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起自己应有的品牌地位,纠正目前对中国汽车那种低价,低端、低质的看法,愿意使用中国产的各种汽车,并且有良好的声誉。

中国汽车不需要自主品牌 如此终将沦为代工厂

(一)

前一阵,在闻名于世的博鳌亚洲论坛会的汽车夜话现场上,龙永图先生再次就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问题发出奇特系列言谈,引发了汽车界广泛注视。他说:

“今后能不能不要提自主品牌的汽车?”“在电视里服装行业很少提自主品牌,只有汽车天天喊自主品牌,最后连汽车老板都不知道什么叫自主品牌。”

“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汽车消费品,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才是目的。”“搞自主品牌汽车不是目的。”

“在中国股比无论是50、60、70,还是40,只要是中国制造的,就是中国的汽车,这没有政治色彩,无关汽车产业不必要的争论。”

“甚至莫名其妙的把一些合资企业也搞自主品牌,利用自主品牌概念的模糊,来赢得政策上好处,这就是造成一种投机行为。”

“我认为,中国汽车的胜利,不一定要独自搞出一个中国自已的品牌才算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胜利。”

……

龙先生虽不是车界人物,但还是位名士,他为什么在这个重要场合中还“关心”中国汽车的状况,语出惊人,一脉相承,再次演示出他思维深处的意念呢?这不得不引起汽车界人士的再次关注。这是因为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生死时刻,他的言论会形成一定的气候,吹刮着自主品牌汽车的摇摆,不利于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他言论作分析和研讨。

如果在社会上,我们把人们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态度划分派别的话,大致有“乐观派”、“稳定派”、“中立派”、“谨慎派”、“反对派”。我认为龙先生可能是“反对派”中一个有力的代表人物。

(二)

世界上汽车工业国家的发展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老型的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德、日等,他们都拥有百年或相近百年历史,已经建立起完善、完整、完美的汽车产业研发、制造和营销体系,实现集团化,集成化,国际化的大规模生产和全球布局,在全球汽车产业中占主导地位。在汽车产业激烈竞争年代,他们不断推出能引起消费者关注和爱戴的新型汽车,用以争夺市场份额;二是后发型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如中国、印度、俄罗斯、韩国等,他们缺乏发展现代汽车产业的基础,只好先从KD(组装)方式开始,然后组织零部件国产化,再对汽车各种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推出自己研发制造的汽车,即我们叫自主品牌汽车,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汽车产业体系,提高国际竞争力,达到可持续发展,实现自己的规划目标。韩国就是后发型汽车工业国家一个先进的代表,他起步比我国晚十七个年头,但他对引进技术,合资改革,消化吸收,自立变革搞得很好,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出口型汽车工业国家,正步入汽车工业发达国家行列;三是代工型汽车工业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巴西等,他们并没有要建设独立的汽车工业的计划,而是应用招商的办法,让跨国汽车企业来办厂,多是独资的企业,国家只管收税,就业,扩大产业范围就可以了,但跨国汽车公司可以来去自由。最近在澳大利亚汽车市场低落,不少跨国公司的汽车厂商纷纷撤离了,在加拿大也有一些跨国汽车公司也撤出了。由此可见,龙先生的意图就是中国也搞代工型汽车工业国家就可以了,不用那么吃力的去搞什么自主品牌汽车吧!

(三)

近年,我们常议论什么是汽车强国?我认为汽车强国是中国汽车产业必经之路,大致有这么几个概念:要达到现代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相近似或能达到同等的汽车产业水平;有了这样水平就可以以平等、公正、合理的姿态,参加到国际汽车合作与分工体系中去;并且建立起自己应有的品牌地位,纠正目前对中国汽车那种低价,低端、低质的看法,愿意使用中国产的各种汽车,并且有良好的声誉。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中国电池网
自主品牌
中国汽车
代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