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为什么要盯上小金属?招商期货研究员许红萍表示,主要是因为小金属此前被冷落太久,其供需结构发生大格局的改变,但行业外的人关注度有限,小

资金为什么要盯上小金属?招商期货研究员许红萍表示,主要是因为小金属此前被冷落太久,其供需结构发生大格局的改变,但行业外的人关注度有限,小金属价格上涨因素单一,同时宏观及相应股票市场对其价格反应敏感,二者联动性强,基金头寸配置和对冲相对容易。

“有色金属的这一波上涨更多是对其供应面的炒作。炒作过去之后,市场预期落空,又没有新的炒作热点出现,价格就会回落。”南华期货研究所高级总监曹扬慧表示。

据悉,最近的LME镍持仓量较前期亦显著下降,显示投机头寸逐渐撤离镍市场,关注度显著下降。同时,锌价持续攀高后,伦锌8月持仓量持续下滑至月底的30.8万手左右,且伦锌期权净买权持仓量也降至0.8万手附近,显示资金对于锌价上涨幅度已有所谨慎。此外,截至9月12日,伦铝持仓为86.4万手,较7月末减少逾6万手。

内外联动:中国价格影响力日增

在国际金属涨潮的对岸,中国上海的有色金属市场亦出现了联动跟涨。不过国内金属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外盘。业内人士指出,这表明内盘已经有自己的影响力和独立性。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3月25日至9月2日,沪铝价格从12745元/吨涨至14870元/吨,累计涨幅16.86%;沪锌从3月18日的14710元/吨涨至7月28日的17365元/吨,累计涨幅18.33%;沪铅从3月18日的13620元/吨涨至7月29日的15330元/吨,累计涨幅12.85%。

“今年LME锌、铝涨幅明显高于沪市,主要有两个原因。”徐迈里表示,首先,海外流动性较中国更为宽松,因此对于LME金属价格影响更大;其次,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经济体实体复苏势头良好,但是中国经济增速却有小幅下滑。

银河期货首席金属研究员车红云同时表示,国内金属价格涨幅不如外盘,与国内基本面有关,中国在铝、铅、锌的对外依存度都低于30%,在价格上涨主因在国外而国内产能仍然过剩时,内盘价格上涨动力自然不如外盘。

当然,由于金属上游的矿产品主要靠进口,国内外两个市场实际上是相互影响的。事实上,随着金属夜盘的开通和国际化步伐的加速,国内外市场的联动性进一步加强。

郑琼香表示,自国内金属夜盘开通后,国内金属与LME金属主要交易时间更趋一致,联动性更强,更有利于市场对内外盘价格的同时利用。当前铝锌铅等定价主要参考LME期货、国内期货及国内主要现货市场价格,因此LME等期货价格部分决定了这些金属现货的定价价格,而这些现货的贸易交易态势也部分反作用于LME等期货价格。

“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价格影响力这几年不断上升。如果和LME之间有差价,伦敦高了,可能带动上海期货价格;如果上海高了,会有很多套利抛上海买伦敦,相反上海低了就会抛LME买上海,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推动作用。”五矿集团首席分析师张荣辉在日前由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北京科莫迪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4年第四期有色金属(铅锌)产业培训活动”上表示。

他们认为,经过20多年的稳健运行,我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稳步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影响力仅次于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重要市场,如铜期货成交量在2013年全球十大金属期货期权合约成交量排名中居第2位。

徐迈里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有色金属市场特别是铜的定价权大幅加强,具体原因在于:一是上海推出夜盘期货,大大缩减了国内外期货市场时间上的差距,补缺了晚上“中国价格”的空白;二是过去一年,国际投行大量裁撤大宗商品部门,部分人才大量流入国内及保税区市场;三是过去两年中国期货机构投资者日趋成熟,使得中国价格更加理性,增加了中国价格的市场影响力。

“长期来看,由于国内金属的消费占全球的比重超过40%,这使得中国金属价格的涨跌对LME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中国供需在全球占比的不断增加,中国的定价权也会继续上升。”车红云说。

提升活力:推进有色期货国际化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在有色小金属的这波涨潮中,此前不太活跃的沪铅期货也成为市场的明星品种。7月下旬期铅迅速活跃走强,连续两个交易日出现涨停行情,持仓从过去的日均2万手翻番至5万手之上,最高达6万手。成交量也现井喷,最高触及19.3万手,而2012年-2013年日均成交量仅2850手。

沪铅自2011年上市后由于流动性差,与LME铅价及国内现货价格相关性一直处于较弱状态。对于沪铅此前不太活跃的原因,车红云有两点看法,一是其在推出时是大合约,合约过大使投资者门槛过高,因此打击了市场的积极性。二是其推出时正值铅相关行业整顿时期,再加上铅价进入下行周期,价格波动不大。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锂电池
铅酸电池
中国电池网
小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