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工研院院长王庆生透露,目前,中俄工研院固态聚合物电池产品技术已与俄罗斯和国内企业达成共识,将于2024年实现量产,产品主要在动力、安全、长寿命、宽温域方向满足动力市场需求。产业化产能设计10GWh,分两期建设,2024年,规划完成1-5GWh建设;2027年推进二期5-10GWh(视市场进度调整)。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中俄工研院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中俄工研院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3月29日讯(张倩 王旭东 浙江杭州报道)“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增强,我国在新产业新赛道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彰显,特别是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提到,这些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都有很多专利技术做支撑。

当前,锂电池行业正进入深度洗牌期,“内卷”之下,面对市场需求增幅放缓、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战不断蔓延的行业现状。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表示,“高性价比”将是企业持续制胜市场的利器之一。“锂电领域的竞争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价值战,才是长期主义!”

技术创新方面,浙江中俄工程技术研究院(简称:中俄工研院)院长王庆生在与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交流时表示,希望行业企业理性发展、切忌盲目扩张盲目跟从,业毁于随、避免同质化产品恶性竞争,沉淀创新,不论是在产品上还是技术上、材料上或系统上,都要有自己的含金量所在,相互补足,细化领域市场,做专做精,做成行业产品细分领域的领头羊。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中俄工研院

中俄工研院院长王庆生

中俄工研院院长王庆生

3月28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到访中俄工研院,与院长王庆生等相关领导交流座谈,并参观展厅。

据王庆生介绍,中俄工研院系中俄的科创平台,是俄-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中国)科教中心,研究院秉承守正创新合作发展的理念,与国内外业界积极展开合作,参与丝路合作项目、多项中俄科技合作项目,已成为中俄科技的一条纽带,目前积极组织中俄科技与企业进行科技交流对接合作,推动中俄工业科技产业技术发展。

电池网注意到,针对关于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质量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早在2021年,财政部就表示,中央财政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科研院所开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相关科研工作,为加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中俄工研院

王庆生表示,中俄工研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新能源功能材料和新型电极技术方面,在高能正、负极材料离子液体方面,以及多孔电极、泡沫电极、塑料电极等电极技术展开深度研究,目标做成高容量、大倍率、高安全、宽温域、长寿命、低成本的竞争力产品。

在客户方面,中俄工研院在国内外新能源关联企业以及整车企业客户较多,比如南山铝业、DXS装备公司、俄罗斯KAMAZ、一汽解放等,都达成合作意向。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中俄工研院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中俄工研院

在科研成果方面,中俄工研院目前已完成固态聚合物动力电池产业化技术,现储备了半电解质隔离膜、涂炭集流体、导电胶技术,在研5V高压电解液、高能LF(M)S、LLZO、ALN、GC等材料也取得长足的进展,目前研究院开发的三电后服务装备-EOL三电系统检测分析评测装备,已处于应用验证阶段。

以固态电池研发为例,国内企业多数从半固态电池入手,从市场表现来看,2023年我国已实现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今年1-2月,半固态电池装车458.2MWh。

从技术角度来看,王庆生院长指出,半固态电池技术存在大倍率、自放电和长寿命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半固态体系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电池离子交换量和界面阻抗的问题,大电流和高内阻问题一直存在,在倍率性能和自放电方面受到影响,长期使用导致电极极化影响寿命,从产品层面看,动力性能和储能性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半固态电池可满足在小电流产品上和不间断UPS使用。”王庆生补充道。

近年来,主流电池技术不断成熟,新型电池技术崭露头角,市场关注,在未来几年,固态电池会与磷酸铁锂、三元锂、4680等技术路线平分秋色?针对疑问,王庆生院长解答道,固态电池从电解质角度可分为固态硫化物、固态氧化物、固态聚合物;从材料角度分为固态锂离子电池、固态锂金属电池。磷酸铁锂、三元锂是液态锂离子电池的不同正极材料;4680则是液态锂离子圆柱电池代号,都是液态锂离子电池的一种命名或叫法。

如果一定要有个比较,应该是“固态电池和液态电池“技术路线的比较,但从现在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进度和路线上看,还有一定的路要走,多点技术需要完善突破。”王庆生表示,目前主流市场还是液态锂离子电池,但整体发展方向是朝着固态路线方向发展的,一旦技术突破将带来大部分产品市场的替代,比如高安全、宽温域、高能量等方向。

王庆生称,目前,中俄工研院开发的“固态聚合物电池”已经具备诸多突出性能,正加速产业化来完善填补动力电池的不足。

具体来看,中俄工研院开发的固态聚合物电池技术是表面干态,整体聚合物骨架结构的锂离子电池,采取相分离多孔电极技术降低了化学摩擦阻抗提高了倍率性能,采取涂炭网状集流体技术提升了电池汇流能力和降低物理极化;采取有机无机半电解质隔离膜技术降低界面阻抗提高离子交换率,提高安全性能,采取的集流体外嵌叠层结构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性能和全寿命周期;“固态聚合物电池”技术的开发应用提升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低温性、倍率性、长寿命、可塑性。

王庆生透露,目前,中俄工研院固态聚合物电池产品技术已与俄罗斯和国内企业达成共识,将于2024年实现量产,产品主要在动力、安全、长寿命、宽温域方向满足动力市场需求。产业化产能设计10GWh,分两期建设,2024年,规划完成1-5GWh建设;2027年推进二期5-10GWh(视市场进度调整)。后续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新型泡沫电极和高能材料的完善与应用,将大幅度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能力。

王庆生进一步表示,2024年,中俄工研院将加速“固态聚合物动力电池”产品市场化,加快工厂建设,快速给客户提供产品应用。

针对未来规划,王庆生院长称,中俄工研院将持续新能源领域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与引领,在“固态电池和金属燃料电池”领域持续发力,在新型电极技术、高能材料及离子液体方面深入研究。未来三年,研究院计划与合作伙伴将固态聚合物电池技术在全行业内推广,广泛合作异地建厂,形成“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合作推进。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

自2014年开始,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已连续11年坚持开展“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活动。

11年来,调研团走遍全国19个省,调研采访百余家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大学机构等,深入了解企业和地方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地方产业链招商引     资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为地方招引赋能,与全产业链企业和地方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责任编辑:赵卓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锂电池
固态电池
中俄工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