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驰科技总经理徐小明指出,2023年安驰科技将新增产能10GWh。目前公司上饶基地3GWh产能已达产,正在建设6GWh产能,预计今年三、四季度投产;另外,鹰潭基地4GWh产能在建,预计四季度投产,同时后期还将规划16GWh产能,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工商业储能、家储等多个领域。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安驰科技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安驰科技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4月26日讯(常青 宋蜀伟 江西上饶报道)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65.9GWh,累计同比增长28.4%。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20.9GWh,占总装车量31.7%,累计同比下降2.2%;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44.9GWh,占总装车量68.2%,累计同比增长50.5%。 

由此可见,随着磷酸铁锂体系技术持续优化,以及能量密度不断提高,与三元电池差异逐渐缩小,并且安全性优势凸显,在现阶段固态电池、钠电池尚未形成大规模应用的背景下,磷酸铁锂电池占得市场先机。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安驰科技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安驰科技

4月24日下午,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到访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安驰科技),并与公司总经理徐小明及其他相关领导交流座谈。 

资料显示,安驰科技成立于2016年5月,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公司专注于方形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系统、储能电池和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总投资超21亿元,一期二期占地183亩、三期占地230亩、鹰潭基地占地350亩。 

2022年2月,耀宁新能源并购安驰科技,双方形成战略协同发展新局面。据悉,耀宁科技脱胎于吉利汽车集团的零部件事业中心,目前已陆续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座舱和智能视觉等业务,客户包括吉利、领克、沃尔沃、路特斯、Smart等中外整车企业。耀宁科技具备主机厂背景,在发展战略、产业资源、技术研发上精准赋能安驰科技。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安驰科技

据悉,目前安驰科技的动力电池系统广泛应用于乘用车、物流车、客车领域,成熟的加工工艺,标准化、模块化设计逐层优化系统结构,实现模组和PACK系统能量密度性能更优异。 

搭有安驰科技磷酸铁锂电池的在途车辆已经超过3万辆,包括吉利、长安、五菱、凯马、厦门金旅等多家国内知名汽车主机厂家均选择了安驰科技作为其动力电池供应商。 

与此同时,安驰科技还为长安、东风、吉利等乘用车品牌畅销车型提供电池配套。 

而在储能电池方面,早在2020年,安驰科技就为中国移动5G基站储能规模配套,今年3月,安驰科技中标中国移动2022年至2024年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集中采购(第一批次)项目。此外还进行了电网储能、独立/并网微网、家庭储能、便携储能等全方位布局,客户包括国家电网、阳光电源、中国铁塔等。 

徐小明指出,2023年安驰科技将新增产能10GWh。目前公司上饶基地3GWh产能已达产,正在建设6GWh产能,预计今年三、四季度投产;另外,鹰潭基地4GWh产能在建,预计四季度投产,同时后期还将规划16GWh产能,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工商业储能、家储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成为趋势并呈现持续大幅增长的状况,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出海有了历史性的机遇。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安驰科已经计划布局包括日本、欧洲、美国研发中心和国内外8处生产中心及13处销售中心。‘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团一行参观考察安驰科技

“安驰科技技术中心聚集了海内外行业技术精英和资深技术人才,设有国家级院士工作站,拥有独立实验室,配备高精密仪器设备。技术中心下设检测部、电芯产品部、PACK产品部以及新线建设部,过百人的规模,其中硕博占比60%以上。”徐小明讲到,“公司现已申请141项发明专利,214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外观专利,其中发明授权专利27项。此外,目前公司也正在筹建安驰研究院。” 

针对未来,徐小明给出了安驰科技的规划:公司今年目标是进军商用车装机量前五,实现销售收入30亿;2024年进军商用车装机量前三甲,公司产能达到50GWh,实现销售收入100亿;2025年,公司规划电池产能达100GWh,当年销售收入达300亿。另外,未来公司将在电池回收领域进行涉猎,继续向行业进行延伸发展。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

【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

自2014年开始,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ABEC、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已连续10年坚持开展“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链调研行”活动。

10年来,通过对国内外电池相关化工、电池材料、智能装备行业、电芯制造、新能源车、储能等产业链企业的系统调研,调研团深入了解企业产业布局与未来发展方向,就企业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整合、资本对接等建议;推动调研企业品牌形象的推广,促进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相关调研报告与数据分析等;洞察行业真相,反馈行业声音,报道典型案例,传播正能量,与全产业链企业共同努力,助力中国继续保持电池新能源强劲发展势头,创领绿色能源新时代。

[责任编辑:林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电池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涉及资本市场或上市公司内容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电池网)”的作品,凡属媒体采访本网或本网协调的专家、企业家等资源的稿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行业更多的信息或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删除。电话:400-6197-660-2 邮箱:119@itdcw.com

电池网微信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
安驰科技
2023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