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创历史新高。2023年以来,下游需求预期放缓而供给预期提升,叠加锂价大跌加重了市场观望情绪,目前锂价还未有止跌的迹象。

碳酸锂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镍、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同比上涨明显,现货均价同比分别上涨44.1%、18.2%、301.2%。

但是,进入2023年,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进入过山车式下跌:综合各报价平台的数据来看,从年初的50万元/吨,一路跌破20万元/吨。

电池材料价格腰斩

对于后市碳酸锂价格走势,从企业方面传出的信号来看,短期内难以止跌。

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日前表示,“结合今年形势,预计碳酸锂价格会飞速地下降,估计未来探到10万元以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今年3月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碳酸锂)有60万元一吨的昨天,就可能有10万元一吨的明天。”近日,他还表示,“估计未来探到10万元以下也不是没有可能。”

3月30日,赣锋锂业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当前国内锂盐价格迅速下跌的原因之一,是下游需求变动、尤其是汽车厂商竞争激烈(燃油车价格战等)。原因之二,则是之前市场预计供应量有较大增幅,包括锂云母和锂盐湖,有供过于求的预期。导致锂盐价格走低市场开始观望,包括储能等需求也都在等待锂价继续下跌,从而出现了去库存的情况。

其实,不仅仅是碳酸锂价格下行,此前大热的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价格也出现腰斩。今年年初,动力型优等品磷酸铁锂价格基本在16万元/吨以上,目前报价已跌至8万/吨以下;六氟磷酸锂价格则由年初的23万元/吨以上,已跌至9万元/吨以下。

此外,由于石墨化成本等下行以及产能过剩,负极材料价格也在走低。

就在3月27日,负极材料上市公司尚太科技宣布停产位于河北石家庄里城道基地。尚太科技表示,从需求来看,2023年开年以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增速放缓,动力电池市场受去库存影响,锂电池客户排产不积极,导致整个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增长放缓甚至疲软。从供给来看,经过前几年行业大幅度扩产,包括行业头部企业在内的负极材料厂家均进入产能释放期,行业以石墨化工序为核心的有效产能大幅增长,整个负极材料行业供需已经反转,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

下游忙于去库存

从下游电池企业去库存情况来看,相关电池材料仍有下探空间。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3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4.6GWh,但是出货量却高达465.5GWh,远高于装机量。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创历史新高,使得2023年行业去库存的压力大增。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一季度,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65.9GWh,同比增长28.4%。同期,我国动力电池产量为130.0GWh,同比增长26.3%;销量达108.5GWh,同比增长66.8%。    

而在2022年一季度,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51.3GWh,同比累计上升120.7%。同期,我国动力电池产量为100.6GWh,同比增长206.9%;销量达65.0GWh,同比累计增长172.6%。

可以看到,在动力电池行业去库存形势下,相较于2022年一季度的三位数增长,2023年以来,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装机量增速已明显放缓。

宁德时代在3月24日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成立库存管理委员会对库存从顶层进行整体管控,根据季节性变化灵活调整采购量,提高存货利用率和周转效率,在材料价格下行周期,公司已推动快速去库存并缩短采购周期。

其实,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2022年,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等细分市场出货量也出现增速放缓,甚至下滑。

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总体产量达到5904万辆,同比增速仅为8.5%,增长幅度连续两年呈现下滑趋势。其中,2022年,我国锂电版电动两轮车的产量为1151万辆,同比减少12.6%,导致其总体渗透率由2021年的24.2%下滑至2022年的19.5%。

2022年全球电动工具出货量为4.7亿台,同比大幅下滑19.3%,而全球市场规模也同比下滑18.1%至521.6亿美元。

电动两轮车与电动工具需求的降温,也传导至锂电池领域,圆柱锂电池等需求降低:2022年全球圆柱锂电池出货量同比下滑1.8%至119.6亿颗。

上游开始停产保价

下游企业去库存的同时,原材料采购周期也在缩短,备货需求趋弱,市场观望情绪加重,相关材料企业开始停产保价。

据生意社分析,供应方面,随着更多锂矿投产,气温逐渐回暖,青海等地盐湖产能逐渐恢复,叠加锂辉石提锂、盐湖提锂、云母提锂等技术不断提升,使得碳酸锂产量稳步向上。但随着碳酸锂价格走低的影响,生产企业或面临亏损,因此部分辉石和云母冶炼企业维持减停产预期。

隆众资讯统计,2023年3月中国主要的碳酸锂生产企业合计产量为3.01万吨,环比下降0.33%;2023年4月中国碳酸锂预估产量2.85万吨,环比下降5.31%。受下游需求表现不佳影响,多家企业调控生产进度,冶炼厂停减产持续,预计4月份供给量仍存下降预期。

此前有消息称,江西宜春云母提锂企业中目前有一半已选择停产。不过,近日江特电机对媒体回应称,公司确实有部分产线停产,但与网传所谓集体停产来挺价的说法不符。公司部分停产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减少,公司库存增高,从而实行动态调整。仅靠几家企业停产就能让锂价上升未免有些夸张。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主要提锂技术为盐湖(卤水)提锂和矿石提锂两种。其中,盐湖中采用卤水提锂相对便宜,成本通常在3-4万元/吨;锂矿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提锂成本分别为5-8万元/吨。但是,如果没有自有矿山,叠加锂矿成本,矿石提锂的成本要在20万元/吨以上。

按照目前碳酸锂价格下行趋势,对于锂资源自供率较低或者完全依靠外供的企业,碳酸锂价格已难以覆盖成本,部分企业停产也是及时止损的无奈之举。

同时,随着锂价的下行,部分高成本产能将被淘汰出清,炒作等投机行为也正在退散,带来新一轮行业洗牌。

那么,锂盐降价趋势何时会有转机?华西证券表示,锂盐价格触底企稳的关键点在于需求复苏,未来需重点关注新能源汽车终端需求回暖带来的供需结构改善。

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2023年一季度,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相继公布的新投建项目多达111个,其中有94个项目公布投资金额,整体投建资金高达5099.94亿元,百亿级别项目达24个,较去年同期相比进一步提高。了解更多请点击查看:近5100亿!24个百亿级项目!一季度电池新能源投资扩产项目大盘点

目前,政策层面对于电池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仍在持续加码,企业投资扩产未见明显降温。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虽然增速放缓,但增长态势不减,各大机构对于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超900万辆的预计目标基本不变。从中长期发展来看,电池新能源产业长期向好趋势不改。

此外,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我国锂电池出口额达1097.9亿元,增速达到94.3%。

相关机构预判,海外旺盛需求及强势锂价或对国内锂价形成支撑,而国内需求回暖有望带动锂价止跌。

结语:原材料价格的暴跌与暴涨,都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市场机制下,供需关系依旧是锂价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的锂价下跌,主要是由于需求预期放缓而供给预期提升,叠加价格大跌加重了市场观望情绪。目前锂价还未有止跌的迹象,但我国锂电池产业链较为完善,市场已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政策层面也在推动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的国内勘探开发以及海外布局,周期性的价格波动风险整体可控。

[责任编辑:陈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碳酸锂
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