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再度成为领先者的宁德时代,除了要面对追赶者们的强力挑战,还将面临潜在的主机厂“反水”压力。 目前,宁德时代与宝马、特斯拉、奔驰等2

然而,再度成为领先者的宁德时代,除了要面对追赶者们的强力挑战,还将面临潜在的主机厂“反水”压力。

目前,宁德时代与宝马、特斯拉、奔驰等20余家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不过,近年来,主机厂们在动力电池领域动作频频,试图进一步掌握动力电池核心技术。从大众投资国轩高科,吉利、长城纷纷建立自己的电池工厂,到特斯拉决定自建电池工厂,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

这些未来可能“反水”的主机厂,都将是宁德时代继续扩张的隐忧。此外,国内动力电池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比亚迪,其“刀片电池”将成为宁德时代CTP技术(无模组技术)的强力对手。

在于清教看来,为降低供应链风险,未来随着可选择的优质供应商增加,主机厂会逐渐降低对宁德时代电池的采购比例,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扩容,采购量预计不降反增。此外,由于品质与产能优势明显,也会有更多主机厂跟宁德时代合作,主机厂的“反水”压力,对于宁德时代来说应该不成问题。

经创业邦梳理发现,2019年,宁德时代有3笔供货期在2022-2031年的海外电池订单,为动力电池的装机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9年2月,宁德时代与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签订合作协议,在2027年前,宁德时代将向本田保供电量约56GWh的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

2019年5月,宁德时代与沃尔沃签订动力电池合作协议,未来十年内,宁德时代与LG化学将为下一代沃尔沃汽车和极星(Polestar)车型供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锂离子电池。

2019年11月,宝马汽车宣布与宁德时代的订单从2018年年中的40亿欧元增加到73亿欧元(约合569亿元人民币),合同有效期将从2020年延长至2031年。

可见,主机厂与电池厂之间的“相爱相杀”,也同样是一场“好戏”。

日韩PK国产,鹿死谁手

随着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全面开放,LG化学、松下等外资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回到国内市场,以宁德时代为首的国内电池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1-8月,两家外资电池企业LG化学与松下的市场份额分别为9.9%和6.2%,合计占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达16.1%。

然而,无论是国内电池企业还是外资电池企业,在成为电池大王的道路上,都要翻越三座大山:安全、产能、成本。

在安全方面,发生“自燃”事件的不止是LG化学,一些国内电池企业也“火”了。

今年5月到8月,搭载宁德时代811电池的广汽新能源Aion S车型发生了三起自燃事件。今年5月,一辆搭载比亚迪三元锂电池的秦Pro EV在位于深圳市的某公共充电站发生自燃。

根据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2020年上半年国内共发生电动汽车起火事故2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31%;涉及车辆数目28辆,较去年同期下降22%,虽然国内电动汽车起火事故跟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行业安全问题仍不容忽视。

产能方面,以宁德时代为首的国内电池企业背靠中国巨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再加上政府端的各项补贴政策,拥有天然的主场优势。

于清教指出,中国仍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主要的增量市场之一,外资电池企业的产能跟国内电池企业相比,产能释放速度相对较慢,自主品牌的主场优势明显,但走出去的步伐有待加快。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曾表示,虽然电池白名单去年6月正式取消,意味着外资电池厂进入中国市场连名义上的障碍也没有了,但他们还需要时间适应中国市场。

“所谓的适应,比如说与车企的货款支付方式,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就有显著不同,日韩电池厂最近一年来国内订单寥寥无几,就是不适应中国市场情况。”墨柯曾表示。

在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中,日韩系电池企业均未入选。也因此失去了中国车企的动力电池订单。

于清教曾表示,近年来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速度已经超预期,目前整个产业链正向高品质、高端化发展,整体降价是肯定的,但降幅会慢慢变小一些。未来的竞争将主要集中于技术、资本、资源等多方位的博弈。

“外资电池企业竞争力较强的只有LG化学、松下、三星SDI、SKI等少数几家,且在华的电池企业规模与我国的头部企业相比,目前不算特别大,它们在华产能大规模释放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自主电池品牌需抓住这一窗口期,全方位提升自身竞争力,争夺更多市场份额。”于清教说。

不难看出,与外资电池企业相比,国内电池企业在产能和成本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在通往电池大王的道路上已领先一个身位。

从当前产能规模来看,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三星 SDI。宁德时代拥有较大的产能规模,2020年预计产能将达到116.5GWh;LG化学产能规模次之,2020年预计产能规模预计将达到109GWh。松下和和三星受限于“大公司,小部门”,整体二次电池业务方面投入较低,因此在产能方面处于落后。

写在最后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告诉邦哥,在电池技术相当的前提下,国内企业能做到成本更低,这就是优势。

未来,拥有主场优势的宁德时代或将成功逆袭,抑或是与LG化学依旧胜负难分,但中国电动化的制造能力及成本优势将是“大国重器”力量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动力电池
电动汽车
宁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