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发着微博、聊着QQ时,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揣着的手机有一天会突然变成一颗隐形的炸弹。事实上,手机爆炸事件绝非耸人听闻。从山寨、国产到三星、苹果等一线国际品牌,接连的手机爆

当我们发着微博、聊着QQ时,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揣着的手机有一天会突然变成一颗隐形的炸弹。事实上,手机爆炸事件绝非耸人听闻。从山寨、国产到三星、苹果等一线国际品牌,接连的手机爆炸事故拷问着手机锂电池消费市场:在一个成熟的产品终端,为何锂电池质量问题依然频出?

3月15日,浙江省工商局通报了流通领域手机的质量监测结果,通报现场展示出了多款不合格手机及相关的照片和检验报告,不合格的手机涉及到了三星、HTC、摩托罗拉、索爱、华为、中兴、TCL等17个知名品牌。

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分局局长朱小都表示,“检测结果显示,随机抽取的36批次手机商品中,合格9批次,不合格27批次,合格率仅为25%,总体质量状况不容乐观。”

参差不齐的锂电池

3.15大突击检查结果显示,27批次不合格手机商品中,有20个批次的手机没有达到“电池热冲击”的标准要求。锂电池质量不达标成为众多手机上榜的主要原因。

电池热冲击项目作为国家强制性安全性指标,是检验手机锂电池安全性能的重要标准。根据GB/T18287-2000《蜂窝电话用离子电池总规范》要求,将电池放置热箱中升至150℃±2℃并保温30分钟,如果电池合格就不会爆炸起火或漏液,反之,则为不合格的产品。

“如果市场上的手机用锂电池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手机爆炸的概率将会比飞机出事故的概率还小。”广东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技术研究主任余荣斌向《高工锂电》介绍,国家虽然对出厂的手机锂电池有严格的检查规定, 但是市场上依然存在不达标的劣质电池产品。

“卖场里的手机电池分原装电池与品牌电池两种,而大多数非原装电池成为问题电池的主要来源。”华强北一家电池专卖店的负责人耿先生告诉记者,原装电池与品牌电池如果没有正确使用,就会带来危险。

“好坏电池的差别远不止是电量、寿命等使用上的差异,不可忽视的还有安全性和环保性的差异。”耿先生表示,认准“CCC”标志不失为辨别原装手机电池的一个方法。

混乱的商务电池市场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锂电池产值是640亿元,手机锂电池作为应用领域的龙头,产值高达230亿元,占整个锂电池年产值的36%。

与此同时,手机电池的庞大需求刺激了“商务电池”的兴起。

记者登录淘宝天猫商城,发现从国产的酷派、中兴、华为到三星、HTC、诺基亚等国际品牌,所有的手机品牌型号都能从中找到与之对应的商务电池。在淘宝商城中销量第一的小米1S商务电池一个月间卖出了635笔(截至3月22日)。

“国家手机电池名录中就根本没有手机‘商务电池’这一概念。”余荣斌告诉记者,所谓的“商务电池”其实是商家的一种自我炒作。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的“商务电池”只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

非智能手机“一统天下”时,手机的电池容量一般都在2000毫安以下;然而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许多手机的电池容量的标值普遍都超过了2000毫安。在深圳华强北,记者发现金长虹手机系列中,有一款手机的电池容量竟然超过了4000毫安。

家住深圳市南山区的王先生向记者反映道:他原先使用的是一块标值为1300毫安的手机电池,因为业务比较多,所以购买手机的时候就顺便购买了一块标值2500毫安的大容量手机电池。可是在使用多次以后却发现,这块2500毫安的大容量手机电池竟然还不如1300毫安的手机电池用得时间长。

一位在深圳从事手机配件生意多年的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国产电池及手机的电池容量大多是虚标的。国产电池之所以比原装电池电量大上数倍,最主要的就是虚标手机电池容量。对于消费者而言,电池容量的概念很“模糊”,而且一般人无法检测,生产商虚标容量既能吸引消费者眼球,又能够降低成本。

调查中,一位深知手机行业内幕的人士告诉记者,一般国产非原装手机电池,有三成左右都存在手机电池容量虚标问题。

相关的媒体报道中显示,目前国内市场非原装电池中,90%以上的厂家及80%以上的电池都存在电量虚标的情况。

“2000毫安及以上的电池电芯在中国市场上,无论是技术和工艺都不能算完全发展成熟。” 余荣斌认为所谓的商务电池是劣质手机锂电池的重灾区。

伪造的产品识别码

记者在某网上商城页面发现,共有70多家商铺在销售“电池标签”。在一家名为“金盛通手机专家”的店铺中,页面上清楚地写着:大量批发飞毛腿电池包装纸,还可定制所需的品牌包装纸,每张售价为0.2元。在其宣传图册中,该标签不仅包含品牌、地址等,还有防伪标记和产品认证码。

“飞毛腿近几年收购了很多小企业,只向其提供电芯,其他生产工序均由小企业自行完成。对外统一使用‘飞毛腿’商标,其条形码均可在官网查询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芯销售人员向记者表示,外包生产的电池能否达标并不能得到保证。

记者以手机销售商的名义致电深圳某电池生产厂家,希望进一批各大品牌最新款手机的电池。初次接触时,对方自称是正规厂家,厂里有一系列安全、专业的生产流水线,生产的电池全都有安全保障。但在随后的电话聊天中,厂家则坦言:“任何品牌的某一型号手机在上市前,我们就已能生产出电池,而且价格比原装产品便宜很多。手机的电池上全部都有产品识别码。”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形,最大问题还是在监管环节中,目前的监管还存在很多漏洞。

余荣斌向记者坦言,虽然质监等部门每年都进行手机电池的抽检,但这一切只是针对正版电池或原装电池,更多的手机电池并没有进行有效地监管。

一直到今天,手机电池所使用的国标仍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1年1月颁布的《蜂窝移动电话三项电池国家标准》。也就是说,这项标准已经使用了13年,却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手机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