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全球登记的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车量约为624.4GWh,比2022年同期增长41.8%。
从2023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公司来看,与2022年同期相比,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市场份额实现增长,其中亿纬锂能是TOP10公司中唯一实现三位数增长的公司;LG新能源、孚能科技市场份额与2022年同期持平,剩余四家公司则出现下滑。
宁德时代海外份额同比增两倍
电池网梳理发现,2023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公司中,中国公司依然占据6席,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6家公司合计市占率达63.7%。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市占率之和依然过半,达53.1%。
具体来看,2023年1-11月,宁德时代以233.4GWh装车量稳居榜首,同比增长48.3%,在全球电池供应商中占据37.4%的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SNE Research还提到,2023年1-11月,得益于以特斯拉为首的汽车整车厂越来越多地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在除中国以外的海外市场装机量同比增长近两倍。
电池网注意到,2023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在中国以外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已经追平韩国电池巨头LG新能源。具体来看,宁德时代和LG新能源在中国以外的全球电池市场装机量分别为64.0GWh和64.1GWh,市场份额均为28.1%。其中,与2022年同期装机量相比,宁德时代增幅高达104.9%,LG新能源增幅为49.2%。
SNE Research称,宁德时代的电池广泛应用于广汽Aion Y、吉利汽车ZEEKR 001以及特斯拉Model 3/Y、宝马iX、奔驰EQS等国内外新能源乘用车车型,销量持续高位,预计未来还将呈现增长趋势。
凭借电池自供、整车制造垂直一体化带来的成本优势,比亚迪蝉联第二,2023年1-11月装机量达98.3GWh,同比增长60.4%。近期,比亚迪除了在海外市场销售ATTO 3(元PLUS)持续增长之外,海豚的销量也在不断增加,其全球市场份额正在迅速扩大。
其他中国电池公司方面,2023年1-11月,中创新航以29.1GWh的装车量排名第六,同比增长74.1%;国轩高科装车量14.9GWh,同比增长18.5%,排名第八;亿纬锂能继续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装车量13.4GWh,同比增长131.9%,排名第九。
此外,继2022年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公司行列之后,2023年1-11月,孚能科技再入榜,装车量达8.9GWh,同比增长41.7%,排名第十位。
韩系电池公司发力磷酸铁锂领域
除了6家中企,2023年1-11月,三家韩系电池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23.1%,较2022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不过三家公司的电池装车量均呈现增长趋势。
其中,LG新能源装车量为84.8GWh,同比增长41.8 %,位居第3位;SK On装车量30.9GWh,同比增长13.5%,排名第5位;三星SDI装车量28.2GWh,同比增长38.4%,排名第7位。
随着汽车整车厂越来越多地采用磷酸铁锂,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正在升级高镍、中镍电池产品,并积极研发磷酸铁锂电池,转向以价格为导向的电动汽车市场。
据媒体报道,LG新能源携手华友钴业在摩洛哥合建一座磷酸铁锂电池工厂,计划于2026年投产;SK On计划在2025年之前为电动汽车生产一种新的磷酸铁锂电池;三星SDI则将在其位于蔚山的工厂建造一条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
据电池网了解,截止目前,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仅有松下未明确表态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松下是日本公司中唯一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的公司,2023年1-11月,该公司电池装车量达到40.3GWh,同比增长27.5%。松下是特斯拉主要电池供应商之一,占据了特斯拉北美市场大部分电池份额。
国内市场方面,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3年1-11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39.7GWh,累计同比增长31.4%。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09.6GWh,占总装车量32.3%,累计同比增长10.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29.8GWh,占总装车量67.6%,累计同比增长44.4%。
2023年1-11月,国内动力电池公司装车量前十五名分别为:宁德时代(145.78GWh,占比42.91%)、比亚迪(94.48GWh,占比27.81%)、中创新航(29.83GWh,占比8.78%)、亿纬锂能(15.08GWh、占比4.44%)、国轩高科(13.88GWh,占比4.09%)、欣旺达(7.24GWh、占比2.13%)、蜂巢能源(7.18GWh,占比2.11%)、LG新能源(7.16GWh,占比2.11%)、孚能科技(4.95GWh,占比1.46%)、正力新能(4.47GWh,占比1.32%)、瑞浦兰钧(3.99GWh,占比1.17%)、多氟多(1.62GWh,占比0.48%)、捷威动力(0.91GWh,占比0.27%)、卫蓝科技(0.44GWh,占比0.13%)、安驰新能源(0.36GWh,占比0.1%)。