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撰稿人马克·罗格维斯基(Mark Rogowsky)今天撰文指出,作为硅谷当前炙手可热的两大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和谷歌的商业思维似乎截然不同,一个更看重当下,一个则在

导语:《福布斯》杂志网络版撰稿人马克·罗格维斯基(Mark Rogowsky)今天撰文指出,作为硅谷当前炙手可热的两大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和谷歌的商业思维似乎截然不同,一个更看重当下,一个则在投资未来。或许正因为如此,谷歌推出了面向未来的高空气球互联网服务“Loon计划”,而苹果公司却斥资500亿美元回购股票,试图以此来推高持续低迷的公司股价。

以下为文章全文:

鲜明对比

作为一家曾经伟大的创新者,苹果公司曾带领我们进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时代,而谷歌则是当前硅谷的“革命者”,两家公司的当前境遇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上周举行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更是将这种对比推向极致。

一方面,果粉和评论家正在讨论新一代iOS移动操作系统的改动幅度是否足够大,以助其重新夺回在移动领域的领导权;另一方面,谷歌则在新西兰上空放飞了“Loon梦想”,试图让全球2/3尚未接入互联网的人能够借助搭载网络接入点的高空气球上网。

我这样说,绝没有苹果公司已经“失去竞争优势”,或者无力创新的意思,但自iPad Mini发布以来,这家公司陷入创新乏力的窘境,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苹果公司自己的活动,还是外界的传言,该公司都未能兑现CEO蒂姆·库克(Tim Cook)在2012年做出的承诺,即发布“震撼人心的产品”。

苹果公司和谷歌之间的不同境遇,一定程度上是源于它们企业文化的差异。谷歌当前所作的一切,主要是在为未来发展打基础,如自动驾驶汽车到高空气球上网项目,以及正在取得进展的工作——即Google Now等一些更难以捉摸的项目。Google Now是在谷歌在去年I/O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智能助手服务,在用户尚未提问之前,就会提供相关信息。

智能服务

Google Now目前已经登陆Android和iOS两大平台,但在iOS平台上面,由于苹果公司对第三方应用所做的诸多限制,完整性远远不及Android版本。这项服务能告诉用户交通状况,让他们对自己的行程早做调整。另外,它还在用户前往机场途中,收到登机牌信息。

Google Now现在还难称完美,但苹果公司的智能辅助服务Siri同样如此。苹果公司似乎非常推崇这一概念,以致于通过通知(Notification)屏幕在iOS7中植入了一个功能非常有限的版本。实际上,对于第三方开发者在今天从事的活动,如密码管理、流媒体音乐、日历功能、照片过滤等,苹果公司似乎都满心欢喜。

现在看来,整合最佳第三方应用,已成为iOS自然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微软多年来也一直在尝试这种做法,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没有人将这种尝试与创新混为一谈,或者说,他们也不应该这样想。

恰恰相反,创新就是像谷歌眼镜这样的创意,后者已成为人类与科技互动的最新典范。正如我在之前所说,谷歌眼镜拥有一些极易上手的应用,如拍摄第一人称的视频以及头戴式导航功能,这些功能有望给上述任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数以千计的开发者争相开发谷歌眼镜应用,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新技术,借助于增强现实来激发用户与全世界的新互动方式。

第二屏幕

与此同时,有传言称苹果公司正在开发智能手表iWatch。或许,iWatch将是有史以来最酷的腕表,但它毕竟是戴在手腕上,而多年来许多人已经不习惯在手腕上戴任何东西。除了添加传感器外,如Fitbit或无带心率监控器,外界想必会将苹果智能手表看作是手机的“第二屏幕”。

实际上,Pebble同索尼一样,都已经开发了第一代智能手表。对于那些想要深度挖掘iWatch功能的人来说,他们可以拜读一下前苹果员工、人机界面开发者布鲁兹·托加兹尼(Bruce Tognazzini)有关这款产品的讨论。他认为,杀手级功能意味着密码时代的终结。

可问题是,下一代iPhone据说也将让用户用指纹取代密码,对于那些容易将自己密码忘记的人来说,这项功能肯定会大受欢迎。除了传闻中的指纹输入,下一代iPhone还将配备品质更优的摄像头,可能还具有更多的颜色选择。简单地说吧,下一代iPhone在外观和功能都同iPhone 5大同小异。

渐进主义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这种举动更多代表着一种渐进主义,虽然这样的用词有些刻薄,但毫不为过。我认为,虽然新一代Macbook Air的电池续航能力有了极大提升,但公平地说,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新东西。此外,它在外观上酷似2010年款Macbook Air。

在未来几年内,苹果公司将拿出500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此举将使得在外流通的苹果股票数量减少,如果市场给予回报,那么苹果公司股价将上涨10%左右。但从财务角度讲,很难想象一个不太“疯狂”的创意,最终能给苹果公司的股价带来怎样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苹果将500亿美元用于回购股票,而不是打造“不同凡想”的创意,这种短视的行为会对苹果公司的长期价值带来怎样的影响,结果其实不难想象。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福布斯
苹果手机
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