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中国厂商加入的行业,似乎总是逃不过价格战的洗礼。 目前,国内隔膜行业就处于无底线的价格混战之中,已将日本、韩国、美国等进口隔膜厂商一并拖下水。 对于日本隔膜厂商抵挡不住

只要中国厂商加入的行业,似乎总是逃不过价格战的洗礼。

目前,国内隔膜行业就处于无底线的价格混战之中,已将日本、韩国、美国等进口隔膜厂商一并拖下水。

对于日本隔膜厂商抵挡不住价格战的压力,无奈卖设备、卖技术的传言,佛山金辉高科总经理蔡朝辉表示,日本的隔膜厂不至于关门,卖设备的应该不是日本隔膜厂,而是提供设备给日本隔膜厂的设备商。同时,他告诉记者,“国外锂电隔膜供应商,包括日本、韩国、和美国,扩产以后现在确实也是开不足机,也是在降价。特别是今年,他们的产能释放后,价格降得特别厉害”。

当进口膜走下高价位的神坛,当国产膜不再拥有低价格的优势,拿什么来争得一席之地?

底线的价格战

供过于求是隔膜市场陷入持续价格战的主要原因。

“主要是整个隔膜市场对整个下游市场的估计和实际情况出现较大的偏差。”蔡朝辉表示。

事实上,大部分隔膜厂商对动力电池市场的预计过于乐观,但其进展远远没有规划的那么好,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预计的量能够实现,不光中国,包括美国、日本、韩国都是如此,这对无论是新进入者还是原有的隔膜厂商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金辉今年来也开始有隔膜出口到日本、韩国,因此很关注国外的隔膜市场,蔡朝辉告诉记者,在这一年多时间以来,日本、韩国、美国隔膜降价的幅度还是非常大的,超出了预计。

据海外电芯厂的反馈,国外的隔膜供应商已经出现开工不足的情况,所以他们只有把价格降下来,最关键的是这种趋势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他们很多的产能都是基于动力电池。另外,原来日韩几家的隔膜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量是很大的,现在笔记本电脑的量衰减很大,圆柱电池的量明显降下来了,这样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开工率。

记者了解到,圆柱形电池在经历接连的低迷价格冲击后,目前再度面临需求不振的窘境,继中国大陆厂商和台湾厂商接连弃守,日韩电芯厂也面临圆柱电池产能过剩的危机。

原有的圆柱电池市场萎缩,动力电池市场又遇冷,导致隔膜的总需求量下滑,这对隔膜厂商是一个措手不及的打击。整个行业的发展并没有按照预期进展,同时国内外隔膜厂又大幅扩产,包括根据计划的理性扩产和盲目追从的非理性扩产,都导致了价格的下降。

有业内人士指出,因为隔膜的原材料都是通用的,不像其它产业可以对前端资源进行成本控制,所以价格的竞争成为最主要也最激烈的竞争。加上国内的电芯厂对品质要求远没有日韩美等国外电芯厂高,导致中国的价格竞争比国外更厉害。

事实上,韩国隔膜厂商对于成本的控制比日系厂商做得更好,日本东丽的一位隔膜实务代表告诉记者,近年来,韩系隔膜对中国市场的快速抢占,已经给日系隔膜带来很大压力。

随着电池价格越来越低,蔡朝辉认为,所谓高性能的隔膜,如果没有一个革命性的改变,像十几块或二十几块开发出来性能据称很好的高价位隔膜材料,很难找到生存空间。隔膜的价格只会越来越低,毛利也越来越低。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大部分隔膜厂会越来越惨,因为一旦进口膜的价格降下来,国产膜的生存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不过,国产湿法隔膜如果卖到6元/平米以下了,日本等进口隔膜也将很难过。

现在国内隔膜行业的情况是,谁的价格低,谁的账期长,谁就好做。

乱作一团

从记者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国内很多隔膜厂商对市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都还处于摸索试探阶段,对于新增产能如何消化的问题,也没有把握,仍持“看情况”、“再说”等毫无信心的态度。

一位刚投身隔膜行业的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中国现在的隔膜行业,岂止一个乱字能形容,价格是五花八门,市场都乱了套了。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隔膜产业,普遍的看法是,大部分隔膜生产企业还处在简单模仿加工的初级阶段,没有核心技术,也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是靠低端的价格来维持和获得市场。上述市场部负责人称,国内的隔膜线上得都很匆忙,结果有一大堆问题,降价就降得快没命了。

记者了解到,国产隔膜按照工艺路线分为三种:干法单向拉伸、干法双向拉伸、湿法。其中,干法双向拉伸技术为中科院技术,该技术不是很成熟,成孔非常不均匀。有业内人士指出,格瑞恩用的就是这个技术,所以即使格瑞恩做了七年的隔膜,还是停留在B品领域。从格瑞恩的情况,我们可以想象采用这种工艺的其它厂商未来的命运将如何了。

干法单向拉伸工艺,成孔比较均匀,也在国内占据很大市场份额。湿法工艺则价格很贵,因为其工艺决定了高成本,每平方米的成本至少要比干法贵1元。但有业内人士指出,湿法膜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短路测试时很难挑出,往往在后面就会表现出很高的低压率,一不小心就当做良品流出了。

现在是干法的跑去做湿法,湿法的跑去做干法,蔡朝辉对国内隔膜的这一乱象表示出担忧,担心损失最大的是电池厂,因为他们会成为隔膜的试验场,可能会导致中国的电芯市场出现比较混乱的局面。

一般来说,新的隔膜厂没有两年以上的时间,产品稳定性很难让电芯厂信服。所以,对于新进入的隔膜厂商而言,还是老老实实地先把基材做好比较重要。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国产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