果密不透风的iWatch,他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穿戴在身上。穿戴式设备已经脱离附属品的概念,成为独立的移动智能设备,成为连通人与世界的窗口。

Forrester高级分析师Sarah Rotman Epps说:“一款穿戴设备想要获得成功,它就必须是一个会让人一整天都想戴在身上的东西,即使它什么功能都没有。除了舒适感,穿戴设备还得有点个性。因为它在某个意义上来说,就是你的另一层皮肤。”成功的产品要顺应时代,不仅仅性能强大,它的出现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你出门的时候首先想到要带着它,去洗手间的时候也不会忘记。



设备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手段

服务于人是基础

以前,我们似乎太重视科技本身。在性能过盛的今天,以人为本才是核心。云服务连接的仅仅是设备?难道不是为了实现人与人之间庞大的数据交汇么!所以,智能终端越来越简化,也越来越贴近人。

未来是什么景象无人能描述,正如马丁库帕想不到,现在地铁里、街道上尽是低着头盯着手机目不转睛的人。设计者们诉说着自己脑海中的未来,毫无疑问的是,成功只属于那些灵活运用科技,改变人类生活的人。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