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电池网从上市公司公告及公开报道中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上半年,27家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公布了大额订单情况,其中,锂电池领域公司8家,电池材料领域公司7家,锂电设备公司12家。

动力电池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利好政策持续加码,充电网络越来越健全,市场需求恢复,全球车企电动化智能化变革迎来提速。在国内市场,跨国车企、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集体发力,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日渐丰富,多家机构预计,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或超250万辆。

而据国际能源署预计,未来10年全球电动汽车产业将显著增长,在现有政策背景下,全球电动汽车存量到2030年预计将达到1.45亿辆,在条件最优化下,甚至可达到2.3亿辆。

下游需求长期利好下,引发新一轮投资扩产热潮,并向全产业链传导,支撑电池、材料、设备等多个领域订单持续爆满。

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供应瓶颈凸显 27家公司上半年订单一览

据电池网(微号:mybattery)从上市公司公告及公开报道中不完全统计,在今年上半年,27家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公司公布了大额订单情况,其中,锂电池领域公司8家,电池材料领域公司7家,锂电设备公司12家。

动力电池供应瓶颈凸显

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欣旺达、亿纬锂能、万向一二三、孚能科技、捷威动力、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电池公司订单捷报频传。

从动力电池公司公布的订单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趋势:

1、动力电池供应瓶颈凸显,车企更加注重提升对供应链环节的控制力。

6月2日,长城汽车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十年长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前绑定宁德时代电池产能,为电动化进程加速做准备;6月25日,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签订了协议,延长动力电池供货协议至2025年。

正如东吴证券6月份在研报中的分析,优质电池产能属于稀缺资源,各大车企希望通过合资、参股、签订长单等方式提前锁定产能。对车企而言,绑定电池厂意义在于锂电体系技术渗透和提升议价能力,对电池厂商而言,加深车企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动力电池技术的推进,或开启整车方面合作。

2、跨国公司在华新能源战略落地,为动力电池公司带来新机会。

宝马计划到2023年,将在中国销售12款电动车型,并计划到2025年将在华纯电动汽车的销量提升至总销量的25%;现代起亚发布全新中国战略,2030年在华新能源产品将达21款;大众在华第三家纯电动汽车工厂开建,大众中国2025年新能源车年交付量拟达150万辆;奥迪表示,截至2022年底,将向中国消费者提供近20款奥迪运动车型,覆盖所有主要细分市场和车型阵容……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新能源战略的推进,头部公司海外订单落地加快,同时也为我国更多电池公司进入跨国车企供应链带来了新机会。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获得了来自现代、奔驰、特斯拉的新订单;亿纬锂能获得了捷豹路虎48V电池系统项目定点;万向一二三被确认为大众动力电池供应商;孚能科技收到广汽三菱LE车型项目定点;捷威动力正式进入东风日产供应商体系;远景动力获雷诺5年40GWh至120GWh动力电池订单。

3、多家第二梯队动力电池公司开始发力,目标冲刺第一梯队。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第二梯队的公司装配车型不断增加,但市场份额与头部公司相比,依旧有较大差距,市场份额向行业前五公司集中趋势明显。电池网注意到,相关研究机构也开始上修头部公司未来三年内的出货量目标。因此,第二梯队公司从产能、技术、订单等多方面发力,谋求跻身第一梯队行列。

4、中低端与高端车型齐发力,磷酸铁锂订单增量可期。

磷酸铁锂在宏光MINI EV等A00级中低端车中占据主导地位,且比亚迪汉EV、特斯拉M3、小鹏P7等高端车型纷纷推出磷酸铁锂版本,东吴证券预计,未来磷酸铁锂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至45%。中金公司则更为乐观,预计未来磷酸铁锂电池的渗透率有望提升至45-50%。

电池材料:缺货!涨价!

由于市场需求爆发超预期,以及前几年深度洗牌下,材料公司投资热情不高,从目前头部电池材料公司的扩产规划来看,还跟不上动力电池扩产的速度。动力电池公司频获车企长期订单,也加剧了电池材料供应的紧缺。

今年上半年,电池材料领域调价函频发、公司蹲点抢货、高额预付货款、产线满负荷运行、年内订单排满等成普遍现象。

电池网统计在内的公司中,安达科技、宜宾锂宝、星源材质、格林美、融捷股份、天赐材料、上海恩捷等来自电池材料领域的公司公布了新订单情况。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天赐材料与宁德时代签订的6.75亿预付款订单:5月27日晚,天赐材料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宁德凯欣与宁德时代签订了《物料供货框架协议》,约定在协议有效期内(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宁德凯欣向宁德时代供应预计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1.5万吨的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协议显示,双方的供货数量还可根据双方协商上浮或下降不高于20%,宁德时代将预付产品货款6.75亿元。

除了头部公司订单爆满之外,一些中小工厂也表示,订单排到明年。特别是在电解液领域,六氟磷酸锂和添加剂供应依旧紧缺,而新增产能释放还需要时间,机构预计紧张趋势将持续到明年下半年。就连电解液及相关锂盐用不锈钢容器,也处于严重缺货状态。

随着头部公司技术水平、制造成本差距的缩小,原材料自产比例较高的电池材料公司,依靠成本优势,有望在电池新能源赛道中进一步提高市占率。

此外,电池材料的紧缺将是全球性的。

欧盟非政府组织运输与环境联合会6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欧洲现有项目中已建设或正在建设的超级工厂总数达到38个,预计总年产量为1000GWh,相当于生产1670万辆纯电动汽车用电池。

该机构同时提醒,欧洲电池生产能力若飞速提升,对材料的需求将显著增加。到2030年,欧洲对锂的需求预计将飙升18倍,同时也需要5倍以上的钴。

锂电设备:国产化加速渗透

电池网此前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孚能科技、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瑞浦能源等国内多家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的公司,均公布了投资扩产新动态,且在新增投资项目中,单个项目的产能规模基本在10GWh,百亿级投资项目频现,且远期总体产能规划基本是其目前年出货量的10倍以上。

随着这些超10GWh,甚至超100GWh项目的落地及开建,设备领域订单暴涨。

今年上半年,今天国际、中鼎集成、星云股份、先惠技术、海目星、先导智能、赢合科技、大族激光、超业精密、华自科技、正业科技、天永智能等12家公司,电池网统计在内的公开新增订单总额已超150亿元。

据电池网了解,已有多家锂电设备公司新签订单实现大幅增长,上半年新签订单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去年全年新签订单额。

自主品牌设备订单的增长,也加速了锂电设备国产化渗透率。

上海证券今年5月份发布的研报显示,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同时,锂电设备国产化进程也在加速,国产化率稳步提升。国内锂电设备公司和国外同行进行差异化竞争,通过布局锂电池前中后各道工序所需设备,切入到提供自动化生产线整线解决方案领域,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

一家锂电铜箔生产商表示,公司新扩产项目采用了国产设备,因为海外设备交货周期长,至少需要2年以上,价格也高,并且预付款比例也较高,而国产设备价格可商谈性大,采购成本低一些。

结语:从市场反馈的情况来看,电池新能源行业未公开披露的订单还有更多,订单是支撑业绩的关键,半年报披露在即,届时,电池新能源产业链公司订单情况到底如何,将见分晓。

还应看到,电池新能源行业虽然景气度高,但挑战依旧不少!例如,动力电池公司扩产伴随而来的资金压力;电池材料上游原材料供应与涨价压力;锂电设备公司订单增量下,应收账款比例也大幅提升等等。

[责任编辑:张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动力电池
电池材料
锂电池
电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