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从事中国汽车行业研究的顶级专家麦克·邓恩曾撰文称:‘中国汽车公司现在表现得好像他们真的知道些什么。’确实,无论是万向抢滩A123,比亚迪即将强推的腾势,还是正愈演愈烈的菲斯

长期从事中国汽车行业研究的顶级专家麦克·邓恩曾撰文称:‘中国汽车公司现在表现得好像他们真的知道些什么。’确实,无论是万向抢滩A123,比亚迪即将强推的腾势,还是正愈演愈烈的菲斯克竞购,中国车企对电动车的兴趣早已先于技术而领先全球。

吉利东风竞购菲斯克

如果说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是先行者的话,那么,在国家明确新能源车导向之后,以东风、吉利为首的一批老牌车企开始尝试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弯道超车。

据海外媒体报道,在过去的三个星期里,吉利汽车及东风汽车都向菲斯克提出了收购报价,估值大约在2亿美元至3亿美元之间。菲斯克成立于2007年,主打一款名为“卡玛”的电动跑车,引起美国车市轰动。这款车售价约11万美元,截至去年年底,已售出约1800辆。比尔·盖茨以及当红歌手贾斯汀都是这款车的车主。

据最新消息显示,东风集团报价3.5亿美元收购菲斯克85%的股权,东风集团和吉利汽车开始为竞购而正面交锋。相比之下,吉利的竞购似乎显得更加积极。据了解,吉利已经向菲斯克派驻工程师团队,对该企业的技术进行专业评估。有消息人士透露,在2月6日的竞标中,吉利递出了要约,但其收购方案和东风的不尽相同。吉利看重的是菲斯克的技术和海外销售渠道。

此前,菲斯克已经与至少4家中国企业有过接触,包括东风、吉利、万向和北汽在内,而这些车企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有着自己的产业规划。该公司目前正深陷现金困境,希望能够在未来数周与相关方达成交易。从目前情况来看,吉利在此次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知情人士表示,菲斯克的管理层及其财务顾问认为,吉利对菲斯克的收购更为严肃,且该公司对菲斯克及其所拥有技术的收购热切程度更高。

对此,吉利与东风的相关负责人均表示不予置评,一切等到结果出来。

电动车战略疑似“打鸡血”

中国车企对于电动车的兴趣远不止菲斯克一家。

去年12月11日,也就是在A123申请破产保护的两个月后,中国的万向集团收购A123获得了美国特拉华州破产法院的批准。之后,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1月28日晚,美国外资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万向集团收购A123。至此,美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制造业的一颗明星花落中国。

与此同时,比亚迪戴姆勒合资品牌腾势(DENZA)旗下首款电动车的量产版车型被国内媒体曝光了出来,根据最新的报道,这款车的量产车型很有可能将在今年4月份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的目的,也更多的是希望借此更快更准地掌握汽车制造标准,以期大幅提升自己的造车工艺。同时,比亚迪自己的电动车技术仍然在不断研发改进,比如双向逆变式充放电技术就是其最新研发成果。

吉利也不甘示弱,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康迪车业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同意成立合资公司,在内地从事投资、研发、生产、市场推广及销售电动汽车业务。根据框架协议条款,上海华普国润及康迪车业各自分别拥有合资公司50%权益。合资公司注册资本将为人民币10亿元,将由订约双方各自按50%出资。

企业的热情源自政府的明确导向,以及逐渐被撬动的市场。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认为新能源车已经迎来高速发展期。2012年是2011年的两倍,2011年是2010年的两倍,而且纯电动、混合动力、插电式都在增长。数据说明,企业、社会、消费者是重视支持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的。

豪赌电动车“中国攻略”

有趣的是,中国人对于电动车的热情与世界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上个月末,美国能源部发布消息称,奥巴马总统在2011年提出到2015年电动车累计销量超百万辆,一直受到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和车企高管的质疑,政府将对该目标进行调整,制定出专家看来更切合实际的战略目标,并在未来9年内推广新能源车,同时降低其成本。原因是美国当前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销量居低,多家专门从事电动车业务的制造商遭遇困境。

以日产大力宣传的全电动小汽车聆风(Leaf)为例。尽管实施了积极的营销活动,聆风2012年仅吸引了9819名客户,还不到年销售目标的一半。在《纽约时报》的试驾活动中,备受瞩目的特斯拉(Tesla) Model S豪华电动轿车因为电力耗尽而被拖到附近的车站。再加上多起电动车起火事件,这让消费者对电动车抱有忧虑。

尽管电动汽车吸引了许多媒体的关注,但不可否认,私人购买者对电动汽车还是没有十足的信心。

那么,如何解释中国加速寻求电动汽车技术的原因呢?吉利、比亚迪和万向等公司主要押注的是,中国政府将兑现在2020年之前中国道路上电动汽车达到500万辆的承诺。

业内专家认为:对于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来说,汽油发动机在行驶里程和价位方面更有优势,因而也比电动发动机更加普遍。市场拥有最终话语权。但中国不同,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够采取更多手段促进电动汽车的发展,包括提供高额补贴,在重要城市迅速设立充电站,以及最有效的方法──制定指导购车规定。而且,中国正在这么做。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新能源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