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不是唯一一家对氢能汽车感兴趣的公司,日本两大汽车巨头丰田和本田已决定明年开始销售氢能汽车,德国奔驰、日本日产、韩国现代等也正式确认未来几年推出类似产品。

上汽研发燃料电池车 挑战特斯拉?

朱晓飞每天驾驶着一辆银灰色轿车在上海远郊嘉定的道路上飞驰。车辆驶过,没有任何发动机声音,前挡风玻璃上PI0003字样却鲜红发亮。从外观看,这辆没有上牌照的汽车与道路上行使的其他车辆没什么两样,但车内闪烁着红绿灯光的设备足以证明它的与众不同。

这是一辆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下称氢能汽车),朱晓飞是上汽集团的汽车测试工程师,再过5个月,公司生产的氢能汽车将开展全国巡游。“氢能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它唯一排放的是纯净水。”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干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说。

上海汽车不是唯一一家对氢能汽车感兴趣的公司,日本两大汽车巨头丰田和本田已决定明年开始销售氢能汽车,德国奔驰、日本日产、韩国现代等也正式确认未来几年推出类似产品。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商对氢能汽车的美好预期,引发氢燃料电池厂商的股票近期一路飙涨。

丰田汽车业务高级副总裁鲍勃·卡特上月称:“氢能源汽车将很快进入我们的生活,比任何人预期的数量都要多。”

不过,电动汽车的代表人物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却不以为然,“氢能汽车就是不靠谱,纯粹扯淡”,替代化石燃料汽车的只有纯电动汽车。

没有人否认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旋风,但纯电动汽车有限的续航能力以及反复而又慢长的充电过程,让3分钟完成充气、续航能力高达500公里的氢能汽车充满了想象。

丰田汽车公司在重大决策中具有前瞻性和叛逆性:当经济轿车大行其道时推出豪车雷克萨斯,当电动汽车风行时执意开发混合动力汽车普锐斯,两者都大获成功。如今,这家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再次把叛逆的性格指向了氢能汽车。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教授12年前参观丰田研发部,原计划考察混合动力汽车,但他被告知混合动力汽车已经转移到产业部,科研部门研究的全是氢能汽车。

从日本回来后,余卓平教授开始了氢燃料电池的研究,在氢能汽车开发上,中国少有的与世界保持着同步。随后,上海汽车与同济大学携手合作,开启了中国氢能汽车的研发和商业化旅程,由于政策导向和技术路线的分歧,这一旅程相当曲折与艰苦。

试水

在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一楼不规则的大厅内,几辆披着绿色图案的灰白色桑塔纳2000轿车并排摆放,本该放置车牌的地方被贴上了蓝底白字的“超越”字样,从一号到三号,每一辆车旁边单独的铭牌证明了其与众不同。

这几辆看似极为普通的桑塔纳2000轿车就是标志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里程碑的珍藏品。这个项目被命名为“超越一号”。

在制氢方面,通用、奔驰等燃料电池轿车最初是采用汽油或甲醇在车上重整制氢以及液氢等供氢方式,同济大学则直接采用压缩氢的车载供氢方式,并提出利用上海钢铁、化工工业副产气体制氢的思路。事实证明,同济大学这一技术路线后来逐步为国外汽车公司所采用。

“超越一号”是中国氢能汽车的“大哥”。这辆原本是桑塔纳2000出身的氢能汽车,后盖下的后备箱装满了氢气瓶、控制器和冷却水箱等装备。氢气瓶“躺”在后备箱的最里面,是车的“油箱”。氢气从这里沿管道进入反应器,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释放电力推动汽车前进。为防止性格活跃的氢气从瓶中逃逸,氢气瓶采用铝板碳纤维特殊材料:铝合金的内胆外缠一层碳纤维,刷上特殊胶体再缠一层碳纤维。为了安全起见,后厢内安装了监测器,一旦氢气浓度升高将及时报警。

牺牲后备箱尽管解决了把燃料电池动力平台装进桑塔纳2000车身的难题,也给“超越一号”带来比普通桑塔纳2000汽车重300多公斤的尴尬。

“超越一号”的诞生得益于彼时中国加大在燃料电池车辆方面的研究和扶持力度,上海市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协同上海同济大学、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攻克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群。2002年,项目团队开发出第一代燃料电池动力平台并且通过国家验收。2003年7月,基于第一代动力平台的燃料电池轿车试验样车“超越一号”问世。

在“超越一号”出生的年代,也正是欧美和日本各大汽车生产厂家加速开发燃料电池技术时,这些企业纷纷投入巨资、组成联盟,进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试验与生产。奔驰、通用、丰田等厂商乐观地认为,2004年燃料电池汽车就能实现批量生产和产业化。戴姆勒-克莱斯勒甚至宣称,预计届时燃料电池汽车的售价将降至每辆约1.81万美元。时任美国能源部部长佩耶1998年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甚至预测,燃料电池进入家庭、汽车和其他领域的步伐将比人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责任编辑:梁小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特斯拉
马斯克
能源财经网
中国电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