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 :№6 企业简介: 长安新能源成立于2008年,主要业务是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集成及匹配,以及关键零部件的

6、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6

企业简介:长安新能源成立于2008年,主要业务是新能源动力总成系统集成及匹配,以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自2001年以来,长安汽车先后在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体系能力、示范推广等方面投资10多亿元。目前主要车型有长安奔奔EV、奔奔MINI、长安逸动EV、CS15等,2017年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2.91万辆。2018年1-9月,长安汽车新能源车型销量达到1.8万辆。

上榜理由:长安新能源成立较早,先于竞争对手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但是似乎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直到2017年长安新能源加大发力,相继推出奔奔EV、CS15 EV以及逸动PHEV三款车型, 2018年长安汽车还计划推出一款插电混动SUV和一款纯电动MPV,逐步推进“香格里拉”进程。但长安新能源汽车仍存在部分核心部件和功能依赖进口供应商问题,长期来看将严重制约其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时期,能否快速推出有自主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将是抢占市场关键。

7、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7

企业简介:云度汽车是由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管理团队、福建海源自动化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四方共同出资9亿元成立的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平台。云度汽车专注于正向纯电动SUV产品的开发,主要产品包括π1、π3等小型SUV,即将推出π7豪华SUV。2018年1-9月,云度实现了3.8万辆的销量。

上榜理由:相对于其他造车新势力,云度略显低调,似乎他少了点互联网基因。但另一方面,云度也相对靠谱,依托福汽集团,云度车型量产的速度最快,在其他竞争公司还在拿着PPT到处融资时,云度已经推出了产品并实现了量产。更为重要的是,云度定位纯电动SUV,似乎走得相当正确。

8、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8

企业简介:奇瑞自2000年开始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2013年前,奇瑞QQ3EV一直是国内电动汽车销量最高的品牌。拥有芜湖弋江和山东齐河两大新能源车生产制造基地,目前主要车型有奇瑞QQ、奇瑞EQ系列、艾瑞泽5 EV、艾瑞泽7 PHEV、瑞虎7 EV、瑞虎3XE等。2017年奇瑞新能源汽车销量3. 42万辆。2018年1-9月,奇瑞汽车销量达到4.4万辆。

上榜理由:奇瑞新能源已获得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产品布局方面,覆盖微型车、轿车、SUV三大车系,其中A级以上产品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A0、A000产品以“纯电动增程”为主要发展方向。自动驾驶方面,奇瑞新能源与百度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车联网等领域合作。产能方面,奇瑞正式启动年产6万辆铝车身骨架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基地也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主要生产eQ1车型。奇瑞新能源此前一直受制于母公司的体制,此次获得资质,将有利于独立运作。但奇瑞目前仍受产品结构单一制约,其eQ1销量占比高达80%。未来市场竞争力最终还是产品为主,奇瑞能否抓住新一轮新能汽车发展机会,产品开发进程有待加强。

9、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9

企业简介:威马汽车成立于2015年1月,创始人为前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沃尔沃中国区董事长沈晖。威马汽车通过控股中顺汽车获得了生产资质,目前主要在温州自建生产基地。2018年9月,威马在温州举行了盛大的EX5交付仪式。

上榜理由:早在2016年,威马首次公布了“128战略”,两年后,威马举行了盛大的交车仪式,虽然和其他造车新势力一样,其EX5吐槽点不少,但是总比那些PPT造车来得实在,针对新势力,我们还是要以鼓励为主。

10、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竞争力品牌:№10

企业简介:蔚来汽车由李斌、刘强东、李想、腾讯、高瓴资本、顺为资本等企业与企业家于2014年联合发起创立。目前上海总部拥有800多人,大部分高管来自宝马、大众、福特、通用等车企精英,蔚来旗下产品包括Formula E赛车、高端纯电动跑车EP9、无人驾驶概念车EVE以及纯电动乘用车ES8。其中首款量产ES8SUV车型已于今年交付,截止到2018年9月,蔚来汽车已经完成4700辆ES8的交付。

上榜理由:从知名度上来讲,蔚来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肯定是排名第一的,但是可能有人认为是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从资本运作能力来看,美国上市后的蔚来汽车有了自己的融资平台。从新车交付来看,蔚来汽车ES8也顺利交付。总体而言,虽然蔚来汽车在业内面临太多的非议,且其交付的ES8也面临着大量的吐槽,但是不能否认,在新造车势力中,蔚来汽车仍然是最靠谱的一家。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
新能源乘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