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可忽视日本松下、三洋电机、索尼,韩国三星SDI、SK、LGC等日韩龙头企业对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的进攻,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在增多,而且美国、德国、法国等电动整车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日甚,而采购国产电池的积极性远远不够。自主品牌应该保持足够高的警惕和战略行动。

2013年度锂动力电池主要企业销售收入及点评

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6月3日讯(赵卓然 北京报道)5月底,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锂动力电池主要企业的自主申报销售收入,从排名来看,销售额过十亿元的没有,这与锂动力电池不盈利、下游市场特别是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市场应用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关系密切,无论是力神、比亚迪、环宇还是国轩、沃特玛,几乎没有盈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启动缓慢、推广不力、市场前景迷茫。纵使有政策的强力推动,但私家车市场份额微乎其微,这与消费者的不买账、市场配套不力、动力电池安全性、续航能力与性价比不够等等有相当关系。

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的战略合作机构——赛迪顾问和真锂研究均持谨慎乐观态度,也有上述原因所在。要在“十二五”末完成推广50万辆新能源车的任务,在业内人士看来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从已公布的2013年-2015年中国新能源示范城市计划推广新能源车数量汇总来看,合计达249530辆,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要完成如此数量压力可想而知。如在低速电动车、公务车、新能源公交车以及电动车租赁等方面加大规范、推广、市场配套和补贴力度,中国电池网(微号:mybattery)分析师认为,完成15-20万辆存在可能性,而且在2014年完成5-6万辆问题不大。

2013年度锂动力电池主要企业销售收入及点评

赛迪顾问投资事业部总经理、业内研究专家吴辉认为,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为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但由于下游市场尚未产业化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在2013年仍处于投入期和小批量的生产阶段。吴辉分析,从全球来看,传统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仍然是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的主导者,LG化学、三星SDI、力神、比克等企业纷纷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展开了投资和布局,并具备较大的产能。另外,传统锂离子电池通过与汽车企业合资生产动力电池,如NEC与NISSAN合资成立AESC,松下与丰田合资成立Panasonic EV Energy,锂电池企业通过与汽车企业的合作,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初期有利于其渠道的掌控并迅速将动力电池产品用于电动汽车上。

在全球各大动力锂电池生产商纷纷布局动力电池市场同时,中国企业也纷纷进入动力电池领域。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底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家数达到105家,而2008年的时候仅有10家动力锂电池企业,过去4年增加95家。随着动力电池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也带来了动力电池产能的急剧扩张,2013年国内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达到40亿安时。国内的动力电池企业基本可以分为传统型锂电池企业、动力电池业务专一型企业和新兴技术型企业等三种类型。赛迪顾问认为,不同类型动力电池企业均具备各自的竞争优势,如传统型锂电池企业具备成熟的电池制造工艺和生产基础,且可通过传统锂离子电池为动力电池提供资金支持;而动力电池业务专一型企业一般具备渠道优势,与下游整车企业较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且在动力电池业务上摆脱了传统小电池的制造思维,专注于动力电池的生产,但是该类企业在动力电池产业初期需要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新兴技术型企业打破传统动力电池生产技术,在新的材料体系中选择具备技术优势的新型技术路线,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等性能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其由于技术相对领先,需要面临大量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动力电池
中国电池网
销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