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期来看,按照千人保有量400辆和600辆的测算,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6亿辆和8.4亿辆。预计汽车产业进入低速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价值链变革、出行服务生态变革、技术产品升级、汽车制造体系升级不可阻挡。

汽车产业进入低速高质发展阶段 新能源市场需求将以“TOB+TOC”共同发力

近日,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吴辉在2019中国稀土永磁产业市场应用发展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解读与未来市场容量研究》的报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回顾、政策研究以及市场发展展望。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回顾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解读与未来市场容量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行业整体正在从低速增长期过渡到微增长期甚至负增长阶段。乘用车四大细分领域继续负增长,交叉性市场继续萎缩;商用车各细分领域在2019年开始也呈现下滑的趋势。受国内自主品牌车企销量大幅下滑,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比持续下滑。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解读与未来市场容量研究

2019上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0万辆,中国仍然占据58%的市场份额,受补贴政策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在7月份首次迎来同比下滑。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占比明显提升,商用车的占比下滑,行业进入良性发展阶段;EV占比明显提升,A00级车型占比大幅下滑;造车新势力厂商销量排名进入前二十;宇通和吉利分别称为新能源客车和专用车龙头。

吴辉指出,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对比2009年和2015年两次购置税优惠政策推出的时间窗口,从汽车销量的表现来看,政策对销量的影响十分显著;2018年购置税完全退出,恢复至10%,行业销量增速从4月后快速走低,并于7-11月遭遇连续5个月下滑,2018年年度首次负增长。

商务部下一步将加快实施消费升级行动计划2019年重点工作,推动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其中就包含稳定汽车消费,改善消费环境。

汽车产业进入低速高质量发展阶段

中国汽车消费潜力巨大,但是需要人均GDP指标配合。2018年我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是170辆左右,距离主要发达国家保有量水平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未来一段时间,汽车消费潜力比较大。

2017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的人均GDP分别为6.0/3.8/4.4/3.0万美元,当前中国仅为0.9万美元,中国汽车保有量需要达到400以上,需要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均GDP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较长时间。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解读与未来市场容量研究

从长期来看,按照千人保有量400辆和600辆的测算,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6亿辆和8.4亿辆。预计汽车产业进入低速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价值链变革、出行服务生态变革、技术产品升级、汽车制造体系升级不可阻挡。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解读与未来市场容量研究

另外,未来全球车企的电动车平台化战略值得关注。从供给端来看,新能源汽车产能快速扩张。其中,近期北汽新能源、一汽大众、广汽丰田、上汽大众、车和家、云度、长安、奇瑞等车企新能源规划产能近560万辆;同时近期也有北京现代、长安汽车、长安福特、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日产、长安铃木等车企退出传统燃油车产能布局。

市场需求将以“TOB+TOC”共同发力

TOB:

公交车:在前期补贴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推动下,新能源渗透率从2014年的13.1%提升至2018年的89.6%。2017年末我国在运城市公交车总量为58.34万辆,每万人拥有公交车量为4.2辆左右。按住建部标准,中小城市每万人拥有7标台,特大城市住建部建议标准是11标台。从人均拥有量来看,城市公交车仍有较大的缺口,再考虑存量替代和更新需求,未来较长时间内城市公交领域的新能源客车需求仍能保持稳定。

出租车:2018年全国出租车保有量为138.9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不足10%。未来确定性的增量来自于给予出租车油改电鼓励优惠的地区。

网约车:全国范围,2018年出租车数量为139万辆,预计网约车数量预计在250万辆左右,加上139万辆出租车,合计营运车辆389万辆。参照国外主要国家/城市的人均营运车次,亚洲城市包括新加坡、东京的人均营运车次分别为36.5和38.4;欧美发达城市包括纽约、伦敦、巴黎的人均营运车次分别达到了78.5、82.3和75.8。中国当前的人均营运车次为27.9(出租车+网约车),保守按照亚洲地区37人次的平均值预计,合理运力在516万辆左右,即还有约127万辆的增量空间。

专用车:截至2017年,我国仅专用载货汽车保有量就有466万辆,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

TOC:

限购城市的放开:北京市场对新能源乘用车的放开

车企逐步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2019以后,车企逐步推出中级及以上、定价在10-20万元之间、续航里程300公里以上的车型,有望出现爆款。

在吴辉看来,结合上半年市场表现,在不出台刺激政策的情况下,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下调至150万辆。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
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