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早提出无钴材料和电芯的开发的蜂巢能源,在此次电池日上,给出了实质性进展:宣布无钴电池接受客户预定。按照规划,蜂巢能源无钴电池涵盖E&H两大平台,可实现A00-D级车型全场景应用,可覆盖300至800+公里全系车型。

7.jpg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12月3日讯(陈语 江苏无锡报道)2015年下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产销开始爆发,动力电池领域吸引了众多新的市场参与者入局,但如今仍能存活下来的新入局者,寥寥无几,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蜂巢能源)就是其中之一,且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9月和10月,蜂巢能源还从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TOP20阵营跻身TOP10阵营:10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显示,蜂巢能源装车量已经跃升至第9。

“在国内,蜂巢能源的常州二期工厂已经启动,预计2021年有效产能将达6.91GWh,电池装车量排名目标要进入国内TOP3。” 12月2日,在蜂巢能源电池日,也是国内首个电池日上,蜂巢能源总裁杨红新表示,下一步,蜂巢能源将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模式,向全球动力电池第一梯队进军。

此外,就在上个月,蜂巢能源宣布决定在德国投资最高20亿欧元建设其首个海外电池制造基地。该基地选址萨尔州,包括电芯模组工厂和模组PACK工厂共两个工厂,总投资20亿欧元。其中,电芯模组工厂产能将达24Gwh,每年将为30万至50万辆电动车提供动力,将于2023年底建成投产,模组PACK工厂最早可在2022年中投产。这也将是继宁德时代德国工厂之后,中国电池企业在德国投资的第二个投资百亿级的动力电池工厂。

在此次电池日上,杨红新再次透露了蜂巢能源德国建厂的决心:“德方与中方的设计人员已同时开启德国工厂的设计,德国工厂的建设,是把蜂巢能源放到一个没有退路的位置。”

欧洲建厂,吸引企业的主要是动力电池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但另一面是不断上涨的人工及电力等成本、更为严苛的能耗及环保法规要求以及跨国头部电池企业日渐集聚所带来的竞争压力,成立仅2年的蜂巢能源,为何有魄力斥巨资在德国建厂?

产能扩张加速

公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前身是中国汽车行业领军品牌——长城汽车(601633)的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展动力电池的预研,2018年从长城汽车完全剥离独立面向全行业发展,正式更名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定位为一家独立的第三方的电池供应商。

电池网了解到,最初蜂巢能源的规划是“到2025年,电芯产能达50GWh,具备向国内外主流主机厂稳定供货的能力”。如今,快速成长的蜂巢能源的产能规划已翻倍:到2025年,全球工厂建设投入超260亿元,建设5大制造基地,形成超过100Gwh以上产能规模。

除了上文提到的德国基地24Gwh产能,在国内生产基地方面,蜂巢能源计划京津冀基地于2023年产能达到20GWh,长三角基地于2025年产能达到40GWh,西部基地于2023年产能达到16GWh。此外,在本次电池日上,电池网还获悉,蜂巢能源北美工厂也在规划中。

目前,蜂巢能源位于江苏常州的金坛工厂规划总产能18Gwh,其中,一期产能4Gwh已于2019年11月27日正式投产。蜂巢能源二期8Gwh产能部分产线在12月3日也举行了投产仪式。

创新研发加码

蜂巢能源极其重视研发投入,2016-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约为29.3亿元。截至目前,公司研发人员已超1500余位,其中,外聘/外籍专家超50人,覆盖了材料研发、电池研发、测试试制、BMS、模组/PACK的全产业链研发。

利用人才优势,蜂巢能源着眼未来电池材料、工艺的创新,已在全球布局七大研发中心,目前中国保定、中国上海、韩国和印度的研发中心已经投入使用,中国无锡研发中心一期即将投产,美国和日本研发中心正在有序筹建中。

作为方型叠片电池品类、车规级AI制造、无钴新材料电池品类的开创者,蜂巢能源正因创新不断超越自我。

5.jpg

在此次电池日上,蜂巢能源不仅宣布其叠片工艺效率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从目前的0.45S/pcs升级至0.25S/pcs,甚至达到优于卷绕工艺效率的0.125S/pcs,宣布AI与制造的更加深度融合,德国工厂数字化水平将创新高,还正式宣布无钴电池接受客户预定,并透露其正极材料为无钴单晶材料,将进入量产倒计时阶段。

此外,蜂巢能源还在电池日上首次对外发布了热失控系统性解决方案——冷蜂,通过材料、电芯、电池包、监控系统四大层级的原创技术彻底解决电池系统的热失控问题。

1606981003304630.jpg

其中,基于无钴正极材料和电解液材料的创新,蜂巢能源发布了“果冻电池”,这是一种应用了新型果冻状电解质的锂电池,具有高电导、自愈合、阻燃等特点,可以实现电池电性能与安全性能的兼得,在几乎不降低电性能的同时阻止热扩散。“果冻电池”的电导率6*10⁻³s/cm,耐热温度提高至150°C,同时具备自愈合功能,在满电(样品)针刺测试中,可实现 “不起火、不冒烟”。

杨红新坦言,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果冻电池”,在循环、内阻等性能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资本与订单加持

除了百亿级产能规划与技术创新,资本与订单加持也给了蜂巢能源迈步前行的动力。

今年6月,蜂巢能源完成新一轮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大幅增加到15.2亿元人民币,国投招商通过旗下两只基金战略性入股10亿元,获得蜂巢能源12.2%股份,正式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此外,杨红新曾向媒体透露,公司计划到2022年下半年申报科创板,第一轮融资正在按照计划开展,投资方来自于长城体系之外的各个领域,包括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基金以及纯商业化公司等。目前,蜂巢能源电池主要供应长城皮卡车型及新能源品牌欧拉,在此次电池日上,杨红新也透露,为推进IPO,蜂巢能源需加大动力电池外供比例。

在外供订单方面,今年7月有消息传出,蜂巢能源已获得法国PSA集团的正式采购合同,预计未来几年内为PSA旗下车型作各种动力电池设备配套,该项目采购量预计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超过7GWh。虽然蜂巢能源对此消息未予置评,但业内猜测其海外建厂,订单驱动因素占比较高。杨红新在电池日上,也提及“公司正在为欧洲某品牌开发高镍811+硅体系电池”。外媒此前还猜测,位于萨尔州的蜂巢能源工厂附近是福特汽车制造厂的所在地,基于就近采购电池的行业逻辑,福特极有可能向蜂巢能源订购电池。

电池网还注意到,通过参股、控股等形式,蜂巢能源还致力于打造从锂矿、锂盐、电池、模组、车用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系统完整的全产业生态链,同时还计划布局下游资源回收。

在产能扩产、技术创新、资本和订单、全产业链布局等多重关键变量加持下,蜂巢能源跻身动力电池第一梯队的梦想未必不能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张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蜂巢能源
无钴电池
果冻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