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隔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自主研发的设备精度与功能不足;进口设备时提不出要求,工艺去适应设备;技术成熟度上的差距较为明显;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弱;产品一致性差、成品率低;工艺和设备改进的能力弱;相近的技术到处扩散,重复建设严重;建设前利润预期高,对困难的准备不足。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大勇博士

中国电池杂志-中国电池网12月22日讯(杨阳 武汉报道)12月20日下午,由中国电池网(网址:www.itdcw.com,微号:mybattery)和武汉惠强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工信部赛迪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和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真锂研究等为支持单位的“2014年锂电池隔膜国产化研讨会”在武汉黄陂举行。成都兴能、江西福斯特集团、深圳比克电池、深圳创明新能源、安徽天康集团、德赛电池、四川长虹新能源、东莞迪亚宝电源、比亚迪、惠州恒泰科技、河南新太行电源、骆驼股份等50多家锂电池和隔膜材料等企业近120人共同探讨了锂电池隔膜材料国产化话题与出路。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吴大勇博士做了《锂离子电池隔膜应用市场分析》的主题演讲。

吴大勇认为,我国隔膜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自主研发的设备精度与功能不足;进口设备时提不出要求,工艺去适应设备;技术成熟度上的差距较为明显;生产管理、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弱;产品一致性差、成品率低;工艺和设备改进的能力弱;相近的技术到处扩散,重复建设严重;建设前利润预期高,对困难的准备不足。

他分析认为,我国在工业生产的前端,即基建过程中就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我们没有考虑到智能化管理带来的便利。现代化的工厂需要前瞻性的科学设计。

“德国人的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化、流水线生产、自动化、工厂智能化:生产工艺与信息技术融合;产品个性化,生产人性化。”吴大勇说。而我们国家许多企业还处在制造业的初级阶段,生产的产品精细化程度不够。

怎样建立产业良性发展的模式?吴大勇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出精品,做大做强,形成龙头企业;避免低水平重复,以质量为标准,不以数量为目标;做好前瞻性研究,为升级换代产品做好技术储备;加强工艺研究和设备改进的水平;整合业内的技术力量,让研究院所为企业服务。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锂电池
隔膜
吴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