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服务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行业,“一家独大”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一个充电平台可以在某一细分领域,如公交车、网约车、公共充电、私人充电等方面做得很好,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领导者,或者在某一个区域,成为该地区的领导者,但要想在全国范围一家独大,并不现实,也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小桔充电

5月中旬,一则广州充电运营商联名投诉小桔充电“二选一”垄断市场的消息,让充电服务问题走进大众视野,充电平台限制性条款引发的各种问题也被放大,引起行业各方关注。近年来,为提升充电便利性,行业一直在提倡充电桩的互联互通,由此诞生了多家第三方充电平台,小桔充电就是其中之一。不过,第三方服务平台给消费者提供充电便利性的同时,也存在规范性发展的问题,此次小桔充电暴露出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更凸显行业规范性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小桔充电“二选一” 限制条款被投诉

“小桔充电要求我们‘二选一’,提出的限制性条款我们很难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了解到,李先生在广州花都区运营着一个有十几根充电桩的充电站,小桔充电设置的“二选一”限制性条件,不仅未能给李先生的充电站带来更多客流,反而因为障碍的设置,降低了来此充电的车主的充电体验,这让李先生苦不堪言。一位来此尝试充电的车主王女士表示,因为平台设置了障碍,让她不得不重新安装App,在手机上已经有多个充电类App的情况下,她不想再安装其他App,因此,她决定选择去其他充电站充电。

“我们之所以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就是希望能借助他们的数据流量优势,吸引更多的客户,让我们的充电服务更便捷,可是平台限制性条件的设置,不但让他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还失去了一部分客户。甚至有些客户即使按照要求操作了,但充电体验却下降了,这对我们的运营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带来负面效应。但同时,要完全放弃与充电平台合作,于我们这种小微运营商而言也并不划算,真的很难!”李先生的顾虑正是广州诸多运营商联名投诉小桔充电的原因。

据了解,小桔充电在与充电运营商签订的合同里提出:未经小桔充电同意,运营商不得就协议下约定的充电站项目与其他相同或类似业务的主体开展与本协议实质相同或类似的合作。而对于违约的情形,小桔充电则开出了“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就其违约行为按照人民币100万元/站的标准支付违约金”。这样“二选一”的限制性条款,不仅损害了充电运营商的利益,还涉嫌垄断,因此遭遇运营商的投诉。运营商们在投诉中称,小桔充电在广州市场通过各种形式促销,挤压其他平台的充电站,占领了广州一半的充电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运营商们认为该情形已经涉嫌违反了《反垄断法》。这种顶着惠民之名行涉嫌垄断之实,对市场健康发展的危害极大。亟需市场监管及时干预。有消息称,参与投诉的运营商已经达到了46家。

“充电平台引发的争议,已经成为充电服务行业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今年春节后,这方面的问题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向《中国汽车报》记者透露,充电平台引发的各种争议已经成为目前充电服务行业关注的焦点,每次业内人士聚在一起,大家都会关注、讨论相关问题。媒体也对此次小桔涉嫌垄断被投诉事件关注度很高,充电服务平台利用自身数据优势垄断市场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掣肘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引起足够的重视,引导构建公平有序的健康竞争环境。

更引人关注的是,运营商投诉之后,小桔充电不但没有修改限制性条款,反而要求运营商签署补充协议,并撤销投诉申请,且维持100万元赔偿的违约条款。小桔充电的补充协议要求,小桔充电允许运营商与其他平台合作,但必须是小桔充电认可的平台。小桔充电有权决定是否接入或断开。运营商需要根据小桔充电的对接需求,对充电桩的软件或硬件进行适当的调整/改造,确认符合安全条件后才能接入。同时运营商不能和其他平台开展补贴、促销等活动;小桔充电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运营商场站的管理和运营策略。补充协议依然保持了运营商们违约按每个站100万元赔偿的违约条款。

有运营商透露,在事件持续发酵之后,小桔充电迫于舆论和市场压力发出条款豁免通知函,并且该通知函直接出现在小桔充电为运营商提供的充电管理后台进入界面中,运营商必须点击确认才能进入后台查看场站状态、订单数据、营业流水等信息。

由于小桔充电的补充协议并未获得运营商的认同,运营商正在等待有关部门的调查。充电运营平台的垄断问题也仍在持续发酵。此次广州充电运营商的投诉,还涉及恒大旗下星络充电不正当竞争的问题,运营商们呼吁,星络充电用价格战等手段抢夺客户,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经营秩序,请监管部门叫停。

不正当竞争扰乱市场发展

据了解,目前充电运营服务商的服务平台一般都需要两个端口,一个是面向用户使用的客户端,有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各种形式,为用户提供查询、充值、扫码等功能;一个是运营商自己使用的后台管理端,能够实现远程管理、收发、控制充电桩硬件。对小微运营商而言,很少具备自研管理系统的能力,而且一些运营商只有几十根充电桩,没有自研的必要,所以“外包”成为他们的选择。然而“外包”也有一些弊端,无法保证质量的同时,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于是,与第三方充电运营商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这些小微运营商更好的选择。也正是看到小微运营商的这种需求,近两年,第三方运营平台不断兴起,小桔充电、星络充电、快电等各种App不断推陈出新,意图抢占市场。据了解,一般运营商需要支付充电平台10%~20%的充电服务费,不同的企业抽成比例各有不同。

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充电服务商为了借助第三方平台提升流量,除了付费还不得不接受一些限制,小桔充电此次被投诉的问题只是冰山一角,有些充电平台甚至还利用数据资源进一步侵占运营服务商的利益。有业内人士就向媒体反映,当在一个局部市场中,某家第三方平台一家独大时,充电运营商会继续保持与它的合作,而一旦其他平台进入该市场,并开始进行疯狂补贴时,这家第三方平台的流量和订单必然会出现下降,但由于平台绑定的原因,运营商无法和其他平台合作,矛盾便开始出现,小桔充电暴露出的问题就是由此产生的。这与早期的共享单车、打车软件的竞争颇为类似,只是这次出现在充电运营领域,且竞争的主要资源也从大众消费者变成了充电运营服务商,尤其是那些小微运营商。一些大型充电运营商,则可以利用自身的流量资源进行抗击。如2019年4月1日,特来电、星星充电、万马新能源3家国内主流运营商同时宣布退出小桔充电,所有充电桩数据从小桔充电下线,用户无法再通过小桔充电在这3家运营商旗下的充电站充电。3家运营商认为,小桔充电不应该介入线下充电站建设,与运营商竞争。

特来电相关负责人当时指出:“如果双方继续保持互联互通合作,我们做线下建设运营,小桔充电做线上引流,这种模式是双方共同需要的,也是可持续的。但是,小桔充电不能利用我们的数据,解构分析后去发展加盟商,在我的场站附近再建站,这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意。虽说不是小桔充电直接投资的,但长此以往,小桔充电手里可控的场站会越来越多,而加盟商的合作深度又比我们深,资源上势必会有倾斜,我们为他人作嫁衣是可预见的局面。”对此,仝宗旗表示,充电平台在拿到充电运营数据后,根据数据建站(桩)抢占运营服务商的资源,已经成为一种不正当竞争,对正常的市场竞争构成威胁。

做好服务才是竞争的关键

“充电平台是有存在意义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小微运营商生存不可或缺的工具。但竞争的加剧使得这个工具变了味。我们倡导公平的市场竞争,不要设置‘二选一’、‘三选一’这类限制性条款,关键是要把服务做好。”仝宗旗强调,充电服务体验的提升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发展的重点。他认为,平台方“砸钱”引流的做法并不能长久,靠限制性条款带来的合作,也不利于长期稳健合作关系的建立,各方应在提升充电服务上多下功夫。

在仝宗旗看来,充电服务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行业,“一家独大”的可能性不大。可能一个充电平台可以在某一细分领域,如公交车、网约车、公共充电、私人充电等方面做得很好,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领导者,或者在某一个区域,成为该地区的领导者,但要想在全国范围一家独大,并不现实,也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充电平台存在的价值就是帮助运营商提升效率、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一旦这一根本作用变了味,其存在的价值也就降低了。“充电平台不要妄想一家独大,垄断市场,这不现实;运营商也不要惧怕平台的介入,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怎样提升服务上。相信只要服务好了,用户自然就会到来。”仝宗旗说。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充电桩
电池网
小桔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